綜合實踐工作總結4篇

本學期,我校認真貫徹市教育局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畫的有關精神,結合“xx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試點學校工作方案”,以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為目標,以科組建設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指導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以市級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建設研究》為載體,充分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以及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紮實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和研究。總結如下:

一、抓好校本培訓,觀念先行

綜合實踐活動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理論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觀念和課程意識也必須與時俱進。本學期圍繞研究專題,繼續加強指導教師業務學習。培訓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專家開設講座外,還有提供書籍讓指導教師“閱讀”的自我培訓,讓學科骨幹率先“研讀”組織交流的培訓;指導教師根據研究專題輪流擔任科組活動學習的主講人等。本學期,我校聘請專家到校指導研討共8次。例如:針對老師們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階段課型不明晰的問題,我們請來了廣州市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鄒立波教授為我們作了《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階段課型與教學實施》的培訓。培訓中,鄒立波教授運用案例,全面解析了設計與製作課、答疑課等課型的教學目標、要素結構和操作程式,並與科組老師圍繞課型的落實開展了研討交流,解答老師們在課程實施中的諸多具體問題,為指導教師落實各種課型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南。針對老師們說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請來了th區教研員周衛華老師進行了“如何說課”的培訓講座等等。通過不同形式的理論培訓和實踐研討,使指導老師的課程指導和實施水平不斷提升。

二、打造科組名師,以點帶面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團隊專業素質高,教研能力強。潘國洪校長是廣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科組兩位老師是中心組成員,多位老師有執教市級、區級公開課的經驗。為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骨幹教師在教學研究中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整體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質量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本學期,潘國洪校長主動獻課,在“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課例展示研討活動”中展示了一節精彩的課例:《珠江新城文化發展現狀探究—成果整理課》。本次課例是綜合實踐活動創新課型——成果整理課,課堂上學生展示的豐富活動和研究成果令聽課老師感到震撼、分小組統整歸納觀點以及生生之間提問、答辯等活動過程令聽課老師產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覺。課後,專家和老師們都給予了高度的好評,驚嘆潘校長作為一名校長,擔負著繁雜的管理工作,卻依然堅守教學第一線,擔任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親自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探究活動,又潛心鑽研、敢於創新,並率先垂範、執教市級研討課,取得了極佳的教學效果,發揮了特約教研員在教學研究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三、探索有效教研,點面結合

(一)有效實施“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

有效的科組教研能提高科組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本學期我校以市級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建設研究》為載體,以“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為導向,對“主題先行—課例跟進—研討交流—培訓提升—行為跟進”教研流程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圍繞“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方法指導能力”這個教師專業成長中共同關注的焦點和需要突破的專題,由骨幹教師潘國洪校長校內展示《珠江新城文化發展現狀探究—成果整理課》,科組老師們群策群力,與潘校長一起共同集備,潘校長以及科組老師帶著問題開課,聽評課,引領教師從一開始就帶著問題參與活動。研討課後,組織教師對課例進行研討交流,以研討的主題為核心,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讓教師在尊重中交流,在碰撞中領悟,在互補共生中成長,在互動合作中共同發展。針對課例研討中突出的問題,我們需要尋找理論的支撐,尋求專業的指導,這就要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培訓反思後,科組內教師作進一步的行為跟進,對研討改進後的課例進行再加工,再實踐,潘校長把修正完善的課例再一次展示,在反覆的實踐中不斷拓展提升。這樣通過以點帶面,全員參與的科組教研,實現點面結合,全面提升科組指導教師的方法指導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熟。

(二)善於發揮網路平台功能

網路研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可以實現跨校級的研討,也可以不受定點定時的限制,實現資源共享。本學期,我們力推打造網路學習交流的平台,營造科組網路教研的研討氛圍。以天河部落部落格為平台,以qq科組教研群為方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網上教研與交流,引領科組教師共同發展。每月根據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通過天河部落部落格給科組老師提供研討交流的平台,例如:三月份網路研討主題是: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規劃研討交流;四月份網路研討主題:第三屆“卓越杯”教學比賽——綜合實踐活動說課比賽賽後研討交流;五月份研討主題:如何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等,讓老師們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實踐指導能力。

四、圍繞課題研究,面上開花

“教而不研則淺。”我校堅持以課題研究為抓手,紮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利用社區資源,深入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目前我校一個在研市級子課題;一個特約教研員的在研課題;一個區級小課題;XX年5月,我校還成功申報廣東省中國小教學研究“xx”規劃課題“基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7月th區“xx”規劃課題面上一般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研究”成功立項,在課題的帶動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正行走在有效化發展的道路上,並向特色化道路邁進。XX年3月,我校舉辦了綜合實踐活動說課比賽,這次的教學比賽給老師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台,也使老師們在參與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共同進步;XX年6月,我校承辦了“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課例展示研討活動”,潘國洪校長展示了一節精彩的課例,受到專家以及與會代表的好評;在“廣州市第四屆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成果獎評選活動”中,我校獲得組織促進獎,有2篇論文、3篇案例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學生成果《xx李氏大祠堂研究報告》獲得廣州市的一等獎;“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實驗研究成果集”以及《探尋xx文化之旅》校本課程資源獲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綜合實踐活動項目組的一等獎和三等獎。

五、存在的問題以及努力的方向

回顧一學期來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應該說,做了些工作,也取得了些成績,但也有不少的困惑。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我校將接續嚴格執行原方案的計畫,致力於課程的深度開發和課程的有效實施以及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評價體系尚未完善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確評價較難把握。如何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科學、合理、正確的評價,建立健全完善的活動評價機制,有效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規範、有序、健康開展,這些都有待於隨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深入開展作進一步的實踐和探究。

(二)活動深度不足

本學期,儘管老師們課程開發的意識增強了,主題開發的範圍也從單純的xx社區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師和同學們興致勃勃開發出來的活動主題由於涉足的範圍擴大,卻面臨著調查困難,難以深入開展研究的問題,導致有些主題活動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廢。

我校將以取得的成績為起點,以創建“廣州市優秀科組”、“th區特色學校”為目標,努力打造xx文化品牌學校。

附表一:教師外出學習、研討統計表

參加人員 時間 地點 聽課學習內容、主題 主辦單位 級別

吳小敏 XX.5 廣州大學城、

深圳華僑中學 綜合實踐活動“可持續發展”主題優秀課例和優秀論文交流活動 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 省級

全體綜合實踐

科組老師 XX.5.16 海珠區試驗國小 

現場研討

課例觀摩 廣州市教研室教育理論科、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吳小敏、

蘇映錚 XX.5.24 天河中學 學生成果展示 廣州市教研室教育理論科、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全體綜合實踐

科組老師 XX.6.10 荔灣區耀華國小 學生成果展示 廣州市教研室教育理論科、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全體綜合實踐

科組老師

XX.6.23 xx國小 特約教研員課例展示活動 廣州市教研室教育理論科、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潘國洪 XX.6.30 番禺區石碁第三中學 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課例展示研討活動 廣州市教研室教育理論科、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附表二:公開課、督導課統計表

姓 名 課題名稱 班級 上課時間 上課

地點 級 別 備註

潘國洪 珠江新城文化發展現狀探究—成果整理課 五(1) XX.6.23 xx國小

市級 

附表三:專題培訓/講座

時間 地點 培訓對象 主題 主講人

XX.4.8 xx國小

綜合實踐科組老師 如何進行課題的申報 鄒x

XX.5.11 xx國小

綜合實踐科組老師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階段課型與教學實施

鄒立波

XX.6.23 xx國小

綜合實踐科組老師 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培訓(綜合實踐活動:課型與教學實施) 鄒立波

附表四:XX學年上學期各年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統計

實施班級 活動主題 指導教師 活動時間 備註

三(1) 美食大比拼 陳x 18周 

三(2) 小小設計師 林x 18周 

四(1) 繽紛童年,暢想快樂 吳x 18周 

四(2) 走進廣東省新博物館 蘇x 18周 

五(1) 珠江新城文化發展現狀探究 潘x 18周 

五(2) xx新祠堂 李瑋蘭 18周 

五(3) 漫說xx 黃x 18周 

六(1) 走近珠江新城cbd標誌性建築 林x 18周 

六(2) 新城風光無限好 黃x 18周 

附表五:XX下教師獲獎情況統計

序號 姓名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級別 獲獎時間

1 潘x、池x、 吳x 《探尋xx文化之旅》課程資源獲得XX年度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課程資源評選三等獎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綜合實踐活動項目組、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  國家 XX年5月

2 潘x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實驗研究成果集》獲得XX年度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課程資源評選一等獎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綜合實踐活動項目組、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  國家 XX年5月

3 xx國小 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組織促進獎獲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XX年5月

4 吳x 論文“主題課例式研訓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科組教研模式初探獲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論文一等獎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XX年5月

5 潘x 論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促進作用”獲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論文二等獎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XX年5月

6 蘇x、李x 案例“珠江新城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獲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一等獎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XX年5月

7 潘x、蘇x 案例“探究xx村傳統節日習俗”獲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二等獎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XX年5月

8 陳建汝 案例“走進玩具世界”獲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三等獎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市級 XX年5月

附表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獲獎情況一覽表

序號 姓名 指導教師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時間 級別

1 林x等 蘇x “關於xx李氏大宗祠的研究報告”獲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成果國小組一等獎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XX年5月 林文婷等

2 林x等 蘇x “關於xx名人的研究報告”獲廣州市第四屆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成果國小組優秀獎 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研究室教育理論科 、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會 XX年5月 林文婷等

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總結
綜合實踐工作總結(2) | 返回目錄

在我校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工作中以“實踐中發展”為宗旨,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過程,扎紮實實開展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以下就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勞動與信息技術教育等方面總結一些做法。

一、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

一是學校的圖書室進一步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時間和下午放學時間開放閱覽室,供學生博覽群書和查找資料。

2、開發社區資源。

一是與生活區掛鈎,定期帶領學生進行參觀、考察;二是與某些機構掛鈎,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採訪、調查;三是與青少年校內實踐基地掛鈎,定期帶領學生參加學習、活動。

二、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在時間安排上,我校主要利用雙休日的彈性安排和每周2課時研究性學習時間的固定安排相結合,儘量體現新課程的計畫性和靈活性。

在選題上,我們提出“三要”。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本校實際;課題範圍要小,切入口要小;要可操作,易結題。例如:《我們的學校》《請到我家來做客》《訪問居委會》《從學校周圍看身邊的污染》《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調查與研究》《我和神舟一起飛》等課題的確定,都是貫徹了這樣的原則,在操作性方面占了優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果。

在組織形式上,我們以班級或小組專題性研究為基礎,逐步走向打破班級、同一年級以相同或同類興趣為基礎編成活動小組,主要以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探究為基本形式有序開展活動。

基於課題探究的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最重要的學習活動方式,我校倡導學生把生活中最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題進行研究,鼓勵學生親歷實踐、深度探究。例如,五年級的研究性學習小組,他們確立了《小學生的近視原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性課題,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他們到網際網路、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儘管有關近視成因的資料不是很多,但卻獲得了許許多多有環保、綠色種植方面的資料和知識。這些同學說:“我們的課題研究雖然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但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使我們獲得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六年級一班開展的《我與神舟一起飛》活動,他們不僅了解了“神六”的外形、特點、構造等,還進行了模擬發射、設計飛船等環節,通過一系列的環節,學生對宇航知識都有了深刻的了解。我校是體育傳統學校,特別是排球,更是我校的一大亮點,五年級一班舉行的《趣味排球》更是有意思,吸引了很多人。活動中,不僅有知識更有有趣的活動,可以說,整個活動是集趣味性、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的,這個活動還在市綜合實踐活動課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

目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設立了多個研究課題,學生們通過各種方式查閱資料,進行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可貴的是,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由於課題自己定、方案自己寫,學生們自動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學生學習的領域拓寬了,視野擴大了,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了;自主活動、親歷實踐、深度探究,學生的自主性被喚醒了,創造性被激活了,還培養了他們踏實認真、一絲不苟、堅持不懈的科學態度,形成了親近自然、關注環境的責任感。

三、勞動技術教育常抓不懈,形成常規。

我校的勞動技術教育以課堂教學與興趣活動為主,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在勞動技術方面,我校以培養學生“學會生存、提高勞動能力”為目標,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展開《從學校周圍看身邊的污染活動》。同學們通過看、查、問、訪、寫等活動,知道了學校周邊環境的污染情況,特別是學校門口小店多,一到下午放學更是擺滿了小攤子,很多學生在小攤子上買東西吃,一次性的碗筷隨處可見,既不衛生又污染環境。通過活動,很多同學都表示以後堅決不在攤子上吃東西,還說要做好其他同學的工作,為學校的衛生做點有益的事情。

四、存在的問題與困惑。

1.要適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綜合知識與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教育資源、學校經費不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必須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基礎,然而,目前我校的教育經費有限,教學設施(電腦等)在數量上還不能完全滿足所有學生的實際需要。

3.家長缺乏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意識。儘管大多數的家長對孩子學校生活十分關注,但他們往往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心滿意足了。不少家長認為綜合實踐活動只是讓孩子輕鬆一下,調劑一下,不是正菜,不支持孩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推廣階段工作總結
綜合實踐工作總結(3) | 返回目錄

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本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對課題研究階段初步得出的目標系列和內容、活動方式系列進行驗證、修改、提煉,使之趨於系列化,更具有有序性、系統性,並對研究成果進行展示、推廣。在研究工作中課題組全體教師認真歸納整理資料,精心組織實踐驗證,將本地的教育資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形成了本階段的科研成果。在研究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教育理論的掌握水平是教師基本素養的標誌,對教育理論的掌握好壞將直接關係到教師教科研的成敗。

1、積極支持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在本階段的開始我們課題組組織了教師學習了相關的科研理論:《教科研的方法》《教科研成果的表述》《教科研成果的評價》。通過學習每位教師認識到理論學習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歸納、分析的方法,為形成科研成果提供了保證。

2、請專家指導教科研效率,本階段研究工作中我們課題組深深感到光有理論支撐還不夠,還必須有專家的系統的指導,這樣能夠保證使教科研少走彎路。同時也能()使科研造出成果。因而學校邀請了省教育協會和省教育出版社的專家到我校給全體教師作系統的科研方面的講座。在講座的過程中專家講解系統生動,教師認真聽幾。經過培訓教師深刻感受了這次的培訓及時。為今後的教科研指明了方向,為下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方法。

3、走出學校借鑑別人的經驗。課題組的教師經過學習對教科研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科研的方法由於了一定掌握。但對教科研還是沒有完整的感性認識,對教科研的方法由了一定的掌握。但對教科研還是沒有完整的感性認識,針對這一情況學校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取經,學習別人的經驗,學習別人是怎樣研究的。經過這些系列的活動,本課題的教師的科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上的經驗。

二、整理資料,形成科研成果

教科研成果是對一個階段教科研的總結,是課題組教師智慧的結晶,凝聚了全體教師的心血,也是對這一階段科研工作的肯定。

1、擬定目錄認證整理。經過前一階段的調查研究,深入挖掘當地的課程資源,但這些研究只是零散的,沒有系統的,只有將這些資料按一定的章節進行蒐集整理才能形成系統的校本教材。經過探討研究我們擬定了“美麗的校園,秀麗的山水,動人的傳說,悲壯的歷史,智慧的人民,淳樸的鄉風,流金的歲月,輝煌的成就,成才的學子,愛國的熱情”等十個章節進行編撰。

2、組織教師專家進行審稿。校本教材編寫好後,他對學生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對學生有多大的影響,還學要徵集多方面的意見。在本階段我們課題組邀請了市教研室的領導對校本教材進行了評估,他們一致認為這本校本教材結合家鄉的實際,聯繫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涉及到的領域廣闊,能夠培養學生愛家鄉的道德品質。在編寫的過程中能夠與學科課程相結合,能夠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達到鄉情育人,為家鄉育才的目的。

三、實踐論證,完善科研成果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將我們的研究成果用於實踐,在實踐中檢驗他對學生的影響,體現她的價值。

在教學中檢驗成果。經過前一段時間的研究已經形成了科研成果,這一成果對學生的學習和品德的形成是否有促進作用,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驗證。將校本教材引入課堂引入各科教學之中。讓學生走入自然走入社會,參與到活動當中,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在思品教學,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對學生進行愛家鄉,勤學習,培養堅強的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在藝術教育中讓學生走入自然,有自己的心曲體會,用自己的雙手去描繪。經過學習那一篇篇動人的文章,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嶄新的精神面貌充分體現了他的價值。

在全體課題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這一階段的研究成果是顯著的。為整個課題的結題奠定了基礎。

-第二學期國小綜合實踐工作總結
綜合實踐工作總結(4) | 返回目錄

本學期來,我按照教學大綱的精神,認真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中,我努力的做到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多討論的方式開展課程。在不斷的摸索教學中,總的來說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現將本期工作總結

一、重視學生課外調查活動的開展

綜合實踐活動大多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多數課程都是學生身邊的事物。在開展課程時,我都大膽的放手讓學生利用課餘的時間進行調查,讓他們通過訪問,上網收集資料等方法來完成課程的學習內容。這樣的學習方法不但讓課程活動活起來,而且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一學期下來,學生訂立計畫的能力、分析的能力、統計收集的綜合能力都比上學期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創作能力的培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每一節課中都滲透了許多的動手操作項目,這些項目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活動,我會與學生一起在網際網路上收集相關的製作材料,並讓學生在假期期間合作完成自己喜歡的項目。一學期下來,我班同學的手工製作與小發明都有了豐碩的成果。製作的人造衛星、小鳥的家、民居等非常精緻。

三、重視把知識學以致用,增強實用性

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大多很有實用性。例如:有的環節就設計了綠化改造工程。在課後,我都讓學生回家一一對照綠化規範的要求,認真檢查自己家庭的綠化不足,深入思考改進的措施

四、充分發揮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能動性

綜合實踐活動它不是“可教的”課程,而是“可做的”課程,是實踐性課程。作為一種實踐性的課程,學生是課程實施的重要主體。為了要突出學生主體,我在活動中努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作為活動主體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從活動主題或課題的提出,到活動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動實施,以及活動的總結、交流與評價,都儘可能讓學生自主活動,我則有效地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適當的指導或引導。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活動課程的一種特殊發展形態,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備受關注,但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現實複雜性大量存在,在實施過程中,我也迷茫、憂慮和擔心,但是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綜合實踐活動會實施得越來越好!

相關內容
國小綜合實踐科組總結
2024年國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總結範文
國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總結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總結
綜合實踐課總結
“在問題中探索在實踐中成長”綜合實踐課題總結
綜合實踐骨幹教師培訓班小結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高校生綜合實踐個人工作總結
國小綜合實踐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