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論壇發言稿:教師要有教育良知

這就是我的老師們,我終身難忘的恩師。是他們拯救了我,改變了我的人生;是他們給了我戰勝困難的力量;是他們教給我知識,讓我明白許多人生的道理;是他們教會了我怎樣當老師,讓我感悟到了教師應有的良知。

二、理解良知

要當一名教師容易,但要作一名有良知的合格教師卻不易。理解到這一點,是我的領導、同事的幫助。

剛工作時,自我感覺很不錯,一次,燕校長聽完我的課,這樣評價:“你說話像打機關槍,不,像打迫擊炮”,18年過去了,現在這句話我還清晰的記得,究竟機關槍和迫擊炮誰更快,我不懂;這句話通不通,我沒想;我只記得,這是說我講課太快,如此下去,絕對不行。於是,我下決心練朗讀,注意說話的速度,直到現在,所有人都說我說話吐字很清楚,語速恰當。如果不是燕校長的提醒,作為一個教師最基本的素質——語言表達我都不行,還怎么去教學生,那豈不是誤人子弟。

一個教師,如“恥”都不知,還怎么談有良知呢?而知“恥”之心,來源於我同事的一句話給我的震動。那時,燕校長的教學成績全區都領先,同事所教的學科緊隨燕校長之後,我們一批年青人都不以為然,對於學生成績好不好,覺得無所謂,而對好的,還時不時地來句嘲笑。一次外出散步,在談到教學時,她說:“說實話,平時口裡說好壞都無所謂,但真正考差了,總覺得面子上過不去。”這時,我才突然明白,每次看到成績,我好象總覺得有那兒不對勁,這句話一下子幫我找到了原因。“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還是給自己留點面子吧。我為給自己留點面子,以後,我的工作都儘量把他乾好。這一直成為我工作的信念,從教的動力。

剛調泥南鄉火箭國小時,我接手的是一個“雙差班”,且又是六年級了,前任教師已經調走。剛開始,我是準備放棄的,這樣的“雙差班”,怎樣抓呢?讓其再繼續差下去,也沒有誰會指責我,一年又能幹啥呢?這時,前輩劉老師、彭老師老師告訴我,這個班的孩子特別聰明,眼看馬上就要畢業了,如果再繼續差下去,這些娃娃可就完了。聽著老師誠懇的話語。看著老師心疼的表情,一個“完了”像針一樣扎在我心上。我暗暗發誓,我不能讓這些孩子完在我手裡,絕不放棄。經過一年的打搏,畢業考試後,這個“雙差班”的成績已躍居全區前幾位,而這班的孩子大多數已如願升學,從此走了上全新的人生路,我的教學從此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就是他們,我的領導、同事,讓我明白了,當老師要對學生負責,要知恥,凡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三、認識良知

有了老師的榜樣示範,有了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我逐漸明白了為什麼要做一個有良知的教師。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們的學生他們來自不同 的家庭,接受著不同的啟蒙教育與薰陶;他們的素質參差不齊,他們的性格迥異;其中有更特殊的學困生、調皮生、特困生、留守生。教師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個性特徵,循循善誘,讓他們各有所學,各有所獲,長大後各有所成。這是多大的工作量,這需多少的心血,這要多強的責任心啊!其間要抵制的誘惑,要面對的困難,要堅定的信心,就是對教師教育良知最大的挑戰。

這樣的尷尬,每位教師都會面對,每個班級都有。學困生,教師教起來吃力,檢測起來害怕,就因為他們影響整個班級,落得個勞而無功的結局;調皮生,真所謂的“一顆耗子屎,攪亂一鍋湯”。更糟糕的是那種集調皮與學困於一身的“雙差生”,有時簡直把人氣得昏昏的,恨得牙痒痒的。以及那些急需幫助的貧困生,缺乏關愛的留守生等。教師的精力,主任的管理,大部分就耗在這部分學生身上。面對這些學生,教師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我管你一人,當管班上幾十人,甚至幾十人也沒讓我這樣費心過。”

怎么辦,就此放棄他們?

如果真的選擇放棄,教師暫時的精力上放鬆了,但請問,你心理上松得了嗎?這些孩子,還僅僅在上國小、國中、高中啊,他們還有那么多的知識要學,他們還有那么多年的學要上,他們還有那么幾十年的人生道路要走。放棄,隨之而來的不止是學習越來越跟不上,行為習慣也會越來越差(有的甚至發展成為問題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繼而失學,過早進入社會。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跟隨不良青年學壞。你不見社會上打架鬧事,無所事事的幾乎是一些小青年;外出打工走上犯罪道路的也多是些半大不大的孩子;而這些孩子本來也該像他的同齡人一樣在學校里的。追根究底,真該“教室里留住一個調皮蛋,讓社會少一個準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