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工作總結模板4篇

縣質監局xx年工作思路年是“xx”規劃的編制年,編制和實施好新一輪發展規劃,意義十分重大。為更好地推進全縣質監事業實現新的發展,圍繞省、市質監局“高標準、快發展”這個主題,縣質監局黨組專題部署開展了xx年工作思路工作調研,凝心聚力、用心動腦、統籌兼顧,力爭做到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精心籌劃xx年 工作思路,以全面推進閩侯質監事業實現跨越發展。

年全縣質監系統的工作思路年全縣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省、市質監局的工作部署和縣委、縣政府的總體戰略目標,按照“搶抓機遇、先行先試、加快發展、爭創佳績”的工作方針,立足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立足營造和諧社會氛圍,立足提升監督管理職能,立足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不斷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為促進閩侯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具體目標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中心、兩個突破、三項成果、四個力度、五個重點、十個舉措”。

一、圍繞一個中心圍繞著打造城市組團建設這一中心開展質監各項工作。

二、力爭兩個突破、力爭xx年全局系統經濟收入總量有新突破;、力爭xx年度質監業務經費列入縣財政年度預算有新突破。

三、鞏固三項成果、鞏固縣鄉鎮(街道)“三合一”質量安全協管員質量安全監管經驗,深化工作規範,進一步發揮協管員作用;、鞏固腐竹專項整治成果,加大監督檢驗檢測力度,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5以上;、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成果,認真落實整改措施,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閩侯質監事業發展。

四、加大四個力度、加大名牌培育工作力度,爭取xx年省名牌、福州市產品質量獎10個;、加大標準化工作力度,積極動員轄區內企業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個,行業標準2個,地方標準2個,採用國家標準1個,培育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個,省級1個,市級1個;、加大對轄區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力度,努力使我縣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平均合格率達到90以上;、加大對民生計量和能源計量管理和服務力度。

五、抓好五個重點、抓好“質量興縣”活動,重點促進“品牌興區”、“質量興企”工作深入開展;、抓好縣食品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籌備工作,重點協調縣政府和省、市局對經費、人員的支持;、抓好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風險監測,重點開展食品和特種設備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抓好黨建“三級聯創”活動,重點促進黨員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抓好省級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重點提高全體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

六、採取十個舉措、加強對加工食品生產企業的安全監管。主要是獲證企業、前店後廠五類食品、小作坊的監管。確保加工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巡查率100,年審率100,監督抽查覆蓋率100,產品平均合格率95以上,無發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著重加大企業使用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力度,加強電梯使用安全的監管工作。

、加強重點產品監管力度。確保巡查率達100,獲證企業年審率100,產品檢驗平均合格率90以上。

、加強行政執法力度。積極拓展行政執法新項目,推進行政執法有新突破。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配套制度和具體程式。定期不定期組織召開案件辦理情況交流分析會,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案件辦理質量和運用法律法規水平。

、加強財務規範管理。進一步加強財務規範化管理,切實提高當家理財意識,開展財務五項報表自查,針對存在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繼續實行財務公示制度,重大開支堅持民主集中制,集體研究把關。

質監局度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思路
質監局工作總結模板(2) | 返回目錄

一年來,我局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監管把關和技術服務能力,切實增強質監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性,各項質監事業獲得了較為健康的發展。具體如下:

一、今年工作回顧

我局綜合行政執法三季度來出動2930人,檢查企業1737家,剷除8個制假窩點,現場處罰190個,立案72起,受理投訴9起,總計罰沒款為81.52萬元。其中萬元以上大案23件,結案58件,結案率81.9%。我局已連續XX年無發生錯案、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的案件,樹立了科學公正、廉潔高效的良好質監形象。

二、工作亮點和特色

(一)加強依法行政,創新審案制度。依法行政是政府部門行政能力建設的靈魂。為進一步加大案審的透明度和裁量的統一性,我局積極創新審案制度,並於10月9日開展了首次公開審案會,邀請寧波局領導、法規處專家及**市人大、紀委、法制辦、企業界人士和局行風監督員等列席案審會,針對不同性質的案件,被聘人員在審案時列席,審理結果充分聽取列席人員意見,並最終作出處理決定。這是我局又一次新的探索。近兩年來,我局從規範執法入手,經過“三步曲”,從“查處分離”到“查審分離”,再到“公開審案”,不斷完善法制監督機制。

同時,今年我局新添置設備,通過幻燈片演示的方式,使案審會成員對整個案件都有一個直觀和全面的了解,進一步提高案審效率。

(二)強化服務平台,增強技術支撐能力。質監工作的支撐點之一是產品的技術檢測機構,要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就必須不斷拓展新的檢測領域,加強投入和建設。

1、加大設備改造,提升檢測能力。為提升局檢測中心的技術檔次,更好地為社會提供質量檢驗、計量檢定校準服務,我局今年投入近百萬元新增添了一批檢測設備,如氣象色譜儀、高精度電子天平、耐壓測試儀、聲級計、鹽霧試驗機、耐電壓測試儀、電參數等設備。目前,我局經過認證認可的檢測項目達134項,並被省局確定了19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和24種計量器具的檢定能力。

2、國家級氣動元件檢驗中心成功立項。我國目前尚無獨立的、權威的國家級氣動元件檢測中心。我局以我市氣動元件區域經濟為依託,目前籌建中的“國家氣動元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獲總局批准設立,是總局實施產品監督中提供技術支撐依法設定的技術機構,該中心的建成將為我市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對於提高我市氣動元件行業的整體質量、技術水平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三)服務經濟,質量提升工程全面推進。

1、以標準為基礎,推進區域品牌建設。為切實增強廣大企業技術標準創新能力,我局協同行業協會等歷時半年共同編制完成了《**市氣動元件技術標準體系彙編》,體系羅列了國家和行業標準200餘項,企業自行制定技術標準21項。今年還有3家企業的5個項目主持或參與起草國家行業標準。通過努力,溪口氣動元件已列入省級區域品牌培育名單。

2、大力開展“民生計量惠百姓”活動。深入開展了集貿市場計量專項行動、醫療衛生單位計量專項行動、加油站專項整治、液化氣充裝站執法檢查。目前已檢定15個集貿市場的1800餘台電子秤,215家醫療機構的490餘件醫療計量器具,8家眼鏡制配企業的24台計量器具,檢定率100%。

3、加快名牌、技術標準戰略實施。今年新申報18隻寧波名牌、9隻省名牌、2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我市各級名牌企業可采標率達95%以上,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可采標率達50%以上,有13家企業獲得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證書。並通過舉辦“質量大講壇”系列培訓班、“質量月”活動等,引導企業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

(九)各項專項整治齊頭並進。今年我局開展了抗震救災物資、重點產品、奧運食品、“十小”、乳製品等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經過全面檢查和整治,保證了我市抗震救災物資和奧運食品的安全;對我市列入重點產品專項整治範圍的92家生產單位進行全面監管,共出動1987人次,查處23個案子,涉案金額18.093萬元;“十小”整規已完成全市普查建檔案工作,得到副省長王建滿的肯定;我市無生產奶粉、乳製品及含乳飲料生產企業,使用奶粉為輔料的生產企業檢查情況良好。

三、明年工作思路

1、進一步規範公開審案制度,出台相關工作條例或方法,提升我局法制工作。

2、大力建設國家氣動元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爭取局檢測中心檢測項目獲得國家實驗室認可。

3、以“市長質量獎”評審活動為契機,紮實推進“產業最佳化質量提升”工程。

4、繼續抓好重點產品、“十小”等各項整治工作。

縣質監局第一季度工作總結
質監局工作總結模板(3) | 返回目錄

XX年是“xx”規劃的收尾之年,也是質監部門服務服從於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全面完成“xx”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年初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省局的“大質量大監管大平台”建設、市局“堅持改革創新,加快質量提升,健全監管機制,再展質監雄風”的二十四方針以及縣十二屆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大工程”建設精神,牢牢鎖定年初制

定的工作目標,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真抓實幹,為全年各項任務的完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一、第一季度工作總結

(一)實施“兩大戰略”,服務經濟轉型升級。

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作穩步推進:一是早謀劃、早部署、早發動,積極擬定XX-XX年名牌培育發展規劃和XX年重點培育名單,並開展走訪、調研重點鄉鎮(街道)和企業活動,發動鄉鎮(街道)做好配合工作,鼓勵企業做好計量檢測體系、標準化良好行為等基礎準備工作。二是申報重點項目促進塊狀產業質量提升。根據省市局檔案精神,並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今年確定汽車座椅套和汽車座墊為塊狀產業質量提升項目進行申報、培育;同時結合天台產業特色,對汽車翻新輪胎行業進行深入調研,作為塊狀產業質量提升的備選項目。

計量標準化工作進展順利。一是繼續推進汽車內裝飾行業聯盟標準的制定工作,其中《汽車用硫化橡膠腳墊》、《汽車用皮革方向盤套》、《汽車用塑膠腳墊》三個行業標準已徵求完畢,並收集了四家企業的反饋意見送省標院進行修改,為衝刺專家審定會和發布會做好最後的準備。二是開展企業標準備案和執行標準登記工作,做好茶葉農業標準規範制修訂工作,確保規範現行有效。三是深入開展“誠信計量進市場”活動,對與人民民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大型集貿市場、超市開展計量監督檢查。四是對縣內2家製造計量器具企業進行審查並上報;完成2家企業的計量標準器到期複查考核工作。

合格評定和行政許可工作正常開展。如指導、幫助6家驗配眼鏡店做好複審考核相關準備工作,確保了一次性通過許可證複審考核;幫助1家企業做好許可證申請和材料準備工作;一季度新增條形碼3隻。

(二)確保“三個安全”,推進和諧天台建設。

食品安全監管不斷深入:一是全面總結去年食品安全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對縣政府食品安全方面的考核和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對我局的考核,以及完成市政府組織的“十小”行業整規工作評估。根據縣政府的安排,著手準備全縣“十小”行業整規工作總結大會相關材料,提出第三年“十小”整規責任分解,以統一部署今年的“十小”整規工作。二是進一步加強食品許可證取證工作。完成了1家糕點企業審證,督促2家茶葉企業換證。三是開展食品專項檢查。如在“兩會”、春節期間開展全縣範圍的食品安全大檢查,共檢查生產企業16家,小作坊4家,6所學校;配合縣政府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根據職責分工開展監督檢查;迅速開展非食用油脂的監督檢查等。四是配合市局做好加全市落實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現場會工作,並開展落實主體責任相關工作。

特種設備安全切實加強:今年以來,我局結合市局下發的XX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要點,以防止、減少事故、遏制重大事故為目標,打基礎、重監管、抓落實,切實加強安全監管。一季度共出動特種設備巡查監察人員70餘人次,巡查監察單位30餘家,特種設備30餘台,發放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3份。一是開展安全檢查活動。春節前和兩會期間協同消防、公安、衛生等部門對旅遊市場、兩會會議場所等進行安全排查,消除隱患,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兩會順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以人員密集的賓館、飯店、學校為重點,結合各鄉鎮匯總情況,對各使用單位進行走訪核實,開展專項檢查杜絕違規違法使用特種設備;加強重點監控單位的檢查(液化氣充裝站);針對動態資料庫對超期未檢企業進行及時走訪督促及時整改。二是做好日常監管工作。共檢查特種設備使用企業20多家,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3份,責令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或單位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三是做好培訓和服務工作。按照培訓計畫,做好各類操作證培訓班開班前的籌備工作,重點對操作證複審和培訓人員進行報名登記。加強對企業特種設備相關法律法規解釋、新增設備技術諮詢、相關制度完善等服務工作。四是針對動態監管網重點事故隱患、到期未檢(申報檢驗)進行監察,限期消除事故隱患,到期未檢的督促及時申報檢驗。五是召開鄉鎮質監員會議,聽取意見與建議,通報各鄉鎮到期未檢、未註冊、檢驗不合格等事故隱患名單,做到職責明確、互相配合,共同推進特種設備監管工作。

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保證。根據省、市局統一部署,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嚴格依法行政,堅持打假治劣和扶優扶強並舉,一季度共出動執法人員180人次,檢查生產、銷售單  位70多家次,立案4起,結案1起,當場處罰16起。一是開展“打假保兩節”專項行動,配合市支隊對縣內白酒、煙花爆竹等產品的生產、經銷企業進行執法檢查並抽樣檢測。二是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工作。嚴格貫徹實施省局“關注三農、服務下鄉”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精神,3月8日與農業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聯合開展“推介放心農資下鄉,增強農民維權意識”宣傳活動

,並在蔡文新副縣長的帶領下對縣內3家較大規模的農資經營企業進行檢查。三是配合做好“3.15”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參加現場宣傳諮詢,接受民眾諮詢及投訴,並發放宣傳資料100多份。四是認真開展監督抽查和後處理工作,配合完成上級的監督抽查任務,加大對不合格企業的後處理力度,後處理率達100%。五是積極探索產品質量長效監管機制,轄區內未發生嚴重的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未出現特大質量安全事故或事件。六是做好車用車速里程表產品質量預警工作。開展新標準宣貫,及時向省計量院反映車用車速里程表產品質量預警狀況,商討防止出現區域性質量問題對策等。

(三)提升服務能力,搭建服務發展平台

今年以來,我局技術機構加快提升自身能力,拓展業務領域,紮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一是深入企業走訪調研,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明確技術機構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為做好省級輸送帶監督抽查工作,走訪60多家企業開展宣傳發動。二是積極開展資質認證等工作。完成了12項計量標準的複查整改,取得了計量標準考核證書及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證書。做好省級產業用布和橡塑製品質量檢驗中心實驗室各類標準確認、申請等準備,確保6月份通過省局組織的考核認證工作。三是加強人員培訓,擴充技術人員力量。組織了相關人員參加由市局組織的抽樣人員培訓、考核並取證;組織人員通過紡織品實際操作上崗證考試等。四是積極開展檢定檢測業務,對計量器具、橡膠製品、產業用布、紅磚等進行檢定檢驗、外送檢驗和委託檢驗等,一季度共為80餘家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檢定計量器具800餘台件,外送市院檢定儀器150餘件。

(四)強化隊伍建設,提升科學發展能力

去年我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加強隊伍建設,整體素質和部門形象有了新提高,被評為XX年縣級目標責任制考核良好單位、學習型機關等榮譽稱號。今年1月份,市局黨委對我局的班子成員進行了重新調整,新一任班子持之以恆地加強自身建設和隊伍建設,為提升科學發展能力,充分展現質監風采,樹立質監形象而努力。

強學習提升隊伍素質。局領導通過開展聯繫村蹲點調研、全體黨員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專題民主生活會等方式方法,以學習促發展,著力解決隊伍理論水平、業務素質、服務能力等方面的問題。與此同時堅持周一學習制度,重點學習省市局工作會議、縣“兩會”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等,進一步明確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重調研共謀質監發展。重視與縣財政溝通協調,爭取縣政府領導支持,努力做大做強今年預算。通過召開質監員座談會,開展走訪鄉鎮街道、部門單位、企業,廣泛徵求各界對質監工作的建議和意見。組織人員走訪調研三門食品檢測中心組建、運行情況,了解其他縣市區局食品檢測機構設立情況,規劃天台食品檢測中心的發展藍圖。利用縣紀委重點崗位動態監管調研座談會契機,聽取紀委對我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在新一年的動態監管中位置前移、社會反響良好。

嚴管理樹立質監形象。積極推進黨風廉政、機關效能建設,繼續深化和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修訂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領導責任分工,進一步提高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樹立質監部門良好形象。與全體工作人員簽訂廉潔從政承諾書,明確行風、政風、效能建設等責任追究辦法。

二、第二季度工作要點

二季度,我局將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12345”的總體思路,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真抓實幹,確保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一)繼續實施“兩大戰略”,發展壯大地方特色產業。一是做好各級名牌的申報工作,並從標準、質量、計量、生產許可等方面入手,幫助企業創品牌、拓市場、增效益。二是做好今年的質量先進鄉鎮(街道)創建活動。三是重點完成汽車內飾聯盟標準發布工作,出台質量誠信管理標準,組織實施產品聯盟標準和質量誠信管理標準,幫助汽車用品協會準備重點項目驗收相關工作。

(二)圍繞“平安天台”建設,努力實現三個安全。加強與政府的溝通、聯繫,努力將安全工作納入縣對鄉一級的考核體系當中,使縣鄉兩級政府擔負起對三大安全負總責的責任。牽頭做好“十小”整規第三年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不斷完善“三員四圖”工作網路,安全監管到位。以開展特種設備事故隱患排查活動為契機,有效開展特種設備全面檢查、重點監控及日常監管工作。切實加強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違規案件,最佳化市場經濟環境,確保天台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堅持標本兼治,注重監管的長效機制建設,重點建立和完善以監督檢查機制、質量預警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三)發揮技術機構支撐作用,提高服務發展能力。一是利用省中心實驗室到期複審契機,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手段和內容,提升技術服務能力。二是提升檢驗檢測能力,保質保量做好第二季度省級輸送帶監督抽查工作。三是進一步規範質量體系的運行,切實實行抽檢分離制度等,提高技術機構公信力建設。四是加大力度培養、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通過技術機構的發展進步,努力為履行行政職能提供技術支撐、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為社會安全提供技術保障等三大作用。

(四)以“五型機關”建設為載體,確保全局隊伍建設。通過召開行風監督員等座談會、走訪調研重點骨幹企業等舉措,積極鋪設溝通渠道,加強各方聯繫,為天台質監事業發展創造良好氛圍。切實加強質監隊伍建設、內部規範化管理、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不斷提煉質監精神,弘揚質監優秀文化,積極打造“學習型、效能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機關。

市質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質監局工作總結模板(4) | 返回目錄

xx上半年,市質監系統認真落實省局部署,全力助推地方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主要體現在

一是履職能力獲得新推進。加強項目建設,新批籌國家質檢中心項目1個,省電梯及零部件質檢中心通過驗收,申報各級公共服務平台項目9個,其中2個被省商務廳批准立項。開展“產學檢研”合作,*質檢系統與蘇州科技學院探索全面合作模式,蘇州計量所設立蘇州大學研究生工作站,常熟質檢所成為江蘇大學研究生實踐基地,省模具質檢中心設立*大學研究生工作站。推進幹部隊伍建設,12名同志通過競爭性選拔走上科級領導崗位。加強廉政建設,出台《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18項規定》和《預防職務犯罪風險防控暫行辦法》,開展廉政建設標準化試點,組織“蘇州質監人核心價值觀”大討論和道德講堂。

二是利企惠民推出新舉措。開展計量惠民活動,啟動**年市政府實施項目——健康計量惠民工程,xx上半年為居民免費檢校血壓計9445台,修理水銀式血壓計4700多台。開展農貿市場計量器具“四統一”專項檢查,參與姑蘇區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開展執法打假行動,辦好12365熱線,受理舉報434起、申訴62起,立案**起,案審180件。開展“雙掛鈎”活動,全市質監系統40名領導幹部共掛鈎鎮*個、企業125家,通過走訪,主動了解社情民意,為企業排憂解難。開展規範涉企收費檢查,對系統內所有財務獨立核算單位進行了收費行為專項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到位。

三是保障安全加大新力度。在食品監管領域,制定我市《食品生產許可審查工作考核管理辦法》和《食品生產企業監管信息“紅黑榜”管理辦法》,向社會公布“紅黑榜”企業各10家。對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免費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考核,已有254家企業、490人參加。針對11類食品重點領域開展了專項整治。在特種設備監管領域,開展電梯96333應急救援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組織開展起重機、氣瓶專項整治。開展為期1個月的“涉氨企業”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和為期3個月的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已檢查企業123家,出動檢查人員1972人次,發現特種設備隱患1094個並督促整改。在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管領域,繼續推進質量信用誠信體系建設,編制《**年**市產品質量分析報告》,針對重點產品認真開展質量監督抽查,xx上半年全市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

四是助推轉型取得新進展。開展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工作,市政府成立爭創工作領導小組,xx年以來2次聽取質量工作匯報,並召開全市動員會議,表彰了3家第二屆蘇州市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1家企業獲首屆**省質量獎,2家企業獲**省質量管理優秀獎,數量居全省第一。加強品牌建設,完成*年度各級名牌產品評定工作,評出452個**名牌、205個*名牌、10個省重點名牌、1個省區域名牌。啟動**年*和*名牌產品組織申報工作。推進標準化戰略,完成《企業聯盟標準管理通則》省級地方標準,6項聯盟標準化試點列入省級試點項目,9個項目列入省級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專項,3個項目列入省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完成采標162項,新增2家標準化技術機構。完成國家級城市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調研報告和標準體系框架設計,申報20項省級服務業地方標準、11項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組織鍋爐能效測試98台、鍋爐水處理檢驗991台,開展節能培訓考核600人次,新增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51張和2家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標準化試點企業。

五是創先爭優明確新目標。在順利完成“一學二爭三滿意”活動基礎上,啟動“三提升三創建三滿意”工程,提出未來3年蘇州質監工作總體目標,即提升創新服務能力,創建全國一流質量強市,努力做到政府滿意;提升行政監管能力,創建全國一流監管體系,努力做到社會滿意;提升技術保障能力,創建全國一流檢驗檢測體系,努力做到企業滿意。結合實際,細化85項具體目標、任務,並建立考核體系。

xx下半年,我市質監系統的總體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局工作部署要求,圍繞推動地方經濟轉型發展,以質量強市為龍頭,全面實施“三三三”工程,進一步推進質監隊伍建設,為蘇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實施“三三三”工程,在推進質監事業全面持續發展上追求更大作為。“三三三”工程的實施,是市質監系統在新形勢下推動能力提升、強化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自xx年至xx年的3年時間內,分年度加以推進。xx下半年要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加強督查與考核,著重抓好年初確定的10項重點、5項亮點和5項創新工作,市局每月聽取工作進度匯報。通過“三三三”工程的實施,激發全體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進一步營造謀事、幹事、成事的濃厚氛圍。

質監局質量月活動工作總結
2024年度質監局工作總結
質監局2024年度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思路
質監局2024年度工作總結
質監局2024年上半年黨建工作總結範文
2024年質監局工作總結及2024年計畫打算
2024年質監局工作總結範文及2024年工作計畫
質監局領導班子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質監局紀檢監察年度工作情況總結匯報
2024年質監局政務公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