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信用聯社作用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發揮信用聯社作用  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縣域經濟是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基礎的區域經濟,農村信用社通過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98年按照合作制規範以來,南溪縣信用社累計投放10.4億元;截止2004年7月,各項貸款餘額3.1億元,占全縣貸款總額的四分之三;各項存款3.8億元,存貸比例達78%,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經濟的發展。針對縣域經濟受到資金的嚴重製約和國有商業銀行縣及縣以上金融市場的大好發展機遇,農村信用社以比縣域其他商業銀行的較強的優勢,將逐步成為最適合服務於縣域經濟的金融主體。如網點布局優勢,農村信用社網點遍布城鄉,全縣有25個營業網點,在職職工161人,總資產6.3個億,是目前全縣第一大金融機構;服務對象優勢,除了一些重點行業、產業外,農村信用社多年來,主要為城鄉居民、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些客戶與農村信用社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關係;傳統作風優勢,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多來自農民,有著走村串戶、背單帶據,送服務到農家的優良傳統,與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天然聯繫。但是,農村信用社總體上還存在著歷史包袱沉重、體制機制不健全、服務手段和金融產品落後,員工素質不高等問題。為此,要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自身優勢,拓展工作領域,提高服務水平,更好地支持和服務縣域經濟建設,應切實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 發揮信合優勢,深化服務內涵

農村信用社改善金融服務,既是適應新形勢下"三農"發展的現實需要,又是實現市場經濟條件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要認真分析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以及由此帶來的農民金融服務需求的新變化,探索實踐有效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一是靠機制創新增強服務活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農村信用社所固有的經營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決定其更需要儘快完成向獨立市場主體的轉變,以真正達到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的要求,增強對市場的應變和反應能力。要借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東風,認真制定增資擴股和提高資本充足率計畫,通過自身努力,獲取資金扶持,以降低不良貸款額,消化歷史包袱,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要建立產權運作機制,通過設立投資股,引入股份制的合理成分,部分地改變"入股自願、退股自由"的辦法,強化股權責任,理順所有者與經營者的關係,逐步解決"由誰出資、由誰管理、出了問題由誰負責"的問題,還權於社員,還權於出資人。要建立人才開發機制,有計畫從社會或高校中引進一批急需的計算機、法律、市場行銷策劃等專業型人才,並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真正使他們安於工作。加大投入,加強現有員工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建立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推行各項幹部競聘制,實行"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末位淘汰"制度,使大批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增強班子隊伍活力。要建立靈活的分配機制。就根據各崗位勞動強度、責任大小、貢獻大小的不同,實行工效掛鈎,拉開分配檔次,將"權、責、能、績、利"緊密結合,從而調動幹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