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班級建設方案

[摘要]入學教育是新生進入大學後的重要教育過程和介入手段,高校班級這種組織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生班級建設作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陣地。本文本著系統化、體驗式的原則設計了運用於大學新生班級建設中團體輔導的一些方案,試圖給高校在進行新生教育時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視角和實踐模式。

[關鍵字]團體輔導 新生教育 大學新生班級建設 方案

一、方案設計的背景

自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進行了不斷的大規模擴招,在校生人數急劇膨脹,近幾年高校開始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由此帶來了班級規模急劇擴大、班級結構相對鬆散、班級構成呈現動態化趨勢。另外,獨生子女構成大學生的主流群體,80末的獨生子女一代更強調個性和自我。大學新生在從中學走進大學時普遍存在著入學適應方面的問題,新生面臨著來自新環境、新角色的挑戰,面臨從中國小的應試教育走向大學的較為開放的專業和職業教育,從家庭生活模式向社會生活模式過渡,這種過渡需要一段時間,需要學校給予幫助,入學教育是學校協助新生完成身份過渡及入學適應的重要環節。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儘管內容比較豐富,包羅萬象,但時間普遍較短,形式比較單一,參與人員專業性不足,形式主義傾向比較嚴重。從一些實證研究來看,儘管有些高校嘗試用新的教育途徑和手段,比如把團體輔導加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但由於時間比較短加之缺乏切實可行的組織形式和合適的活動設計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實踐領域運用的並不多,受到相當大的制約。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儘管內容比較豐富,包羅萬象,但時間普遍較短,形式比較單一,參與人員專業性不足,形式主義傾向比較嚴重。從一些實證研究來看,儘管有些高校嘗試用新的教育途徑和手段,比如把團體輔導加入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但由於時間比較短加之缺乏切實可行的組織形式和合適的活動設計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實踐領域運用的並不多,受到相當大的制約。

二、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

(一)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紀60年代由班圖拉和沃爾斯特等人提出與發展起來的,以刺激-反應的觀點為基礎並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擴大探討社會環境(如他人、群體、文化規範或風俗習慣等)如何影響人產生某些習得行為的一種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對示範行為的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變的。

班圖拉還提出了環境(e)、人(p)和行為(b)三者的互動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認為,人的社會行為是人的內部因素(主要是認知)與環境(主要是社會因素)相互作用(選擇與影響)的信息加工活動的結果;人的認知不僅會影響行為的組織,而且行為的反饋又會使人產生結果的認知與調節功能的提高;人的行為不僅改變著環境,環境也制約著人的行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為所欲為的實體,因為他受制於環境與社會;但同時,人又不是完全被動的反應者,因為他通過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認知為中介的自我調節系統,它們是互動決定的。

(二)場論和群體動力學理論

心理學家勒溫在研究個人行為所由產生的心理事實時,發現人是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它在外部環境的包圍與影響下存在著一個由e(environment,由準物理、準社會和準概念的事實組成的心理環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與意圖等內部個人區域[即i-p]和知覺運動區域[即p-m]組成的人)構成的心理生活空間(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簡稱lsp),這個空間是一個心理動力場(psycho dynamics field)。通常,內部個人區域中的小區之間保持著平衡的緊張狀態,如果內外刺激促使某一個小區(如飢餓小區)的緊張度提高,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為了恢復平衡,就會在心理環境中尋求能滿足需要的目標,和釋放能量發動行為去達到目標。這種目標若能滿足需要和減除緊張,就具有正誘發力,引起個體取向;否則就具有負誘發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種行為都是外部環境通過人的自我狀態(p)和心理環境(e)兩種力量相互作用所構成的心理動力場而發生的。為說明這一現象,勒溫採取了一個公式:b=f(p,e)=f(lsp),即行為是環境與人的函式,或說是心裡生活空間的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