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學習體會

今天有幸學習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文章分別從五大方面去講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當今教師為什麼要不斷謀求專業發展。從古代教學談到現代的教學,師生的態度轉變,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教師所承擔所有的責任都有巨大的變化。普及教育時代的早期,教師是知識上的多面手。普及教育時代,學科的分工,教師職責明確而單一。而到了今天及未來的教師,要求有更高的“課程意識”與“學習意識”。越來越頻繁的教育改革對教師的能力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出生率下降使學校和教師面臨日益緊迫的競爭壓力,這些因素使當今教師的專業發展壓力增加。

從這一點,我可以感受到,老師的壓力與責任越來越重大,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是勢在必行的,而且感覺到發展的緊迫性。如何促成自身的持續發展?如何促進自己的持續的專業發展?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第二,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理解。這裡有三種取向: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智取向,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取向,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態取向。

在這三種取向中,我比較贊成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取向,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從師範院校的課程設定,到各種各樣的在職培訓,占主流的是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這一取向。這個狀況有沒有改進的必要,方向會在哪裡?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第三,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及有效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特點。教師專業發展受到包括個人歷史、投放程度、職業階段、學校文化、活動形式等在內的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通常具備五個特點。

回想自己的專業成長經歷,我覺得象組織外出學習這種途徑對你的專業發展影響最為深遠。深刻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或許,在自己專業成長中,能更多地去觀摩各地的名師上課,各地的教育或許能給我們有不同的啟示。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多去觀看錄像,同樣通過反思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

第四,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途徑。從“吸收外來知識”、“加深對自己及其實踐的理解”和“改進教師文化”三個維度,教師可以採用多種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途徑。

在學校中,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象“把教授請進來,把教師送出去”是值得保留和發揚的經驗。或許,在將來可以把這些經驗再推廣。

第五,校本教師專業發展途徑。首先,促進教師對外來知識的吸收與分享。其次,促進教師的自我理解和專業自覺。最後,促進學校文化或教師文化的改進。提出構建日常實踐為基礎的教學——研究——專業發展—體化專業生活方式。

學習完以後,我對王教授說到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印象比較深刻,其實這一現象是普遍存在在我們教學實踐當中的,如何處理好師生的關係,如何去對一個學生做出一個評價,這都方式都需要我們去深思而後行的。是否我們現在的評價方式還存在著不合理,也需要我們去反思。另外一點我印象很深的是,需要教師去找一面鏡子,學會看到自己的優缺點,這面鏡子就是對自己教學上的反思。有了反思才能有進步。我覺得我們做的反思還不夠多,還不夠深,對自己的認識也不夠清晰。應此我們應儘快地去找這一面鏡子,去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促進自己不斷地進步。

第二實驗國小 陳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