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民調解工作、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

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作用

人民調解組織和調解員,要自覺接受當地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的指導和領導,圍繞黨和政府工作大局,以維護社會穩定為首要任務,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廣泛開展人民調解工作;要適應民間糾紛發展的新情況、新特點,在調解公民日常生活中發生糾紛的基礎上,根據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積極擴大工作領域;要積極調解婚姻、家庭、鄰里、賠償案等常見性、多發性糾紛,穩定社會關係;要結合本鄉鎮經濟發展的特點,針對突出的難點熱點糾紛開展調解工作,緩解改革過程中的利益衝突,把預防矛盾糾紛作為重點,把糾紛解決在基層,嚴防民間糾紛激化而引起自殺、兇殺、民眾性械鬥和群體性上訪,全力維護我縣穩定。

(一)抓早、抓小、抓苗頭,搞好民間糾紛的預防

人民調解工作必須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這就要求人民調解組織和人民調解員一方面積極調解,及時化解民間糾紛,努力把可能激化的矛盾糾紛減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儘可能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預防”上,科學地把握民間糾紛產生演變發展的規律,對民間糾紛產生的原因,如何防止民間糾紛激化,及時化解民間糾紛的法律依據、政策依據等等進行深入研究。在全社會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和道德的宣傳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是預防民間糾紛的根本措施,是從巨觀上預防控制糾紛的長遠戰略對策。

1、建立完善的信息網路,及時捕捉有關信息

人民調解員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不僅要眼觀六路,還要耳聽八方。僅僅依靠少數的人民調解組織和少量的人民調解員是很難把握住所有的蛛絲馬跡的,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人民調解組織,是建立完備的信息網路的首要工作。目前我縣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調解組織基本完善,調解員已達2916人。儘管調解員處在糾紛第一線,能夠儘快了解事情動態,但與廣大人民相比,人民調解員的數量還是有限的,他們所獲得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獲得信息的時間也相對滯後,要達到完善的信息網路,還需要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如果能發動廣大人民民眾做好信息通報工作,就可以大大拓寬人民調解員的信息來源,增加獲得的信息量,使人民調解員能在第一時間獲得糾紛信息,從而及時調解。

2、把握民間糾紛規律,加強糾紛預測分析工作

民間糾紛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有規律的,把握住這些規律,調解人員就可以對民間糾紛的形成、發展及未來趨勢做出合理的預見和推測,從而先行一步,在糾紛發生前加以控制,把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根據民間糾紛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和糾紛的類型,我們把預防糾紛的方法分為以下幾種:

(1)因時預測法

有些民事糾紛的發生、發展具有季節性。如在農村收種、生產緊張的季節就容易發生以下糾紛:農田水利糾紛;農機具、牲畜糾紛;農用物資糾紛;春耕費用的借貸糾紛等等。而在農閒季節容易發生的糾紛就不同了,如宅基地糾紛;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等等。把握了這些糾紛的時令規律,就可以提前安排集中排查調處活動。

(2)因地預測法

民間糾紛的發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客觀環境不同,所發生的民間糾紛就不同。例如:在農村存在著因土地流轉而引發的糾紛;在街道、社區,存在著房屋拆遷糾紛;在廠礦存在著因國有企業改革而引發的企業與下崗職工之間的糾紛等。這就需要人民調解員去分析不同地區糾紛發展變化的規律,因地制宜採取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