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抓創建  科學管理促發展--學校常規管理達標縣活動情況匯報

三、初步成效

創建常規管理達標縣(區)的深入開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城區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基本達到了“學校有變化、管理講規範、特色促發展”的目標。

(一)校容校貌普遍有一個新的改變

轄區100%學校堅持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規範管理的重點牢牢抓好,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有了質的飛躍。絕大多數學校都能在校園和班級內宣傳和展示學校的教育思想、精神面貌、辦學措施、教學成果等,讓校園每一處都有風景、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營造了奮發向上的文化氛圍,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如:1、農村學校中金陵鎮三聯國小的教室文化建設做得規範充滿書香氣息,金陵中學的食堂餐桌文化有特色,壇洛鎮硃湖國小長廊文化、雙定鎮英龍國小的圍牆文化有亮點。2、城中村學校清川國小、秀廂國小的廁所文化設計美觀巧妙,牆掛衛生知識宣傳圖片,牆腳蔭生植物點綴;萬秀國小每個辦公室不僅生氣盎然而且每個辦公室門前都有教研組成員照片,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友愛國小的柱子文化都是學生樂學的成語。3、原企事業辦學校新秀學校校園內公共衛生間的設計十分别致大方,從遠處看去還以為是一座幽雅的休憩場所。4、薄弱學校五里亭一小“科普教育”恐龍園。5、民辦學校育才雙語實驗學校的走廊文化是課本上知識的考題等等。

(二)學校管理水平普遍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是規範學校科學發展的根本。轄區100%學校堅持將完善制度建設、落實制度過程作為學校規範管理的根本牢牢抓緊,學校完善制度建設、落實制度過程有了非常大的改觀。基本做到了規範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和真實性。一是大部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趨向規範,注意加強了常規的管理,做到了工作有計畫安排,管理有措施,評比有方案。如35中的實驗和功能室管理規範、精細;壇洛中學圖書室、閱覽室採用現代化的計算機系統管理,值得其他農村學校借鑑;25中學印製人手一冊《南寧市第二十五中學管理規程》促進學校管理規範。二是大部分學校園環境衛生有非常大的改善,形成了一天三小掃、一周一大掃制度,絕大多數校園環境乾淨、整潔、清新,綠化好,美化好。如秀靈學校、壇洛鎮上正國小校園環境衛生乾淨整潔,班級衛生、安全責任區分工明確,衛生管理到位,學校乾淨,衛生做得非常好。三是大部分學校安全管理,實現安全教育系列化、有序化,安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絕大多數學校深入開展“平安文明和諧校園”創建活動為載體,以更加紮實有效的工作,確保校園平安。如陳村國小的“四位一體”安全教育。四是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絕大多數學校學生的安全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習慣都有很大的進步,見人主動打招呼、課間不亂跑亂撞、隨手隨地不亂扔、牆壁不亂畫等等文明習慣已隨處可見。如富庶中學學生精神風貌好,鞠躬打招呼;金陵鎮那龍國小、民大附小、西大附國小生上下樓梯非常有序、室內各種生活用品擺放有序、學生文明的言行舉止大方得體。五是大部分學校充滿朝氣蓬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主題實踐活動。如友愛南路學校、上堯國小校園內生態活動基地,雖然小,但很別致。

(三)特色學校不斷增多

學校的改革和管理,唯一核心就是學校的內涵發展,特色學校建設就是一種內涵發展。轄區越來越多的中國小確立了辦學價值觀和最佳化了辦學模式,辦學育人整體水平逐漸有一定的質量,上一定的檔次,獲得了社會的認可,逐步實現“校校有特色、生生有個性、人人有發展”的目標。如:1、城中村學校西鄉塘國小的校園環境布置圍繞“竹文化”進行,處處浸潤著“竹文化”;清川國小“綠色文化”特色;秀靈國小“以藝培德、以藝促智、以藝健體、以藝美校”的“藝術教育”特色。2、農村學校金陵鎮中心國小圍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來布置校園文化廣場、走廊、涼亭、樓梯、柱子等,都極具特色;壇洛鎮硃湖國小體現濃濃的“村坡文化”特色;那龍民族中學的“民族教育”特色。3、原企事業辦學校秀安路國小營造了一個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育人環境,實施“生態教育”特色。4、薄弱學校華西路國小立足於校情,著眼於詩意教育,創詩意特色學校,處處體現“樹木樹人,詩意童年”的辦學核心理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們將繼續緊緊圍繞提出的“學校有變化、管理講規範、特色促發展”的目標,不斷鞏固常規管理達標縣(區)創建工作成果,在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達標學校”縣級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常規管理達標縣(區)創建活動,多措並舉,拓展、延伸常規管理達標縣(區)創建工作,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逐步實現教育公平,不斷開創西鄉塘區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加快發展的新局面。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