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親職教育經驗發言材料

現在推行的自主招生制度,是對以往高考選拔的一種補充,是對學有所長但也所偏的學生的一個福音,但還是名額有限(5%),也不徹底,像錢鍾書、吳晗這樣的人才還是不能錄取。

五、不做學生職業的包辦者,要做輔助規劃師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第一次以政府檔案的形式對高中階段的“人生規劃”教育提出了目標要求。可是,很多學生只有升學目標,卻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和將來的職業進行規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許多家長或老師包辦了孩子的職業規劃,而這種“亂點鴛鴦譜”的包辦或代替,最終受損的其實是孩子的職業生涯。進入高二後,學生可能會呈現出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二是面臨高考的焦慮感開始呈現。因此,如何幫助孩子實行人生規劃教育,是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面臨的新任務。

1、要引導孩子認識為什麼需要人生規劃。要讓他們清楚,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誰都不可能重新來過。“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規劃,勢必會造成時間和生命的浪費。《禮記·中庸》中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明確的計畫與準備,否則難以收穫良好的結果,人生也同樣如此。

2、通過開展人生規劃與職業指導教育,要幫助學生更加理性地認識自己,並初步學會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規劃,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清就業形勢,了解個人的職業傾向性,並對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進行理性選擇。此外,高中生人生規劃關注的焦點並不僅僅是幫助高中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文理科及填報合適的高考志願,而是更加關注學生對自我的了解,學生的潛能得以最大的開發,生命價值和意義得以最大的彰顯,事業和生活的成功得以最大的實現等方面。

3、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高考。在一些家長觀念里,名校即人生頂峰、重點即高就業率、高分即高能,但反觀我們的周圍,不盡然吧?我們不排斥以優異的高考成績進入重點大學至關重要,幾乎也可以說能影響人的一生,但我們不能把此種說法推向極端,這是一種唯學歷至上的片面教育觀。

從高考本身而言,很多孩子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高考就是要把我們的將來分出個高低,要把我們刻意分出三六九等。這也許是高考的一個結果,但絕不是高考的目的。高考是對一個孩子18年成長曆程所形成的綜合素質的一種檢驗,一種評價。高考說白了就是:讓你去你該去的地方。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明智的。我認為,經歷高考其實就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但那種純應試的教育違背了現代教育的本意,其直接後果是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摧殘。從高考命題的角度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考查。因此,從這個角度說,高考不是追求一張張入學通知書,而是要鍛造能適應社會發展與個人成長需要的主動發展的人。

教育是心靈的對話,是思想的啟迪,是靈魂的滌盪,是人性的沐浴,是人格的喚醒,是希望的激發。讓我們家校攜手合力,為孩子健康、全面的發展各盡其責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