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會2007年工作總結

研工作重點放在教學基礎薄弱校的指導上,各學段要在較短時間內有計畫有重點的改變1——2所教學基礎薄弱校的面貌,以提高我縣整體教學水平。

(二)以教研工作的創新,促進教學工作的創新

各鄉鎮、校向教研室申報立項的教研課題要認真研究運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已取得那些經驗和成果,還存在什麼問題數據資料是否歸檔?下一步怎樣做?在基層自查的基礎上,縣教研室要進行抽查。進一步加強考試評價的研究。在試行縣教委下發的《薊縣國小考查學科教學質量考查指導意見》的同時,本學期制定《薊縣國小考試學科分項檢測、等級評價的指導意見》。各工委、鄉鎮、校除組織好在國小就讀的六年級教師參加縣級教研活動外,還要協本學片六年級教師的二級教研活動。鄉鎮、校認真組織所屬六年級教師的教研活動,(1)組織六年級教師到國中聽課觀摩。(2)本片國中教師送課到六年級。(3)提倡學片集體備課,共同開展教材分析、教法研究等課堂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研討活動。進而避免六年級教師教學的國小化弊端,大幅度提高國中整體教學質量。

認真搞好第八屆教研教改“雙成果”論文評選活動。各鄉鎮、國辦校要進行廣泛的宣傳和發動,進行層層評選,以此調動廣大教師撰寫教研教改論文的積極性。各工委、國辦校按要求於11月20日前將評選的優秀論文統一報縣教研室辦公室。充分發揮各級教研組織的作用,開展教學研究。各級領導要切實抓好各學段各學科的教研活動,工委、國辦校的中心教研組要定期開展活動,學校學科教研組利用教學研究時間,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學科理論,積極開展創新教育的研究,提倡集體備課、聽課、說課和評課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學水平。確定重點研究課題進行研究。教師依據寓德育於學科教學之中、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套用、改革教學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的課題,選定其中一項進行研究與實驗,也可聯繫教學實際,圍繞教學過程的整體最佳化來選題,題目宜小不宜大。

(三)深化素質教育目標教學與推廣工作

繼續抓好中國小目標教學試驗校的教學指導工作。中國小分別對5所不同層次的目標教學試驗校的目標教學盯住不放,進行經常性指導,同試驗校領導和教師一起進行成果總結,並在面上推廣,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課題研究需進一步深化。在學生的情感、動作技能的評價上還需認真研究與實驗,完善實踐操作技能與學習情感的測評要求,逐步完善各學科素質教育綜合評價體系。各學科都要結合學科特點制定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意見。繼續加強教學檢測與評價的研究,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的形成過程。有關學科教研員要按照大綱和教材要求,擬好單元(章)形成性檢測題和終結性檢測題,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監控。

引導教師充分認識目標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準確恰當的教學目標,使教學成為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加強學科德育和美育。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科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要面向全體。尊重教學規律,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注重學生“五種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加強目標教學管理。教研室要加強對目標教學的過程管理,要經常深入學校檢查指導,發現典型,總結經驗,適時舉行公開課、研討課、觀摩課進行推廣。縣教研室及各學科教研員要全面掌握全縣中國小目標教學情況。

(四)認真搞好新一輪高中課改試驗

全面做好首輪課改總結。各學科要對高質量的課改成果和典型經驗進行推廣,適時舉辦課改成果展示活動,為新教師傳經引路。開好新一輪高中課改試驗推動會,認真學習上級精神和課改檔案,進一步明確新一輪的課改任務和工作思路。搞好新大綱新教材的培訓工作。高一各學科教師要積極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暑期新大綱新教材的培訓活動。縣教研室高中組教研員有計畫的進行學科培訓,或進行教學研討活動。高一教師要認真學習新大綱,研究新教材,對新、舊大綱和新、舊教材的對比分析,進而把握新大綱、新教材的內容要求,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加強專題研究。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以專題研究為切入點,加強最佳化教學過程、研究性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和套用的研究,採取滾動發展式的研究模式推進研究工作,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提高新一輪高中課改試驗的質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