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婦聯維權經驗交流材料

各位領導:

大家好!

根據會議安排,我就婦女維權工作作經驗交流,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xx鄉位於xx市西部,南北長34公里,東西寬4公里,距xx市14公里。轄區面積158平方公里,下設8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是個回漢共居的農業大鄉,x年農民人均收入x元。xx鄉現有人口x人,其中婦女x人,占總人口的x%,女黨員x人。為了切實維護好婦女兒童的根本利益,我們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把婦女維權工作納入到綜合治理工作中去,與構建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相結合,婦聯維權接軌社會調處中心,以大調解促進大穩定,以大穩定促進大發展,堅持維權與維穩並重,營造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社會氛圍,著力加強基層維權服務,進一步推進源頭維權、社會化維權和實事化維權,依法化解家庭暴力、鄰里糾紛、婆媳關係等矛盾,促使我鄉婦女維權工作呈現出良好局面。我們主要經驗和做法是:

一、構建基層網路,不斷夯實維權組織基礎

婦女維權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們根據婦女維權需求,創新服務載體,拓展救助渠道,為婦女民眾提供方便、及時和有效的維權服務。自x年8月社會矛盾調處中心成立以來,鄉黨委就把婦女維權工作納入到社會矛盾調處中,整合了綜治辦與派出所、司法、婦聯、信訪、土地、民政等力量,藉助相關站所職能,展開多層次、多渠道的宣傳教育、預防干預工作;進一步強化防控機制,將維權力量向下延伸,在村隊中聘請一些熱心人民調解工作、善於做調解工作、樂於奉獻、有民眾基礎的人員,由司法所認定為基層人民調解員和信息員,保證婦女維權時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形成強大的維權合力。同時制定了包括矛盾排查、領導包案、領導接訪、聯繫會議、調處責任、限時辦結、督辦回訪、定期報告、檔案管理、法律援助等十項工作制度,加強了對婦女維權的信息排查、處理,對信訪接待、調解工作、工作職責、行為規範都做了詳細的規定,提高了婦女兒童維權工作水平。對於維權工作還實行以案定補的動態管理辦法,對調解信息員及時提供有價值的維權信息每條補貼5-20元,調處一般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每件補貼20-50元,調處重大疑難的婦女維權工作,每件補貼50-100元,參與聯合調處的給與適當補貼,提高了信息調解員維權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調處中心成立以來,由於調解隊伍穩定,信息員和調解員積極性和責任心強,許多矛盾都化解在了村內隊上,做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隊。

二、加大宣傳培訓,營造和諧穩定的良好氛圍

鄉婦聯聯合社會矛盾調處中心,以“三八”維權周、 “六一” 兒童節、“平安家庭”創建等活動為載體,以《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為主要宣傳內容,以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為突破口,在全鄉範圍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效果顯著的法律宣傳普及活動,舉辦婦女法律知識培訓班四場次,接受培訓婦女達到x餘人,使廣大婦女民眾提高了婦女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增強了法制觀念,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在各類創先爭優活動中,做到好中選優,切實把競爭機制引入到活動中,全鄉湧現出了大批以x、x為代表的“雙學雙比”致富女能手7人,科技示範戶x戶。被xx市婦聯命名表彰的“五好文明家庭”有x戶,其中x戶被xx市命名為“百千萬文明家庭”;共有17戶家庭分別被xx市評為“好兒媳”、“好婆婆”“好女婿”等。2年來xx鄉共創建自治區“平安家庭”示範點1個、xx市 “平安家庭”示範點2個、“平安家庭”示範戶2戶、xx市“十佳和諧”家庭1戶。這些先進人物的湧現對周邊民眾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提高了全鄉婦女的奮進、團結、和睦意識,帶動了婦女們科技致富的積極性,為我鄉經濟的大力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呈現出了村風正、民風淳、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的好局面。

三、暢通信息渠道,確保糾紛早發現、早處理

為了能及時辦實事、解難事,我鄉充分發揮調處中心調解信息員和調解員的作用,以信息暢通、反映靈敏、快速傳遞的信息預警機制為基礎,及時了解、掌握和反映涉及婦女兒童權益的家庭和社會矛盾,早發現、早介入、早控制,確保把問題化解在萌芽階段。x年12月,我鄉x村x隊王某在市婦幼保健所分娩孩子時出現了意外死亡,引發了醫療事故糾紛,家屬情緒非常不穩定,準備群體性上訪,調解信息員在了解情況後及時反映到調處中心,鄉調處中心及時介入,在醫院和患者之間做了大量的調處工作,最終保健所賠償了死者家屬x萬餘元。我鄉x村二隊孫x與趙x原系婆媳關係,在孫x兒子死後,兩個孩子由趙x撫養,婆媳倆都生活艱難,為了撫養兩個小孩和處理好婆媳關係,將孫x的10畝農田交由趙x耕作,但必須保障孫x個人口糧和一定現金。但在兌付上,困難矛盾重重,調解信息員多次進村入戶,白天人不在,晚上找,通過一次次的耐心勸說和細緻工作,確保了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過發揮調處中心的調處作用,形成了“縱向到村隊,橫向到站所,多方齊參與,共同謀和諧”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和“上下聯動,部門聯手,條塊聯合”的“三聯”原則,既方便了民眾,又主動為黨委政府分擔任務,減輕壓力,使鄉村幹部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謀發展、搞建設,促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