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三、抓隊伍,建立工作保障機制

調整充實了縣綜治辦工作人員,由原來的4人增加到6人;各鄉鎮均有一名副書記主抓綜治工作,配齊了綜治辦專職副主任,工作人員達到3人以上。政法機關警力向一線傾斜,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人員分別達到5人以上、3人以上、2人以上。為強化基礎,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綜治辦,由村主要領導任綜治辦主任。4年來,先後5次對鄉村基層幹部進行了集中培訓,由綜治委、綜治辦領導和專門機關工作人員授課,提高了鄉村綜治辦、村委會、治保會、調委會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在全縣推行“大學生村官計畫”,175個行政村通過競爭上崗全部配備了“大學生村官”,最佳化了基層組織的年齡、知識結構,為基層綜治工作注入了活力。“大學生村官”受到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人民日報》於~年8月11日進行了宣傳報導。縣、鄉兩級分別按人均0.3元、0.2元的標準落實了綜治專項經費並列入年度財政預算。4年來,共撥付綜治經費90萬元,為綜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抓基礎,完善打防控體系建設機制

一是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和專項治理行動。4年來,全縣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36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459人,打掉犯罪團伙119個,整治治安亂點33個,開展專項治理行動67次,保證了社會治安大局平穩。人民民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程度逐年提高,達到了90%以上。淇縣被評為全市嚴打整治鬥爭先進集體,縣公安局副局長焦樹泉被評為全國嚴打整治鬥爭先進個人。在今年全省開展的“命案偵破攻堅戰”中,現行命案發三破三,積案存5破3,均居省市先進位次。二是完善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城區組建了30人的交巡警巡邏隊,8個鄉鎮各建立了10人以上的專職治安巡邏隊,175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十戶聯防巡邏隊。廠礦企業、內部單位、學校建立了各種形式的護廠隊、護校隊,

全縣各種治安巡邏隊共248支2235人。三是完善了社會治安形勢分析評估、預警機制。全縣共聘請計程車司機、環衛工、送水工、個體商戶等人員組成的“治安信息員”隊伍1000餘名,成為政法機關的“瞭望哨”、“巡邏車”,形成了嚴密的治安防範網路。鐵西工業區實行的警、企、村三位一體的“共建聯防工程”,構築了內防外控的治安防控模式,其經驗在全省綜治工作會議上進行了交流。四是建立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縣、鄉、村、組四級網路,實現了各類矛盾糾紛發現及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五、抓創新,探索維護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

幾年來,結合淇縣實際,積極探索創新,總結推廣了一系列基層在抓綜治保穩定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經驗。如“黨員穩定責任區”、“民聲服務電話”、“便民服務中心”、“一村一警一乾”、“治安民調中心戶長”、“穩定工作明示牆”、“村情~懇談會”、鐵路護路方面的“一保四落實”等切合農村實際的化解矛盾糾紛的做法,在全縣形成了“領導包案、基層疏導、民眾參與、整體聯動”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這些做法分別得到了盛市綜治委、辦的充分肯定,並在全省或全市進行了推廣。市委書記王訓智還就淇縣的“村情~懇談會”進行了專題調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人民日報》~年7月25日給予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