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管理制度

環境、活動區、作品欄布置

● 環境布置以幼兒為主,能反映幼兒的創造思維和動手能力,創設“會說話”的環境,引發幼兒與環境發生關係,使環境產生教育價值。

● 將幼兒的內隱知識外顯化,將幼兒發現問題、尋找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用各種形式記錄下來,並作為班級環境布置的材料,給孩子聽、說、讀的機會。

● 環境材料由師生一起做,同時注意合理利用廢舊物,以便讓幼兒進行創造活動。

● 幼兒繪畫作品要附上孩子對自己的畫的原始描述,體現童話童真、童言無忌。

● 環境布置幼兒參與率:小班達到70%,中班達到90%,大班達到100%。

● 區域劃分合理、有創意,能促進幼兒不同能力的自主發展。

● 創設與探究議題相應的區域,材料豐富,便於幼兒自主探索。

● 幼兒作品欄每二周更新一次,填寫作品標籤並標明更換時間,要求輪流展示班級每一位幼兒的作品。

● 班級語言環境:小班以漢語為主,輔以少量英語;中班雙語並進,各占50%;大班以英語為主,輔以少量漢語。

● 環境布置檢查與評比:

(一)環境創設的原則:環境是為孩子的探究活動而服務,不是為了應付檢查。

(二)檢查原則:不僅要檢查物的創設,更重要的是檢查孩子和環境互動的情況。

(三)每月的環境布置成績由兩部分組成:

1、每月一次的環境檢查占總成績的60%,評審由教學主任、保育主任、保教組長和三位班主任(每次大、中、小班各一位),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出平均分數。

2、日常環境檢查占總成績的40%,保教組長在常規工作檢查中,結合主體探究活動、區域活動的開展來檢查孩子和環境的互動情況,每次檢查給予分數,記錄在每日教學常規檢查表》中,每月根據《每日教學常規檢查表》的分數對本年級各班給出每月日常環境情況的平均分數。

日常環境檢查方法:

l 物的檢查和孩子與環境互動的檢查各占50分; 每周檢查兩次。組長不評價自己班的環境,由教學主任負責給組長所在班級進行評價。

l 成績分四個層次:優(85—90分),良(80—85分),中(70—80分),差(60—70分);

l 檢查標準:物——根據主體探究活動及時更換主題牆、活動區、作品欄。記錄本能及時堅持記錄;評比欄、天氣預報能及時記錄;

孩子與環境互動——區域自主活動中孩子能自主、有序的進區活動;孩子在活動中能自己管理自己,按照班級的進區要求進區活動;能體現孩子的探究精神;老師能根據每周制定的區域重點給予指導。

3、環境檢查按年級班級數量的50%(四捨五入),評選出每月環境創設優秀獎。獲獎班級全體成員獎勵50元。

● 班級植物區保持生機勃勃,疏於引導孩子做好此項工作的,扣100元。

檢查形式為平時抽查和每月定期檢查評比相結合。

教科研工作

● 積極更新教育觀念,主動參與課程改革,最終將新觀念落實在幼兒的發展水平上。

● 能依據課程改革任務和要求,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實踐。

● 創造性地完成課程改革任務,在雙語教育、主體性整合探究等課程改革實踐中做出較大的貢獻,在校級公開課獲得優秀獎勵者,一次性獎勵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