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國小一年級期末家長會發言稿

五、家庭習慣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任務,為幫助孩子儘快養成良好習慣,

v 1、養成讀書的習慣。養成讀書習慣,可以培養理解力,集中力和持久力,接觸各種文章的內容,表現能力及語言表達也很好。對於書中人物的言語、行動,小孩也會思考為什麼這么說這么做,思考力、解讀力也同樣得到培養。低年級的家長可以考慮小孩的年齡、發育、興趣,選擇好的圖畫書、故事書。家長還要注意,國小1年級還是幼稚園的延長教育,所以家長說給他聽、念給他聽是有必要的,千萬不要一概拒絕:“自己看!”最好的方式就是親子共讀,是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重要途徑。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許多父母由於全神貫注於他們自己的事情中,於是把使孩子幸福的責任推給教師。的確,許多父母因為生存的壓力、工作的壓力、住房的壓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為生計而奔波上,他們對“家”的理解,已經僅僅是寬敞一點的房子和寬裕一點的經濟,而把教育子女的任務大部分推卸了出去,交給了學校和家教,或是助學園。

v  最好的親職教育,應該從“親子共讀”開始,從父母與孩子的分享開始,從父母與孩子的共同生活開始。共讀、共寫、共同生活。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您想和孩子拉近距離嗎?您想和孩子改善關係嗎?那么,就從和孩子共同讀一本書開始吧!和孩子共同穿越一本本好書,尋找和孩子交流的一把金鑰匙,成為你孩子真正的朋友!

讀寫繪是共讀共寫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目前在學校我們的安排是:周二師生共讀。繪本就是指圖畫書,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繪本非常強調情緒和主題的連續性,在短短的幾十頁之內,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影像。繪本的作者和畫者,相當於電影導演,他必須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講的既好看,又清晰。一本優秀的圖畫書,可以讓不認字的孩子,“讀”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繪本都比較唯美,版式精到獨特,以封面、扉頁、正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近乎完美的整體。

繪本閱讀的魅力

1、 繪本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2、 繪本畫面精美,富有內涵,能給孩子藝術審美的薰陶。

3、 繪本能激活孩子的想像,有利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

v  繪本課安排:

v  時間:每周五

v  學具準備:統一購買繪圖本,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等(一般會將繪圖作業留到周末繪畫,時間充足,便於親子共同參與。)

2、養成寫字的習慣。書寫能力是學習的指標,有的小孩雖然話說得很流利,卻不太會寫字,有的小孩寫字速度很慢,每次做作業都會比別的孩子慢半拍。別人都寫了一張紙了,他的本子還沒找出來。寫字姿勢我也是一再強調,可是不好同學還是會按自己的習慣來,握筆握的不對,眼離書本太近。班裡孩子太多,我只能是見到誰的姿勢不對過去提醒他一下,不能夠全面地做到一一指導。這就需要家長您在家的時候多對他提要求。有時候家長會說:孩子在家不聽我的,說了他就忘。其實在學校也是這樣,提醒他還是會按自己的方式去做,這就需要我們不厭其煩地去提醒,去培養,習慣成自然,慢慢他就改變了。

3、養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邊學習邊做其它事。有的小孩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功課,這樣,學習不夠專心,注意力容易轉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夠集中,家長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孩子用眼睛聽的習慣:在安靜之處,將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不管什麼話題都沒關係,每天進行一次。只要視線相連線,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聽,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就能培養出很會聽“話”的孩子。另外,家長注意,有的小孩玩得最起勁時不要叫他,因為這正是他最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學要學的認真,玩也要玩得開心。4、讓孩子有廣泛的興趣。應該儘量培養孩子的興趣,對各種事物表示關心,一年級正是好奇心旺盛有活力的年齡,家長可以依照孩子興趣參加各項活動,讓孩子成為有個性有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