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心得體會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都有共同的規律應當遵循,而這就是兒童的身心特點及成長規律及其需要。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康人格,使孩子學會承擔各種不同的責任。

在對我的孩子的7年的教育中,只能夠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在反覆研究和探索中,到現在為止,碰到很多困難,不能說教育成功了,充其量是孩子有一定的雛形。對照以下他人和自己的經驗,作為家長,我願意在不斷地探索,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失敗了,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沒關係,再去想辦法,想辦法解決問題看到了希望,有希望就不會輕易放棄。這就是我的教育信念!有堅定的信念才能指導行動,以下主要從兩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一、重視親職教育

孩子的親職教育十分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老師,家庭就是作為父母教育的學校。在孩子的一生中,尤其是幼兒階段,父親或母親的責任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

1、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好的親職教育

在親職教育過程中,父母有意識地與孩子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什麼時候與孩子的關係好,什麼時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的關係糟,什麼時候的教育就容易失敗。當然,好的關係不是溺愛而是尊重,不是依賴而是信賴,不是包辦一切而是獨立合作。這一良好的關係如何檢驗?當孩子在遇到重大麻煩甚至危險的時候,能否如實告知父母,是父母稱職與否的底線標準。而這個時候,如果孩子是不敢告訴或者不願意告訴父母,那么他可能會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處理,或者藉助朋友的幫助去解決問題。作為同齡人,是不能給孩子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只會讓問題更難以解決罷了。

2、愛孩子,更要尊重孩子

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前提是要愛孩子,而真愛孩子就要真的尊重孩子。現在不少家長十分愛孩子,但卻不尊重孩子。表現為兩種極端,或者過分溺愛,或者過分放任。慣子如殺子這個道理誰都懂,就是不知不覺中卻在做了。而另外一種是由於工作的壓力大,缺乏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父母不把孩子當成一件“待辦事項”。父母在忙碌的時間表中,往往很少對孩子付出實際的關懷。結果是,忙碌的生活造成疲憊,疲憊導致易怒,易怒導致冷漠,冷漠讓孩子以為自己不被真心關愛和尊重。

3、尊重孩子就要真的了解孩子

真愛孩子就要真的尊重孩子,真的尊重孩子就要真的了解孩子。了解的途徑可以多種多樣,每天與孩子談談心(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學會傾聽,關注孩子的感受。尤其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及時引導孩子正確地處理和應對碰到的問題。

尊重孩子還要體會孩子的心。忙碌的大人已經忘記兒童世界的好奇、好動、孤立無助等

而習慣於用成年人的思維衡量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把成年人的要求和期望強加於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怎樣做也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選擇公然放棄或者做兩面人。到時候,我們再進行教育和糾正就很難了!

4、關注同伴的影響

我們發現孩子情緒上的問題通常有兩種根源:一種是從父母那裡得不到愛、尊重和照顧,另一種是無法得到同輩的接納和尊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