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班級建設方案

(三)輔導內容與形式

為了達到活動目標,本方案將把活動的三個環節分解成八個單元的活動,將輔導的目標融入到各單元活動中,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了解班級,培養學生的自我認識和管理意識,促進班集體凝聚力的形成。八個單元的活動輻射到八個周,每周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突出一個主題,各個單元活動時間不是完全封閉的,有些任務的完成需要在集中活動結束後由各個小組分散進行。活動的形式為遊戲、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行為演練、實地考察等,最後以形成班級組織和分享感受結束活動。某些活動後布置作業,要求成員在學習和生活中實踐學會的新行為,並寫出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收穫以及對以後活動的建議。

(四)主題單元設計

主題單元設計包括以下內容:確立單元名稱;確定輔導目標;設計、明確輔導活動的內容;選擇輔導活動的形式;確定輔導活動時間;選擇輔導活動的地點;準備輔導活動的材料;評估輔導活動的效果。

(五)活動反饋與結果分享

通過活動反饋來了解和把握活動的效果,根據學生的現場表現和及時反饋、學生個人活動後的感悟、指導者的及時回應、對學生的跟蹤輔導以及後期班級組織運行的效果來調整和修改活動方案。在本活動方案中,單元活動的結果分享也是重要的環節,在活動中指導者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時間來引導學生對活動結果進行分享。

(六)方案的評估

對於方案的評估,可以採用心理測量和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可以選擇一個與接受輔導班級同質性比較好的班級進行“實驗組—對照組”的對比測驗,分別對各班級新生進行前後測,了解活動前後學生心理素質的變化情況,從而了解實際的活動效果;另外還可以在四年的學校生活中檢驗接受輔導的班級運行狀況和班集體建設情況。此部分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心理測量問卷進行前後測,心理測量問卷的選擇與團隊輔導活動的目標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