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團、隊工作實施規範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發揮學校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加有效地服務於學生,使其“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根據《關於加強中學共青團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現制定我縣中國小團、隊工作實施規範。

一、指導思想

通過學校團、隊工作引領學生,提升學生道德水平與人格修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塑造德育特色品牌,全面服務我縣教育發展。

二、組織領導

1.各鄉鎮教管中心和學校黨組織負責學校團、隊工作,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領導班子要有團、隊工作的任期目標,對少先隊工作有部署、有督查,有總結、考核、獎懲。

2.團、隊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總體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有切實可行、周密細緻、措施得力、富有特色的學校團、隊工作計畫。每學期、每學年除團、隊工作工作專題計畫、總結之外,還應把團、隊工作計畫、總結作為學校工作計畫、總結的重要內容。

3. 保證團、隊組織有固定的辦公地點、相對穩定的活動場所和必要的設備設施。

三、團、隊工作規範要求

(一)少先隊工作

1.少先隊基礎建設

(1)組織建設

①建立健全少先隊的大、中、小隊組織。兩個中隊以上的國小都要建立少先隊大隊,有七年級、八年級的初級中學也要建立大隊。成立大隊委員會,由7至13人組成,可分設隊長、副隊長、旗手和學習、文娛、體育、組織、宣傳、生活、對外聯絡及維護權益等委員。大隊要按照五有的標準(有組織、有隊伍、有活動、有陣地、有機制)建設,大隊集會每學期不少於兩次。中隊委員會由3至7人組成,由隊員民主選舉產生,中隊集會每月不少於1次。小隊由5至13人組成,由小隊全體委員會民主選舉產生,小隊建設要做到“自願組合、合理編隊、自取隊名、自定目標、經常活動、建立陣地”,每周開展一次活動。建立隊幹部例會制度。每月一次大隊委員、中隊長聯席會議;大隊輔導員每月召集中隊輔導員學習一次,定期培訓校外輔導員。配備大、中、小隊的旗手、鼓號手。

②每年召開一次校級少先隊代表大會。大會一般應有工作報告、民主選舉、表彰獎勵、大會決議,並可建立代表提案制度。

(2)少先隊員的管理

①入隊。按照隊章規定,凡是6至14周歲的中國兒童,願意參加少年先鋒隊,願意遵守隊章,向學校提出申請,經批准,就成為少先隊員。新隊員入隊可在建隊日開始,到一年級下學期末全面完成“全童入隊”任務。入隊前要進行隊前教育,達到“三會、三個一、十知道”(會唱隊歌、會敬隊禮、會佩戴紅領巾;寫一份申請書、填寫一張隊員登記表、做一件好事;知道隊名、隊的創立者和領導者、隊旗、隊徽、隊歌、標誌、隊禮、呼號、作風、誓詞)。入隊時要有莊嚴的入隊儀式,形式可創新,入隊儀式的時間一般可安排在“建隊節”、“元旦”、“六一”三個時間段進行。適齡隊員入隊率應達到100%。低年級隊員要熟知紅領巾、隊旗的象徵意義,高年級隊員要熟知隊史。

②隊籍管理。各大隊要建立隊籍管理制度,要求以中隊為單位建立隊員情況登記表,由大隊委員會統一保管。

③隊員關係轉移。少先隊員轉學或升學都要履行隊的關係轉移手續。隊員轉出由所在學校少先隊大隊委員會開具證明。

③獎勵和處分。獎勵和表揚可以加強隊員的上進心和榮譽感,更好的實現自我教育。少先隊的獎勵和表揚要面向全體隊員。縣級少先隊組織的表彰由團縣委、縣教育局、縣少工委聯合在每年建隊紀念日期間舉行。對少先隊員的處分要嚴格按照隊章的規定執行。輔導員不得對犯錯誤的隊員、隊幹部採取摘掉紅領巾、隊幹部標誌的做法。

④離隊。按隊章規定,年滿十四周歲,即可安排離隊。隊員離隊時,中隊委員會要為隊員填好登記表,交大隊委員會審查,由大隊舉行離隊儀式。中學少先隊要抓好少先隊員的“推優入團”工作,做好“少年團校”培訓工作,也可以推行“團隊一體化”試點工作。實施“團隊一體化”試點工作的少先隊組織,各年級入團的隊員均應保留隊籍,留隊帶隊,成為光榮的團隊員,發揮團隊員在隊內的核心示範作用。

⑤隊幹部管理。隊幹部的根本任務是帶領全體隊員在少先隊組織中健康成長,學習做少先隊的主人。建立一支活潑、堅強的少先隊幹部隊伍是少先隊全面活躍的關鍵。隊幹部必須經少先隊員民主選舉產生。可採取推薦和自薦等多種形式產生候選人,由少代會代表或全體隊員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投票選舉,也可採用輪換制。大、中隊委員會各委員、小隊長、副小隊長,要明確分工,各負其責,相互協作。要建立幹部工作的匯報、檢查、評優及例會制度。少先隊幹部應採用任期制,任期時間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連任不超過兩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