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教育風雲榜”系列大賽活動總結

11月4-6日,迎來了“課堂教學展示觀摩會暨觀課議課報告競賽”活動。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像課堂競賽時按照選手所在校上報指定課題的教學計畫安排選手賽課日期一樣,我們與承辦校多次溝通,按照各學科教學進度確定了觀摩課的課題。每個學科從“上課”比賽成績優異的教師中選取2名(國小語數各4名)具有鮮明教學特色的教師進行了同題展示,其他選手觀課,會後還當場開展了“反思議課”教研活動;同樣,要求5天后撰寫觀課議課稿上交,進行“觀課議課報告評比”。

在10月28日下發通知後,獻課教師從設計導學案時開始,就紛紛與教研員通過網路進行你來我往的研討;隨著導學案的逐步完成,又先後邀請教研員到其所在校對其試講課進行質量把關、現場指導。比賽前一周,獻課教師所在校領導幫助他們與承辦校溝通聯絡,承辦校以滿腔的熱情、悉心的準備、周到的服務,為這次比賽的勝利舉辦竭盡全力提供各種方便。在這樣的交往中,系列活動成為促進和加深教育同仁及兄弟學校間情誼的橋樑!

應該說,每個優秀成果都基於參賽教師日常的不斷探索與長期的實踐積澱,以及賽前的精心打磨、反覆錘鍊,但是,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無不凝聚著集體的智慧。每項競賽,我們都提前一周以上發通知,為的就是給基層學校和參賽選手充足的時間,通過“同伴互助”的方式,求得教師持續主動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並共同進步。

此外,為避免“講理論,比不過專家教授;講實踐,比不過一線教師”的尷尬局面,我們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做文章:備課、說課、上課、反思,議課,不論是作為競賽項目,還是開展的教研活動,都是試圖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通過讓教師經歷一系列“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構建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樑。而每次賽後,我們都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布競賽成績,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細緻地總結,就是為了振奮士氣、鼓舞鬥志。

這次大賽,起到了“以賽助學、以賽帶培、以賽促研、以賽導教”的作用,達到了“以賽激情、以賽促改、以賽提效、以賽選優、以賽推建”的目的;同時,也收穫了“以賽攻堅、以賽克難、以賽凝心、以賽聚力”的成效!

為落實教育局“科研興教”戰略,我們以競賽為推手,亮劍教育科研,是我區首次,也是全市首家提出並實施了課改“微課題”研究活動:申報立項課題為75項,172名教師參與了課題研究;年終報送結題的共48項,經查驗審核,有40項通過鑑定驗收。課題取得的認識成果、理論成果、實踐成果,以及日益濃郁的教研氛圍,是我們紮實研訓所取得的又一碩果,也為實現我區課堂教學改革的“本土化、縱深化”插上了一雙有力的翅膀。

(四)領導重視,多方配合

這次活動,之所以能夠積極、穩妥、有序、順利地進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我想,這得益於:

一是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自大賽啟動以來,教育局和教育工會的主要領導就把本次活動當作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抓手,並列入全局全年的重點工作內容,要求我們搞得紮實、搞出聲勢、搞出效果。每次會議,他們都親臨會場,並做重要講話;每項活動,他們都詳細詢問開展情況和最終成效;還利用《南票教育》雜誌、“南票教育信息網”等平台廣泛宣傳。另外,還有一件事要告訴大家的是:今天的獎品就是閻梅主席親自為大家準備的。

二是基層學校的密切配合。各單位積極回響,廣泛發動,組織有序;認真制定備賽方案,安排專人擔負領導責任;確定參賽選手,有的是經過校內初賽選拔的,有的是組織精心推薦的,不論哪種方式,選送的都是綜合素質最強的;每次備戰中,有的組建指導教師團隊,分別擔任不同的指導任務,有的組織了多次集智式教研,有的領導親自上陣現場指導;他們分析競賽的規則和標準,對照比賽要求,認真規範地進行賽前的訓練和指導;廣大教師態度端正,充分準備,苦心斟酌,打造精品,積極參與,所有選手都使盡渾身解數,爭取在賽場上有超水平發揮。有些學校的利好政策更是鼓舞了教師的參賽熱情。

三是進修學校主動擔當。這次大賽,是一個極其熬心費力、相當繁瑣複雜的大工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足夠的細心;在整個賽程中,全體進修人緊張忙碌的程度真是難以言表,千言萬語也已道不盡為大賽成功舉辦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即使你有一支妙筆生花也難以描繪其萬一。

“有一種壓力叫責任,有一種努力叫執著,有一種付出叫無悔,有一種追求叫超越”。雖然很辛苦、很忙碌,但是當我們看到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喜人成果:學校教師那一份份驕人的成績,教研教改那一項項累累的碩果,南票教育那一段段不凡的口碑,今天會上那一個個燦爛的笑容……,感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它不再是沉重和負累,取而代之的是欣喜和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