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學習海外城市管理經驗材料

為借鑑已開發國家城市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筆者隨廣州市城市管理考察團對芬蘭以及北歐的城市管理進行了短暫的考察。考察期間,聽取了赫爾辛基市政廳捷娜女士對芬蘭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信息、衛生福利以及赫爾辛基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的情況介紹,參觀了芬蘭赫爾辛基、瑞典斯德哥爾摩、挪威奧斯陸、丹麥哥本哈根的市政建設、園林綠化、市容市貌和城市管理現狀。考察雖走馬觀花,但所到之處,所見所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了諸多的啟示和思考。

一、北歐城市管理的顯著特點

北歐國家環境優美,社會穩定,資源豐富,城市流動人口少、就業率高、基礎設施完備,等等這些都為城管工作創造了優良的條件。

(一)有完善的城管法制

北歐國家城市管理正常有序,首先在於有完善的城管法制。主要表現:一是城管法律制度的制定充分考慮國情民情,詳盡、完備且可操作性強;二是城管法律制度的執行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規範、嚴格且得力;三是依法建設與管理城市到位。此外,公民的法律素養好、遵紀守法意識強也是其重要的有利因素。據赫爾辛基市政廳捷娜女士介紹,涉及到赫爾辛基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法律制度非常詳盡和完備,市政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科技,通過發函、電子郵件、宣傳冊、廣播電視等形式,積極宣傳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法律制度,及時公布和通報城市建設信息和城鎮發展計畫,廣泛徵求市民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意見建議,將城市建設和管理與每個家庭緊密聯繫起來。

(二)有優越的管理基礎

北歐國家城市建設和管理之所以基礎好、環境優越,主要有這幾方面的特定因素:一是城市人口少、密度小。赫爾辛基市面積有1145平方公理,而城區人口56萬,連同衛星城埃斯波espoo),萬塔(vantaa)和考尼埃寧kauniainen),總人口約117萬。二是公民受教育程度高。北歐國家從國小到大學都實施全民免費業務教育。據赫爾辛基市政廳捷娜女士介紹,芬蘭實行全民免費教育,大學、工學院除免除學費、住宿費外,芬蘭政府還給每個在校大學生每年可觀的補貼。芬蘭擁有20所大學(赫爾辛基占7所),是世界上人均占有大學最多的國家。政府對教育投入的比重大,赫爾辛基市政廳每年的教育經費投入為當年財政支出的15%,首都居民三分之一為大學畢業。三是社會福利保障體制完善。芬蘭是典型的北歐福利國家,對人的生老病死、失業或喪失工作能力都給予社會補助和服務,這種“從搖籃到墳墓”的體制為所有公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年滿65歲的公民都可領取養老金,沒有退休金收入的老人可領取國家提供的最低養老金——國民養老金,退休者還可領取與工資掛鈎的職工退休金。在醫保方面,國家對藥品實行補貼,所有公民享受醫療保險待遇。此外,為使老人在家中愉快地安度晚年,社會福利部門向老人們提供各種上門的家庭和衛生保健服務。

(三)以人為本、注重環保

北歐國家城市建設和管理突出以人為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統一,注重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創造優美的人居生活環境。城市大量使用有軌和無軌電車,發展新的環保型公共運輸事業,以減少機動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政府積極發展腳踏車事業,在城市道路中間或兩邊專設腳踏車道(稍高於機動車道的彩色路面),路邊設有專門的腳踏車存放點,政府鼓勵騎腳踏車上下班,對騎腳踏車上下班的公民每月給予獎金獎勵。因日光較少,為確保行人與行車安全,北歐規定機動車白天必須開燈行駛。北歐城市廣告的設定,注重將光污染和電磁輻射減至最低,外形簡單、美觀並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城市路燈燈光講究自然柔和不刺眼,既省電,又給人以溫馨幽靜之感。

對商鋪經營的管理也不例外,芬蘭赫爾辛基大教堂附近的南碼頭是停泊大型國際遊輪的港口,位於南碼頭廣場北側有1814年建的總統府,總統府西側則是1830年建的市政廳大樓,緊挨著總統府的還有參議院、國務院、赫爾辛基大學等重要建築。南碼頭廣場上有常年開設的露天自由市場,為方便市民和遊客,商販持照在這裡規範設攤,出售新鮮水果、蔬菜、魚肉、鮮花以及芬蘭刀、馴鹿皮和首飾等各種傳統工藝品及旅遊紀念品。廣場上的商亭與攤位美觀、大方、整潔,同周圍環境渾然一體。據悉,北歐一些著名的廣場利用率極高,晨間開辦有“早市”,許多農婦前來出售水果、蔬菜、魚類等各種食品,人群離去後,便有清潔車前來清掃、沖刷,下午3時賣日用品的商販又占領了廣場,下午7時廣場又清掃、沖刷一遍,晚間乾乾淨淨的廣場便成了人們休閒散步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