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環境建設工作意見

6、切實加大工作協作力度。建立健全軟環境建設的協作機制和工作網路,加強部門協作與互動,對改進作風、服務創優、規範執法等重點工作進行責任分解,加強監督檢查,強化工作考核,促進部門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始終把便企利民作為全部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突出服務職能,更新服務理念,完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想方設法為企業和民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7、繼續深化“政風熱線”。完善和提高“政風熱線”節目,進一步豐富直播形式,組織一些企業、民眾走進直播室,與相關部門進行交流和溝通,實現互動。進一步完善問題受理方式,由單純節目開播時現場受理諮詢投訴向事前受理、事中受理轉變,由直播室被動受理向電台、投訴中心工作人員走進企業、走進基層主動徵集問題、了解情況轉變。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在市電視台開闢熱線追蹤欄目,使“政風熱線”節目的宣傳、交流、投訴、監督等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8、積極推動政會分開。按照常辦發[XX]50號檔案《關於促進我市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常組發[XX]86號檔案《關於對全市行業協會實行政會分開的具體實施意見》的要求,對全市行業協會的情況進行全面梳理,理清各行業協會的機構設定、人員兼職、財務及物產等情況,按照穩步推進、力求實效的原則,認真開展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脫鉤的各項工作,確保全市行業協會在機構、人員、財務、資產上脫鉤到位,規範行業協會的組織與行為。

三、完善機制,強化監督,確保軟環境建設取得實效

1、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對創優發展環境各項制度規定的貫徹執行情況組織專項檢查,確保各項制度要求落到實處。對制度執行不力的部門、單位督促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適時進行通報。建立50個軟環境建設企業監測點和50個重點項目監測點,定期收集掌握情況。認真組織開展“明察暗訪”活動,重點抓好對部門、單位機關作風建設情況如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工作效能等的督查,突出對視窗、基層站所等直接服務於企業和民眾的一線辦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進行明察暗訪。對嚴重損害我市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加大調查處理力度,嚴格實行責任追究。

2、繼續完善投訴處理機制。拓寬投訴受理渠道,充分發揮行政效能監察投訴中心、軟環境網站等的作用,廣泛徵集意見和建議;加強對投訴處理情況的研究分析,掌握重點;認真執行投訴事項領導閱批制、部門會辦制和效能中心督辦制,對企業、民眾投訴的辦理情況按季度呈報市領導;強化投訴責任追究,對投訴應該處理而不處理、不實事求是處理,導致越級上訪、集體上訪,並產生嚴重後果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領導責任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進一步完善考評機制。完善軟環境工作考核辦法,擴大企業、民眾、基層機關工作人員的參評率,進一步增強軟環境公開評議的代表性;強化部門服務企業、民眾和基層方面的實際效果的考核,弱化一些對提高服務質量難以量化的內容,加大對主要工作、重點事項的考核力度;加強對評議、考核過程中意見、建議的反饋、整改和督辦;強化評議考核結果的運用,切實發揮考核的促進作用,保障軟環境建設各項制度的落實和各項工作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