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生自我成才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這位老闆的做法看起來有些偏激,卻值得求職的大學生們思索一番。

一位企業資深招聘主管對我說:“首先是一些大學生的觀念。有的大學生認為,我接受了幾年的高校教育,手裡有了一紙學歷,我就具有了某種身份,我就該做“白領”,我就該走上管理崗位。事實上,大量的大學畢業生還應該是普通的勞動者,不同的是大家受過專門教育,素質高,有助於提高整個行業的水平。其次是大學生的‘流行帛——‘眼高手低’。許多企業都會主動放棄一些大學生,原因就在於他們的‘眼高手低’以及技術能力的不完備……這樣的人才自然不能適應企業的需要,再加上適應能力不強,創新思維不強,時間久了,企業只能放棄他。再次是懶。現在的大學生特愛評論,愛發表意見,可是,卻不屑於撲下身子腳踏實地地去乾。更令用人企業不能接受的是,有些大學生學會了“浮誇”,本人的實際能力與簡歷上所寫有很大的出入,這樣就讓人對他們的評價大打了折扣。

現在,用人單位對於大學生的錄用標準,首先,是這個學生的專業知識,但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標準’,再接下來,就要看這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展潛力,對於各用人單位來講,複合型人才正在成為新寵。

大學生也應該是普通勞動者;高校的產品應該是複合型人才。至此,我們已經對自己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對自己應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有了完整的認知——專業突出的複合人才。

所謂複合型人才,就是要注意全面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大學是我們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我們不僅要學做事,更要學做人。人的能動性是很大的,既然我們是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那么哪些素質是我們應當具備的或者說需要發展培養的?先來看看

一些知名企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選拔學生的標準有四點:一是學習成績優秀;二是社會實踐豐富;三是最好是學生黨員或是學生幹部;四是有良好的外語功底,不少學生必須精通二門外語;

上海建工集團:首先要有吃苦精神;其次是專業對口、素質好;再次是組織能力強、實踐豐富。

聯想集團:堅持兩大標準“選才”,一是對公司核心價值的認同;二是“人崗匹配”,即能否適應崗位的需求;

諾華製藥:七大核心能力——創新、團隊協作、領導藝術、顧客為本、變革發展、溝通技巧、注重實效。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英語、計算機、活動能力突出;

ibm:第一個是pride(自豪感),第二個是innovation(創新),第三個是flexibility(靈活性),第四個是高績效文化(貢獻及工作熱情);

英特爾公司:除了專業和語言的基本要求外,“學習能力”與“團隊精神”是非常看重的因素。

西門子:“誠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用人標準。

以上企業的選才標準應該可以成為今天眾多企業用人的主要標準了。那么,面對如此挑剔的人才要求,我們作何感慨?又應當如何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