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民調解工作、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

村民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居民委員會人民調解組織是人民調解工作的基礎,是廣大人民民眾民主自治的較好的形式之一,要鞏固全縣163個調解組織,規範他們的工作,增強他們的活力,當前要結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區建設,使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要適應新形勢下化解民間糾紛及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積極推動建立和完善鄉鎮、街道人民調解組織,將鄉鎮、街道的司法調解中心逐步規範到人民調解的工作範疇。鄉鎮、街道人民調解組織可以由轄區內公道正派、業務能力強、身體素質好、熱心於人民調解工作、民眾威信高的人民調解員、法律工作者、司法助理員、退休法官和檢察官等組成。企、事業單位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也要鞏固和完善組織,充分發揮作用。人民調解工作要採取多種組織形式、便民利民、及時化解民間糾紛,防止矛盾糾紛激化。

四、規範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

要圍繞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規範人民調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式、工作紀律,增強人民調解程式的公正性,努力提高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水平和社會公信力。人民調解工作必須遵循三項基本原則:一是依據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進行調解;二是在雙方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三是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按照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標準,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調解場所,場所門口應當懸掛人民調解委員會標誌牌,配備統一規格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統一格式的人民調解文書和統一制發的人民調解統計台帳。目前我縣機構和網路基本健全,但經費嚴重不足,調解委員會設備較差、沒有辦公用具和調委會公章,制約了調委會的工作。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按照規定進行登記和製作筆錄,根據需要或者當事人的請求製作調解協定。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糾紛可以邀請公安派出所、土地管理所、民政、綜治辦等有關單位和個人參與調解,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支持。與此同時,人民調解員要嚴格遵守《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的紀律,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對當事人壓制、打擊報復;不得侮辱、處罰糾紛當事人;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不得接受當事人吃請送禮;不能因與當事人的遠近親疏而偏袒一方當事人;不得因當事人與自己的觀點不同而限制當事人講話,甚至強迫壓制當事人;不能因當事人態度不好或者不服調解而使用侮辱性語言,甚至處罰當事人;不能因了解掌握當事人有關情況而泄露當事人不願告人的或不願意公開的事情,防止違法亂紀現象發生。

五、不斷培訓、提高人民調解員素質

人民調解員應該是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為人公道正派,能夠聯繫民眾,熱心人民調解工作,在民眾中有較高威信,身體素質較好,並有一定的法律、政策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我們要按照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範圍的特點和要求,明確各類人民調解員必須具備的法律水平和文化程度,定期進行培訓。縣司法局負責培訓到司法所幹警,鄉鎮負責培訓到村級調解員,通過培訓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的整體素質,此外,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通過民主選舉與聘任相結合,不斷最佳化和增強人民調解員的隊伍結構和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