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教師發言稿:班主任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稿

各位家長,你們的孩子需要我們教育,我們的學生也需要你們的呵護。只有在學校和家庭和諧配合時,我們才能培育出適應社會的新型人才。各位家長,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你們的孩子,讓我們合作愉快!

3.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說“數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讚賞。與其說“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的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於做過的錯事,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別害怕出錯,家長更應儘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欣賞。有進步,繼續努力!失敗了,沒關係,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請不要吝嗇我們真心的表揚。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學生的成績有好有壞。孩子由於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是該適當的批評。但是如果孩子很努力,成績卻不怎么理想,我們更應該給他信心,而不能一味的給他潑冷水,因為這樣反而會使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情緒。面對成績差的孩子,我覺得我們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更不應該放棄。我前一段時間剛從一個學生口中聽到一句話:“我媽媽說,反正我平時也讀不好,還買什麼複習資料啊!”不知家長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否考慮過孩子的感受。面對這樣的問題,面對成績不理想的孩子,我們該做的應該是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樣才能把他成績搞上去,應該更多的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其實,有些時候你給孩子50元錢,還不如送他一本價值20元的書。

4.學會將孩子的成績進行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

(1)學會將孩子的成績進行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

所謂的縱向比較,就是將孩子現在同過去不同進期所取得的成績相比較,是進步,還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進步是因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後要加以鼓勵,讓其發揚光大,開始表揚的頻率要高,然後慢慢減弱,直到孩子形成了習慣。踏步,退步了是因為他不認真,還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後對症下藥,拉起來後再扶上走一程。稍有進步,作為家長可以藉助於老師的口吻,誇張一點表揚,幫孩子樹立起自信,讓他自強不息。

所謂橫向比較,就是能將自己的孩子與同年級、同班級的其他孩子比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都很優秀。而這一切,一方面歸功於學校教育,另一主面是得源於良好家庭氛圍的薰陶。對於這些孩子的家長,我們不妨去討教一番。然後再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實踐,結果必然會有所收穫。

(2)學會不唯分數是問。

分數只能作為評價孩子的一個參照物。90分與100分的孩子的數學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僅僅靠分數就能說明的,我們得具體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誤,是純粹的粗心,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問題;是臨考心理欠佳,還是……(略)

5.“今天沒有作業”這句話是不成立的。

新型教育體制下,任何課程都同樣重要(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將地理、生物等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副科都列為中聯考科目了),都是相通的,都是與生活相聯繫的,都是可以相提並論的。學習方面的改變還表現在:現在教材難度加大了,作業量相對多了,學習方法改變了。這主要表現在:學生在低年級時很多時候是以被動的接收性學習方法為主,老師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那么現在進入中年級以後就不提倡這種做法了,學生應該是自己主動的去學習,是“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因此,有一些學生因為不想學,為了逃避寫作業在家長面前說:“今天老師沒布置作業。”那么在這裡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在座的每一位家長,“今天沒有作業”這句話是不成立的。老師布置給他的作業一個就是一個,兩個就是兩個,更多的作業得學生自己去找,家長幫著去找。就算老師偶爾沒有布置作業,學生自己也有很多作業等著去完成,如可以預習老師沒講過的內容,也可以複習老師已經講過的知識。因為以上改變,所以會出現一部分同學求知慾增強,對知識追求,因此成績越來越好,或者有明顯進步;一部分同學出現惰性,怕辛苦,也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不協調,當然這類學生想把成績搞上去就相對會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