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開展體驗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充分發揮少先隊體驗教育優勢,促進隊員健康成長

__區少工委辦公室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強未成年人道德建設要“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又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引導未成年人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覺遵循道德規範。”早在第四次全國少代會工作報告中就已經著力強調“堅持把實踐作為少先隊教育的基本途徑,並針對少年兒童的特點,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優勢,著重組織少年兒童在實踐中體驗。”強調體驗教育,標誌著少先隊教育要更加注重少年兒童的主體地位,注重教育的過程,著力組織和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實踐,用心體驗,用心感受,不斷把全面發展的要求內化為自身的素質。由此可見,體驗教育已成為少年兒童素質提高、能力培養以及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長期以來,我校始終把體驗教育作為少先隊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貫徹我校“發展主體,在自主、合作、創新中使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思想,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原則,堅持面向全體的原則,以增強隊員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能力、培養跨世紀人才和全面提高少年兒童素質為目標,結合學校實際不斷豐富工作內容和活動形式,積極為少年兒童創造了良好的體驗環境。

一、開展體驗活動堅持遵循的四個原則

在多年的體驗教育中,我們積極探索校內體驗與校外體驗相結合、直接體驗與間接體驗相結合的途徑,遵循整合性原則與全員參與原則,開展了一系列隊員們喜聞樂見的活動。

1.堅持校內體驗與校外體驗相結合的原則

在2011北京奧運即將到來之時,學校少先隊向全校隊員發出了“迎奧運學禮儀爭做文明小公民爭做文明小使者的”的號召,藉助廣播、板報、櫥窗等宣傳陣地向隊員廣泛介紹奧運知識,中隊也在奧運三大理念和“微笑北京”這一理念的指引下,進行“微笑大使”的評選。為廣泛培養興趣愛好,成立48箇中隊級硬筆書法興趣組和舞蹈、聲樂、航模、桌球等16個校級興趣組,為隊員創造良好的藝術體驗氛圍,促進藝術素養提高。

少先隊德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和社會的和諧統一,即:使少年兒童得到全面的發展、實現其社會化,使少年兒童適應社會需要,成為社會上合格的人才,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而體驗教育恰恰打破了傳統的學校教育中封閉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校門,在社會、家庭的廣闊天地里實踐體驗、健康成長。在校外體驗方面,僅XX至XX年末,我們共開展校外體驗活動130餘次,參與隊員7500多人次,製作宣傳標語15條,發放宣傳材料1200餘份。每年的11月消防宣傳月當中,我們組織隊員到消防隊參觀、聽消防講座、觀看消防知識錄像、觀看出險表演。在消防員叔叔手扶肩扛之下隊員們也登上了消防車、穿上了消防服,儼然一個小小消防員。這樣的活動體驗,隊員們感受到軍人嚴謹的作風、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偉大精神。結合綠色奧運的契機,隊員們多次利用雙休日到位於中倉路的紅領巾一條街和中倉社區清掃街道、拾撿白色垃圾、剷除小廣告;用黑板報、廣播、宣傳標語、多彩童謠向人們宣傳植綠造林、節水節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意義。在體驗中,隊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動動手,只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環境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也再次體驗到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的確,社會是個大課堂,隊員除了在學校可以獲得豐富的體驗,還應在社會中扮演一個角色,接受一種體驗,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