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中數學課題開題報告

美國教育界特彆強調以“探究”為特徵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美國的大、中、小“以項目為中心的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逐漸成為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與學的策略與手段。

日本學者把“課題學習”英譯為“problem situation learning”,實質上就是問題解決的深化。大阪教育大學松宮哲夫先生還提出了crm(composite real mathematics)型課題學習,他們十分重視課題的現實性,積極主張從現實中的問題出發進行課題學習。他們提出了“湖水中的數學”、“田徑上的數學”、“交通安全中的數學”、“鐵路運輸中的數學”、“高層建築中的數學”等課題,並結合中學生的數學水平的實際,開展了實踐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英國國家數學課程將成績目標分成幾大塊並據此安排數學內容,打破了傳統的中學數學體系,明顯的體現了注重套用這一特點。它不僅將“運用和套用數學”單獨列為一項成績目標,而且貫穿於整個數學課程之中。“運用和套用數學”十分注意面對解決實際問題與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包括提出問題、設計任務、作出計畫、收集信息、選用數學、運用策略、獲得結論、檢驗和解釋結果等環節,而不是局限在書本上現成的“問題”。例如,為研究最好的儲蓄方式(或地點),就要去調查各家銀行不同存款形式、期限的利率;研究公用電話的位置等。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的課題學習多是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來進行的。

目前,對數學課題學習的研究較多地停留在理論層面,在實踐(或操作)層面的探討顯得不足,理論研究也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具有影響的理論成果。國內的不少數學教育期刊在近年都開設了數學知識套用和數學建模的專欄,近幾年的中考題中,數學知識的套用題已成為穩定的出題內容。一批面向中學生的數學建模的入門讀物相繼問世。但是與國外相比,如果進行一下資料的搜尋和比較分析的話,可以看出,在我國面向中國小數學教學的雜誌是最多的,但如果統計一下一年裡發表的文章,用於套用數學的篇目不到2%,特別是教師應該怎么做和做什麼,還存在著很大的疑惑。實踐研究的範圍還比較小,層次比較單一,目前這些研究還只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有的研究成果需要進一步地挖掘,有的還有待於更加科學的檢驗,因此,對數學課題學習的研究雖然已經起步,但還是很不成熟,需要我們積極地探索。

研究意義:

課題學習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教學現狀,改“學數學”為“做數學”,與國際教學接軌的一項舉措,是一種全新的課程理念。開展數學課題學習,有助於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培養學生數學的套用能力,大眾化普及數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數學素質,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較好手段之一。我認為“課題學習”雖然在教材的整個課時中占的比例不大,卻為滿足學生以上需要搭建了一個平台,而且它將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促進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影響深遠。這應該是教材安排這一內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