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會2007年工作總結

中要面向全體、分類輔導、分層講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得到發展。對於分層講評,各校要認真研究試驗,爭取早出成果。教研室對高一教學加大巨觀調控和指導。每月召開一次學科會,通報教學情況,解決前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討下段的教學進度。在統一教學進度的基礎上,加大教學調控力度,組織期中、期末兩次統一練習、統一評估,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五)加強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研究與推廣

搞好《信息技術》新教材的培訓,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教師學習大綱、掌握教材內容體系,研究相關理論與技術,為開好信息技術課打好基矗教研室和各高中校要為信息技術專業教師創造學習機會,並搞好《信息技術》新教材的使用指導工作。本學期還要組織教學實況的攝錄像技術培訓,以提高學校攝像人員的技術水平。各學科組在教學研究與指導中,要積極倡導把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教學,把傳統的教學媒體與現代教學媒體結合起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要指導幫助中青年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注意引導示範,有層次地逐步推進。要把教師套用教育技術的技能和使用效果列為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以激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積極性。

繼續抓好中學有關學科參加市級“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秀課”評選人選的跟蹤指導,迎接市級驗收。為發揮其示範作用,舉行國中數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最佳化課堂教學展示課2—3節。認真做好國家級、市級和縣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的日常指導工作。國家級、市級實驗校要做好試驗結題的準備工作,學期末完成學校和實驗教師的課題實驗報告,總結出本學科和學校的整體實驗成果(包括優秀課、優秀教案、優秀教學軟體。優秀論文等)。縣級實驗校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實驗計畫,加強實驗課題的過程管理,力爭做出成果。鄉鎮、校也要抓好自己的典型。加快我縣教研網建設,構建學科教育信息資源庫。各校要儘快完善學科組計算機的配備,逐步建立學科網頁,加大學科教研創新力度。各校裝備信息技術室要執行縣教委的統一標準。國中校要做好信息技術室的裝備工作,為2002年秋季開設信息技術課做好準備。

深入基層校檢查指導。通過查看教學設備、聽課、與教師和學生座談等形式了解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情況,指導教師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搞好課堂教學。努力促進教育技術現代化進程,力爭使中國小常規電教媒體普及率達到90%,高中信息技術普及率達100%,國中信息技術配備率達30%。並發揮其實效性。

(六)搞好初、高中畢業班工作及高中會考研究

認真做好中考試卷及考試情況的分析,從中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國中各學科將舉行九年級教學講座和教學研討課,以引導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教研的進一步深化。高中校要認真分析今年聯考情況,總結經驗,找出存在問題,研究解決的方法。各校要結合教學實際,認真執行課程計畫,制定切實可行的畢業班教學計畫,合理安排教學進度,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夯實基礎,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適時召開2006年畢業班經驗交流會。

根據2007年我市聯考將實行“3+X”科目設定的要求,認真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發揮聯考改革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導向作用。為學習研究“3+X”聯考方案,教研室將組織高中校領導到外地考察學習。地理、生物已為聯考學科,兩科教師要認真研究聯考動向,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高三各科分別搞1—2節研討課,以達統一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的目的。高二年級面臨六科會考,這些學科要狠抓學生“五大能力”的培養,加強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保六科會考全部過關,優秀率上新台階。

教研室將經常深入高中校聽課調研,了解掌握各校的教學情況;經常召開研討會,交流經驗,傳達上級有關聯考和會考的精神和信息。教研室對高二和高三個課教學工作進行巨觀調控,學期末進行一次統一練習,統一評估,了解各校的教學情況。10月份高三語文學科舉行話題競賽;12月政治學科開展一次對社會和現實生活中的焦點、熱點問題的演講比賽;根據“3+X”聯考模式,將組織一次學科與學科間的小綜合競賽活動。

(六)進一步加強教研室內部建設

認真學習江總書記關於“三講”、“三個代表”的有關論述以及《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精神,學習全教會檔案,深刻理解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思想為靈魂,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有關方針、政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嚴格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縣教研室《端風正紀“五不準”守則》及內部規章制度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加強師德修養,增強事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