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會議紀要

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於XX年6月18-19日在廣東省湛江市召開。來自國內對蝦種苗、養殖、飼料、加工、貿易、加工和質檢設備、漁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和媒體代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的國際組織代表,以及泰國、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厄瓜多等國科研機構、行業組織代表和相關人士近300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主持了開幕式。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張玉香、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李彥亮、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巡視員魏平英到會。湛江市政協副主席歐先偉出席會議並致辭。他表示湛江市在對蝦種苗產量、養殖面積、養殖產量、飼料產量、加工規模、出口量及交易量等7項指標均為全國第一,是我國對蝦產業的風向標。他強調前五屆中國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中有四屆在湛江舉行,凸顯了湛江對蝦產業的重要地位,對推動對蝦產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湛江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對蝦產業,未來將全產業全方位推動對蝦產業轉型升級,擴大湛江對蝦產業品牌影響力,並希望利用本次會議,認真聽取各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推動湛江對蝦產業再創新輝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魏平英副巡視員指出對蝦是廣東水產業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是廣東水產業中舉足輕重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目前我國對蝦產業在生產加工出口多個方面危機四伏,產業鏈條脆弱,本次研討會是行業交流重要平台,相信通過本次研討會可以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脈搏,及時分析行業難點問題,集思廣益為解決行業難題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為政府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提供依據。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陳四副會長代表主辦方致辭,希望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以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為目標,引進先進理念,把握市場機遇,促進產業升級,搭建溝通與交流橋樑,成為行業內最具有影響力活動,通過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攜手打造規範化對蝦國際市場。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李彥亮副局長充分肯定了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推動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對蝦是我國水產養殖中的朝陽產業,在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漁民就業增收、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與會的政府主管部門、專家代表和國內外同行能夠憑藉研討會的平台,進行科技技術成果共享,發展成功經驗互借,研究解決產業發展難點問題,研討會匯聚全球產業發展智慧,相信這樣一次產業發展的高端會診,必將引領產業不斷升級、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最終實現我國對蝦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本次研討會充分考慮目前產業形勢和產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分為ems(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症)、生產和貿易、新技術套用及產業發展趨勢三個專題報告。

ems專題是本屆研討會的焦點,來自中國、泰國、越南及fao、gaa的權威專家對ems的最新研究成果同與會代表進行了分享。首先國家蝦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海洋學院院長何建國教授針對對蝦肝胰腺壞死症(ahpnd,即ems、急性肝胰腺壞死症),從細菌病因研究、細菌抗藥基因研究、病毒病因研究、有毒有害理化因子研究、與種苗密度關係、與投餵飼料量關係、與藻類關係、與飼料關係等八個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實驗證明肝胰腺壞死症與細菌有關,非單一副溶血弧菌,根本原因是對蝦養殖量超過環境容納量,建議通過徹底清塘、培水嚴格控制苗種數量、使用無特定病毒蝦苗、嚴格控制飼料投餵量、藍藻等有害藻類監測調控等方法來預防肝胰腺壞死症,並強調一旦發生疫情,需立即停止飼料投喂,採取換水和輪捕等措施。

fao漁業與水產養殖部官員melba b. reantaso博士介紹了fao對ems/ahpnd的最新發現和技術援助,其中fao技術援助包含疾病管理中心(cmc)和技術合作項目(tcp)。並從ems/ahpnd診斷、活蝦親蝦貿易、養殖場和育苗場、藥物與飼料、疫情的爆發及應急預案、混養技術等方面展開詳細介紹,還分享了最新ems/ahpnd的pcr快速檢驗試劑盒產品。泰國遺傳工程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tim flegel 教授從ems/ahpnd起因、細菌研究、監測方法、ems/ahpnd伴發的其他問題等方面展開分析,他表示副溶血性弧菌的分離變異是引起ahpnd的主要原因,該弧菌含有2種噬菌體和一種或多種質粒,但目前每一種在其中引起的致病機理並不清楚,在治療上不推薦無節制使用抗生素。越南國家級項目協調員、動物保健水生生物健康管理部負責人le van khoa博士介紹了當前影響越南蝦產業的主要對蝦疾病,分析了ems在越南的發展情況,以及疾病辨別方式和在實際生產中為降低發病率採取的有效措施。gaa主席george chamberlain先生介紹了通過網際網路調查及蝦農實地考察,充分掌握對蝦養殖情況的方式。分析了ems/ahpnd診斷方法及病原傳播特點,以及對蝦主產國的疫情及應對方法。並表示疫情需要區域化統一管理,單個池塘或區域的防治措施很難成功。

在對蝦生產與貿易專題中,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的報告內容備受關注,他就XX年水產品貿易情況與特點、中國對蝦生產與貿易形勢、內銷市場變化與影響因素以及產業發展預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從目前情況來看,對蝦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為產品結構類同競爭力大、對蝦疫情頻發及企業轉型升級難度大,建議企業要向質量要效益,用品牌要市場。最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市場的變化,XX年對蝦主要生產國產量均有減產,尤其是我國,自150萬噸下降到130萬噸,使全年對蝦價格一直處於高位。我國開始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周邊國家都成為我國對蝦進口的目標國,進口量超過10萬噸,主要通過邊境貿易,遠遠大于海關統計數據。對於我國對蝦從出口到進口的轉變,影響了全球對蝦產業的格局,雖然對內銷企業影響有限,但對加工、出口企業造成了很大影響。就目前我國對蝦產業的情況來看,未來對蝦產業結構將面臨進一步調整。

泰國對蝦產銷協會主席宋薩'帕尼塔亞賽介紹了泰國對蝦的出口和國內消費趨勢,泰國對蝦產業面臨ems/ahpnd、販賣勞動力和歐盟取消最惠國待遇的挑戰,對蝦產量下降、出口商缺乏信心,目前泰國通過益生菌來管理養殖池塘來預防蝦病的發生。此外,泰國漁業部已經頒布了“勞工實踐指南”,並運用到產業里的每一個細分行業,確保所有從事對蝦產業的勞動者能夠被妥善照顧,以此緩解勞動力壓力。厄瓜多水產養殖部主任josé antonio camposano c.介紹了厄瓜多低密度產蝦體系,以及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市場趨勢動態,並分享了益生菌、微生物預防對蝦疾病的有效措施和經驗。印度尼西亞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席周慶喜認為對蝦養殖重在前期預防,要從可持續性、標準化、可追溯、完善養殖記錄、建立全產業鏈控制來提高對蝦養殖效率、降低病害發生率。印度對蝦養殖者聯盟秘書長balasubramaniam v介紹了印度蝦農從蝦塘預處理、控制兩造蝦時間間隔、水消毒、生物安全防治等方面進行的對蝦可持續養殖實踐方式。gaa國際業務發展經理carson roper對未來全球對蝦產量進行了展望,並分析了北美水產品消費情況和供應量變化,對於水產養殖業疫情問題,他指出需要地區或國家層面的綜合管理措施去應對。此外,他還呼籲業界人士注重可持續水產品的生產。

在對蝦新技術套用和產業發展趨勢專題中,國家蝦產業技術體系翁少萍教授從混養模式的生態防控技術出發,分別介紹了草魚、革鬍子鯰、美國紅魚、軍曹魚及石斑魚同對蝦的混合養殖技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曹煜成教授認為水源環境污染問題、蝦池自源性污染及病害問題為諸多養殖模式的共性問題,培育維護優良微藻和有益細菌的生態優勢是調控良好微生物環境,進而解決集約化養殖系統核心問題的關鍵。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王鳳敏副站長分享了北方對蝦養殖的情況,由於手工業、港口運輸業的擠占、社會資金投入較少及水環境等問題,北方對蝦養殖業主要發展方向為工廠化養蝦。廣東海洋大學海洋學院吉宏武院長介紹了對蝦納米保水劑製備技術、對蝦浸漬速凍、對蝦加熱紅變、自動裹塗和對蝦真空油炸等技術,希望通過新技術的改進與套用,緩解了對蝦加工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加工能耗。廣東粵海飼料集團鄭石軒董事長從對蝦養殖模式、對蝦種苗、飼料廠責任、水產品加工廠的責任和政府的責任5個方面展開,其中對蝦苗種方面,由於國外形成壟斷,進口親蝦價格不斷走高,種質並未提升,進口蝦苗價格卻一路走低,新育成品種很難在市場推廣,急需國內企業開展對蝦育種,打破混亂局面。他還認為企業應該勇於承擔責任,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共同推動對蝦產業的發展。

本次研討會還設立了討論環節,與會代表與專家就一些產業高度關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1. ems/ahpnd對東南亞各國的對蝦產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威脅,專業研究領域對ems/ahpnd的研究進展如何,預計何時能夠徹底解決?

針對產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各位專家逐一進行了簡要說明,看法基本一致。首先,針對在東南亞地區廣泛傳播的對蝦ems/ahpnd疾病,包括fao、中國國家蝦產業技術體系、泰國瑪希隆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在內的多方力量都在積極探索中。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ems/ahpnd疾病的根源將會被挖掘,同時找到徹底的治病途徑。其次,就當前的產業現狀來說,對蝦ems/ahpnd的解決仍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來的一到兩年,廣大對蝦生產者將繼續面臨較高的養殖風險。目前,不同地域的實驗數據表明,低密度養殖對改善發病幾率效果顯著。因此,採取生態的養殖模式至關重要,同時這也是與會專家普遍推薦的操作行為。最後,來自越南的國家項目的負責人重點對比了感染ems/ahpnd的對蝦樣體,直觀地解釋了蝦病各階段的表現特徵。不僅提醒廣大對蝦養殖企業提高警惕,而且突出以蝦病防控為主導的解決措施。

2. 對蝦產業發展趨勢

從國際市場看,消費需求的增長也是進入了穩步發展階段。美國市場近些年對對蝦的消費需求呈平緩的趨勢,隨著美國人口數量的增長、人口結構的變化、對健康和營養的期望不斷提高,對蝦在美國市場仍然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3. 對蝦主要生產國產業發展經驗

厄瓜多運用低密度養殖的方式成效較為顯著,近年來對蝦生產一直呈現穩定增長的狀態。同時,當地政府也對漁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為漁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均倡導發展可持續水產品養殖,通過可持續的生產方式來控制蝦病的發生,增強養殖業者的健康養殖觀念,重視養殖過程的各個環節,建立全產業鏈可以控制的生產體系,保證整個養殖場的可持續運作。

4. 對蝦養殖水體中益生菌使用推廣

目前已證明乳酸桿菌對最佳化養殖環境菌群結構具有很好的效果,研究人員現還特別關注加大微生物的量,把有機碳源物質加入培水過程中,這可以進一步幫助形成一個良好的微生物菌群結構,同時對預防ems/ahpnd也有很好的效果。

5. 對蝦產業化經營的思考

相對於禽畜類產品,水產品的產業鏈略顯鬆散,養殖環節的可控性也較差,因此,改善養殖模式,發展訂單式養殖和規模化養殖,推動養殖技術的進步,讓養殖更加可控,育苗、養殖、飼料、加工各環節相互滲透與聯動,才能夠進一步完善對蝦產業鏈。

會議期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主持了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與全球水產養殖聯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陳四副會長與全球水產養殖聯盟主席george chamberlain先生代表雙方簽署,未來雙方將在產業活動、市場推廣、以及信息交流三個方面7大領域實現互通,在拓展現有合作的基礎上,開發可持續的產業模式,力爭為中國水產養殖業探尋出路。

本屆研討會由於選擇在水博會期間舉辦,展場內企業貿易洽談事務較多,導致企業參會代表不能完全專注於會議,會場現場人員流動較大。另一方面,由於湛江國際會展中心未承擔過國際會議,整體會議接待能力薄弱。

本次研討會科學分析了目前對蝦產業錯綜複雜的產業形式,研判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建議業界人士要密切關注消費市場動向、加快推動產品結構升級,通過質量和品牌來開拓國際市場,不斷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共同尋求對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