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學期家長會發言材料

(4)以後,我們就開始執行夏季作息時間了,希望我們的家長一定要在早晨、中午、晚上管理好我們自己的孩子,要杜絕危險的發生。

三、 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 

國小階段學習是人一生中最基礎的學習,這其中的學習不僅學到了最基礎的知識,還將形成一些學習習慣。而這些習慣不僅影響到他們國小階段的學習,而且還將影響其一生的學習。因此,從此要養成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是這樣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

1、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通過自學對新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形成一定的表象,這對於學生在課中學習新知識時,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基礎後,教師在教學時就能有的放矢,更多地讓學生通過嘗試來獲取新知識,可以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實際情況,當今的學生中養成預習習慣的還不夠普遍,當然這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其中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我們教師、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我們首先要起到引導作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如何去預習,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在上新課之前,可以提出幾個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的問題作為預習的作業,如我們所要求的讀、劃、問、查,提高學生預習的興趣。結合課文背景,內容查找相關的資料,使學生很容易的理解課文的內容,我們現在學的課文有很多都距離孩子們很遠,這就需要背景的查找來輔助學習,加深理解,這樣堅持較長一段時間之後,學生對預習就有了一定的習慣性。其次,學生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學習自覺性,在預習中有不懂的地方打個問號,核心重點的地方或較難理解的地方打個*號等等。作為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有些問題孩子會主動向你詢問,上網的查詢還需要家長的輔導,在上課時,因為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那么他的思維會緊跟著教師,不是老師引著走,而是進行互動的學習,我相信只要學校家庭共同聯合,孩子的預習習慣一定會很好的養成,這對於他今後升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聽講的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集中注意力,這是保證課堂35分鐘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並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我在講課時,較多採用動作信號,往往一個動作、一個手時,一個眼神就可能是個問題。因此,學生只有在認真聽講的基礎上,才能回答我的動作問題,或領會一個手勢所表示的意思。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邊聽邊思考,同意的可以輕輕點頭表示贊同,若需要補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時,要積極大膽的舉手站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以溝通同學之間的信息,取長補短,促進學生聽懂學習內容。

3、課堂上說的習慣

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大膽發言,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首先要求語言要完整,不要語無倫次;其次,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回答不完整,我會鼓勵學生,表揚他敢於說的勇敢的精神,不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種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所以,在班上,學生回答問題時會說“我認為”“我補充誰的問題”……顯得非常自信,有時像開辯論會一樣,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習的主動權就還給了學生,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

4、做作業的習慣

總體來說,學生的作業書寫較亂,現在有的學生做作業只是為了應付教師,有的回家馬馬虎虎做好就出去玩了;有的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有的一有不懂的題目,就馬上問家長,自己不動腦筋;有的甚至不完成作業……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從幾方面著手。(1)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2)獨立完成作業,遇到困難想辦法自已解決,不能依賴他人。(3)做完作業認真檢查。作為一些作業常遲交的學生的家長可以相機地抽查孩子的書包,或者和別的學生交流後,再來詢問。只有多督促,多提醒,才能讓學生改掉遲交或者不叫不交的不良習慣。(4)養成改錯的習慣。

5、重視學生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