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學期家長會發言材料

要求學生積累大量詩文,閱讀經典名著對於一次考試也許沒有幫助,但等到將來國中高中,一個唯讀了幾本語文書的孩子和讀了幾百詩詞、上百本名著的孩子,誰更有潛力?當然看書應當有所選擇,儘量是符合興趣,文質兼美的文章。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我們鼓勵看一些校園文學,涉及名著名篇,如四大名著,中外優秀名著名篇都可以去嘗試看看。

6、有病有事要及時請假,如病假,每天在8點前簡訊告知班主任,需寫清楚體溫、身體狀況、診斷病名。

7、教育學生按時到校,做好值日工作。

四、當然,我們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一些科上總有學生管不住自己,不僅不認真聽講,還要影響別人;有學生會在課後不顧安全,玩動作激烈的遊戲;有時他們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言行自由散漫,違反校規校紀……

怎樣來改變孩子們目前令我們不夠滿意的地方呢?下面我向大家提點建議:

1、發現問題及時與老師聯繫。

尤其是孩子思想上的問題,有時家長說的話孩子不聽,孩子一般比較聽老師的話,所以可以跟老師說說,讓老師跟孩子說,效果還是比較好的。作為家長不要怕麻煩老師,教育孩子是我們大家的職責。但是,有些孩子比較調皮,對老師的話表面是很聽的,而背著老師想乾什麼就乾什麼,所以,需要我們經常聯繫,多交流孩子的情況,雙方相互配合,讓小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不要等問題嚴重了再來找老師。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每天記載好作業要求

2)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回家作業,動作迅速。對書寫質量嚴格要求。

很多孩子的回家作業比課堂作業要差很多,因為不認真,所以錯誤也多,而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習慣包括認真、及時做作業、作業完成後能認真檢查、遇到問題愛動腦筋、寫字姿勢端正、不睡懶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平時我在班裡發現有部分孩子上課寫作業總喜歡寫著寫著就開小差了,喜歡轉來轉去,找人說話,或者獨自玩東西。這些壞習慣的改正需要家長積極配合

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紹一位媽媽非常有智慧,她用了一種區彆強化的技術,對孩子說: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能夠學習好。你1小時站起來10回,是不是太多了?能不能讓我看到你1個小時只站5回?孩子知道媽媽注意他了,就說:5回就5回。第二天做作業,果然只站起來了5回。媽媽說:喲,我兒子真了不起,一天就改了一半,進步太大了,我看你站4回也能做到。孩子說:4回就4回……慢慢地,孩子做作業時就不站起來了。

有時還可以用別的技術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例如,孩子特喜歡晚上6點30分看卡通片,就給他約定:今天你做作業時站起來在3次以內,你就可以看卡通片,超過3次,卡通片不能看。這就是說,達不到某個標準的時候,一定要有所限制,要懲罰,這個懲罰一定要剝奪他最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不能心疼孩子,這沒關係。但是他達到這個標準之後,你就得獎勵他最喜歡的事情。孩子通過這樣的調整,慢慢地就習慣了。習慣培養的奧秘,可以總結出一句話: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

3)同時,家長對孩子拿回家的單元檢測卷不要只看分數,有時卷子難一點,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認真檢查,幫助及時總結問題,幫助孩子弄懂,督促孩子訂正好,然後簽好字。

3、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大家都知道,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改變行為,行為鑄就命運。而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來自於家庭。

我們班孩子較突出的壞習慣有:

1)比如:孩子動作慢,怎么辦。

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會做,還是懶得做。我認為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儘量讓他們自己做,家長不要包辦。有些家長看孩子動作太慢,就幫孩子做,這樣他永遠也快不了。從慢到快肯定要有個過程,家長不要太著急,要多提供孩子鍛鍊的機會。父母的過多關心照顧反而剝奪了孩子的成長空間2)有些孩子任性、脾氣暴躁,特別愛亂插話……

有位教育家說:“家庭的智力氣氛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兒童的一般發展、記憶,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家裡的智力興趣如何,成年人讀些什麼,想些什麼,以及他們給兒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