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開縣鄉鎮領導幹部赴蘇州學習考察報告

重慶市開縣鄉鎮領導幹部赴蘇州學習考察報告 

根據《開縣大規模幹部培訓計畫》和縣委安排,2003年9月20日至30日,在蘇州市委黨校舉辦了1期鄉鎮領導幹部培訓班,全縣43名黨委書記和2名鄉長參加了學習考察。採取課堂教學與討論交流、經驗介紹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等方式,對蘇州市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工業園區開發、黨的建設等作了比較全面深入的學習考察。現側重於蘇州經濟發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蘇州經濟發展概況

(一)蘇州基本概況

蘇州市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傍無錫,北依長江。全市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50平方公里,古城區14.2平方公里。全市平原占54.8%,水面占42.5%,丘陵占3%,平均海拔4米左右。蘇州地處溫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京杭運河貫通南北,望虞河、婁江、太浦河等連線東西,太湖、陽澄湖、崑承湖、澱山湖鑲嵌其間。

蘇州市經過地市合併、撤市建區、區區合併等區劃調整後,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全市現轄滄浪、平江、金閶、吳中、相城、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虎丘區)7個區和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江5個縣級市,121個鎮。2002年末,全市總人口為583.8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7‰,市區人口212.40萬人,比上年增加3.33萬人。蘇州人口以漢族為主,約占全市總人口的99.9%,還有回、蒙、維吾爾、滿、苗等51個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0.1%。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市委市府確立了“科教興市、外向帶動、可持續發展”戰略,形成了外向型經濟、鄉鎮企業兩大優勢,培育了以高新技術為主的新的經濟成長點,人才、產業、環境等新優勢已見端倪。2002年,蘇州市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大關,達到208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5700元,按現行匯率折算超過4300美元。全市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5.3:56.7:38.0調整為4.5:58.1:37.4。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90.82億元,增長38.1%(同口徑增長2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7.03億元,增長58.2%。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7年持續上升,達到14.0%,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目前,蘇州正在成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製造業基地,產學研緊密聯合、各類人才聚集的技術創新基地,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現代農業基地,融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生態環境優美的旅遊度假基地,逐步邁向“經濟繁榮、科教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基本現代化地區。

(二)蘇州經濟發展的特點

處於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長江三角洲,已發展成為我國目前規模最大、最具實力和活力的都市連綿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日益加快。蘇州處於該區域中部,背靠“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國際大都市——上海,並接受其輻射和帶動,經濟正呈現出加速發展態勢。其經濟發展呈現出以下鮮明特點:

1、經濟跳躍式、超常規發展,經濟總量几上台階。改革開放前,蘇州經濟總量僅為32億元,所有財富積累只有6億元,人均年收入634元左右,人均工資500多元,蘇州經濟的真正發展是在改革開放後。從下圖可見,蘇州經濟發展每年都躍上一個新的台階。2000年比1995年增加637.5億元,5年總量增長了70%;2001年比2000年增加219.6億元,增幅超過14%,6年時間翻了一番;2002年更是高速增長,總量達到2080億元。

2、外向型經濟占主體地位,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蘇州經濟外向度高,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外貿,出口依存度達80%左右。2002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63.9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3.8%。其中出口總額185.2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5%,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73.7%。今年上半年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達125億美元。二是外資。2002年新增契約外資100.6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8.1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4.6%和59.3%。外商獨資、增資項目明顯增多,新批契約外資超千萬美元的項目571項,增超資千萬美元的項目83項,兩項合計契約外資78.62億美元,占全市新增契約外資總額的78.7%。至去年末,全市累計註冊外資323.69億美元,世界500強中已有85家先後來蘇州投資興辦了215個項目,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81.54億美元,繳納稅收104.40億元,占全市財政收入(原口徑)的38.5%。今年上半年註冊外資達5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5億美元,超過上海居全國之首。三是外經。2002年外經合作取得新進展。新簽對外承包勞務契約額1.8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70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0%和25.0%。年末在外勞務人員7026人,其中當年新派勞務人員3127人。新辦境外企業8家,其中新開業3家,累計興辦境外企業85家,境外加工貿易企業8家。

3、民營經濟迅速崛起,發展形勢喜人。蘇州把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動力源,先後實施了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使民營經濟迅速崛起,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新亮點。2002年新增私營企業1.79萬家,使全市私營企業發展到5.91萬家,從業人員67.5萬人,註冊資金509.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4%、34.5%和91.8%;個體工商戶5.92萬戶,使工商總戶數達18.5萬戶,從業人員29萬人,註冊資金53.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5%、7.4%和35.8%。私營個體經濟固定資產投入空前活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7.2%,比上年增加2.7個百分點。新批私營企業利用外資項目125個,契約外資9701萬美元,出口額2.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私個經濟貢獻份額繼續加大,上交稅金52.96億元,增長54.9%,占全市財政收入的19.5%,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每天新增私營企業70家,到8月份已新增14000多家,累計達7萬家,註冊資金762億元。

4、經濟發展的專業化和社會化程度高,呈現塊狀經濟特色。蘇州產業按產業和地域劃分,布局相對集中。以電子信息製造業為主導產業,特別是IT產業占蘇州產業60%的份額,筆記本電腦產量占全世界的1/3。另外輕工、輕紡等主要集中分布在吳江市和太倉市(如太倉市璜涇鎮號稱中國化纖加彈第一鎮,占全國市場18%),鋼鐵等重工業主要集中在張家港市。以張家港為例,該市創新思路,加快資源整合,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先後組建了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紡織工業園和機電工業園等專業園區,在沿江地區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電爐鋼生產基地和優質線材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糧油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木材水運集散地。

同時,蘇州市的產業配套化率比較高,IT業、機電、紡織等產業零部件配套率達到80%以上,使企業不出蘇州就能配購到所需要的各種零部件,有效節約了生產成本。比如,筆記本電腦的零部件配套率高達90%。

5、城鎮化水平較高,注重城鄉聯動協調發展。蘇州市把城鎮化特別是小城鎮建設作為發展農村非農經濟、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拉動農村消費、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重要載體,加大城鎮建設投入,平均每個小城鎮建設資金達2億元以上,使城鎮外延不斷擴大、內涵不斷提升、功能逐步增強。城鎮建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由1979年的18個,至2000年底發展到128個,面積由每個鎮0.3平方公里擴大到2.5平方公里,人口由平均每鎮800人發展到4000人以上,有的小城鎮已建成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左右的小城市;基礎設施逐步配套,公用事業日益完善,比如農民自來水普及率達92%;城鎮帶動功能不斷增強,形成了各俱特色的鎮域經濟,如旅遊文化古鎮——周莊、專業市場鎮——盛澤、元和等鎮,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市區“一體兩翼”的格局基本形成,縣級市城區功能不斷提升,小城鎮布局逐步最佳化,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二、蘇州經濟發展的基本經驗

(一)大膽解放思想,崇尚理性治政,善於搶抓機遇求發展

綜合考察蘇州經濟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圍繞促進經濟發展進行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的創新,追求理性治政,善於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機遇,是蘇州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秘訣之一。

蘇州,古代名稱有句吳、吳、會稽、吳州、吳郡、平江等,隋置蘇州,延稱之今。蘇州古城有2500多年的歷史,有著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蘇州都是人文匯萃,商賈雲集。明清時期,蘇州籍狀元、進士數量名列江浙前茅,新中國成立後,蘇州向國家輸送了80多位院士,人的文明程度和生活富裕度都居於全國前列。蘇州人人性溫和,文化平和,南北文化交流頻繁(乾隆七下江南),具有兼容性,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精華。這種悠久的歷史和溫和的文化導致蘇州人睿智、勤奮、誠信、開明開放的品格。正如此,蘇州市委市府歷屆領導都能著眼於促進蘇州的經濟發展,著眼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善於解放思想,敢於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總是能夠找準中央政策與本地實際的結合點,制定合適的施政綱領和戰略舉措。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人在大膽解放思想中抓住了三次重大發展機遇:

1、抓住了鄉鎮企業發展的機遇,使蘇州的經濟總量迅速翻倍。在改革開放初期至80年代末,當時實行的是計畫經濟,或者剛開始從計畫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軌,在那種條件下,商品短缺,企業生產什麼就能賣什麼。在其他地方還在等待觀望中,蘇州人率先抓住這一商機,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形成村村辦廠、戶戶冒煙的景象。到1983年底,鄉鎮企業產值占蘇州GDP的1/3,1987年底占蘇州GDP的1/2,占據農村經濟的主導地位,到90年代初占蘇州GDP的2/3,幾乎是每3年翻一番,使蘇州經濟總量迅速膨脹起來。

2、抓住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機遇,使蘇州的經濟質量快速提高。在90年代,蘇州人堅持以市場推動為主,以政府推動為輔,切實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資,鼓勵企業增加出口,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和勞務合作,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使蘇州的經濟迅速融入世界經濟中,提高了經濟發展質量。

3、抓住了發展民營經濟的機遇,大力發展個私經濟,增加了經濟發展的動力源。蘇州人認為,誰放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誰就會落後時代。因此,從本世紀初開始,蘇州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縮小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再創經濟新優勢的重要戰略,大膽實施新舉措,在探索中不斷推進民營經濟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活力十足的民營企業,使民營經濟對財稅的貢獻份額逐年擴大。在這方面,璜涇鎮大膽解放思想,敢想敢做敢闖,走在了蘇州前列。璜涇鎮為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在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了“雙帶”活動,各級黨組織與黨員、幹部簽訂契約,規定45歲以下的黨員、幹部和鎮所有黨委成員必須自己辦企業,外地轉回來的黨員、幹部也必須辦企業,要求黨委委員以上的幹部必須有小轎車,提出“沒有企業不是好黨員,沒有企業不是好乾部,沒有企業不能當幹部”的口號,鼓勵大膽投資,並認為儲蓄越多,腦筋越死,就越要窮。這樣,就在全社會形成了人人創辦企業的局面,出現了嫁女不用洋房、汽車、存款作陪嫁,而用企業作陪嫁的新現象。同時,璜涇鎮採取更直接的四項措施推進城鎮化,促使農民發展民營經濟。一是取消農民戶口,全鎮逐步消滅農民戶口;二是取消宅基地,農民建房必須建到鎮上,每年把10%的農民轉移出來;三是取消農業稅,由鎮財政負擔;四是實施勞保,農村男60歲、女55歲每月可領取240元養老金。這些措施的實施,迅速推進了城鎮化,拉動了民間投資,使農民的儲蓄由正變為零、由零變為負,極大地推進了民營經濟發展,使璜涇鎮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到1560家,資產達13億,工業銷售30億,農民純收入10000元以上。江蘇省委對璜涇鎮的做法採取“不制止、不爭論、不干擾、不打擊”的態度,允許璜涇鎮大膽探索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二)加大改革力度,推進資本重組,積極培育規模工業企業

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生產要素。任何地區要取得發展,都不可能離開資本,都不得不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和資本重組,並以此培育規模工業企業。這是蘇州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

考察中了解到,蘇州經濟的原始積累始於鄉鎮企業大發展時期,通過大辦鄉鎮企業,迅速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但在發展鄉鎮企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比較明顯:一是企業經濟債務沉重。由於主要依靠政府推動,使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向銀行大量借貸,向社會集資,最終使國家的錢變成企業投資,導致政企不分,債務沉重。二是環境污染嚴重。當時為推動企業發展,提出的口號是“只要金山銀山,不要青山綠山”,這樣導致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相當嚴重。沉重的債務和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地制約了蘇州經濟進一步發展。這就要求政府加大改革力度,進行資本重組,理清產權關係,消除企業債務,培育有規模上檔次的工業企業。為此,蘇州開始了大膽的企業改革。

1、實施企業改制。從90年代中期到2001年,實施企業改制,將縣市的國有企業、鄉鎮企業納入改制範疇,進行資本重組,採取股份制形式組建大型工業企業,培育了10家上市公司,將蘇州的經濟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但這種改制仍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國有資本仍然占多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一股獨大的狀況沒有改變。

2、進行企業轉制。從2002年開始至今,實行第二次改革,蘇州稱為轉制,即將國有資本全面退出競爭性行業,並成立了產權交易中心,對國有資產進行公開拍賣,解決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到2004年,在競爭性行業,蘇州將不再有一家國有控股企業。蘇州在退出時機的把握上與內地也有很大差別,內地往往是在企業將“死”的時候,才匆忙為國有資產找退路,導致國有優質資產低價變現或隱性流失。而在蘇州,國有資產往往是在企業越紅火的時候越要退出,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國有資產全身而退,而且還可能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

3、加大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以電子信息製造業為重點的新興主導產業,努力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強化企業管理,積極開拓市場,新興主導產業加速發展,傳統產業呈現恢復性增長,產銷銜接較好,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5139.44億元,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46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1%和22.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工業總產值145.5億元,集體工業總產值181.3億元,三資工業總產值1933.1億元,私營工業總產值386.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3%、5.7%、31.2%和22.2%;輕工業產值1545億元,重工業產值192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5%和26.7%;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7%。全市工業前50強大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337億元,比上年提高32.5%;農村工業活力增強,實現銷售收入1380億元,利稅總額101.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50%和22.4%。

(三)營造優良環境,創新招商方式,拓寬領域吸收和利用外資

蘇州能夠形成外向型經濟格局,與其優良的發展環境、靈活的招商方式和經濟發展的載體建設分不開。今年上半年,蘇州引進外資已達78億美元,引進內資383億元。到目前為止,蘇州累計引進外資超過300億美元,占全國的1/20,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1、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蘇州人更深刻地懂得環境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更充分地認識到環境的本質。因此,蘇州營造發展環境,不是孤立地修修路、減減稅等外科手術,而是作為一個體系來加以建設。這個體系由七個小環境構成:一是法制環境,通過加強法制宣傳,增強市民法制意識,引導企業合法、誠信經營;通過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一切投資創業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公平、公正司法,確保各類企業接受平等的法律服務。二是基礎環境,凡是願意來蘇州投資創業者,都由當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礎工作,搞好“九通一平”,確保投資企業很快投產運行。三是政策環境,將政府的所有政策一律向全社會公開,做到及時、準確、全面,不搞“內外有別”。比如太倉市璜涇鎮對內對外一律實行“辦事零收費”制度。四是人文環境,加強職業培訓,向企業提供較高素質的勞動力;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提高政府官員辦事效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淨化社會風氣,提高人的文明素質。五是配套環境,政府圍繞主導企業的產品鏈條,下力氣培育配套企業,使蘇州零部件配套率達80%以上,形成從零碎部件生產到產品組裝、運輸、銷售等一條龍式的產業發展格局。六是服務環境,完善投資諮詢公司、生產服務公司、售後服務公司等中介組織,為投資者提供從政策諮詢到外匯兌換,從生產環節到售後服務環節等全方位服務。七是居住環境,按照外商的居住習慣,修建與外商國內居室一模一樣的住房,讓他們感覺就像住在國內一樣,當地把它叫住“開發區中的開發區”,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外商。目前,有6000外國人在蘇州生活或定居。

2、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建設工業園區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蘇州始終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吸收外資、推動經濟發展的載體,作為對外開放的視窗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充分發揮其投資“窪地”的作用。至去年底,蘇州已建成5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1個省級開發區,130個鄉鎮也都有自己的工業開發區,這些開發區在招商引資、開發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較好作用。2002年,開發區新增契約外資652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5.77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5%和67.5%,占全蘇州總額的64.9%和74.3%,累計開發面積201.11平方公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70.76億元,批准進區三資企業4317個。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全區實現財政收入32.6億元,進出口總額58.52億美元,其中出口25.57億美元。目前,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和崑山開發區三個園區的財政收入、進出口總額和出口額分別已占全市總量的26.9%、49.6%、47.4%。

3、創新招商引資方式。蘇州利用外資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靈活新穎的招商方式。除實行坐地招商外,蘇州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同時進行的方式招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是實行公開招商。把外商請進來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全市的基本情況(資源、人口、交通等)、產業政策(含優惠政策)等外商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客觀介紹,一切按照既定政策執行,杜絕政策解釋和執行的隨意性,不隱瞞、不截留,由外商自己作出評價進行選擇。二是實行流動招商。組建招商隊伍,分赴世界各地進行流動招商。比如崑山市,成立了15支招商引資小分隊,常年活躍在各地招商,互通情報,每年底進行總結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崑山市吸引和利用外資的增長幅度居於全市前列,當地有種說法“引進外資看崑山,利用內資數江陰”,使崑山成為經濟活、人氣旺、三資企業多的地區,財政收入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

(四)遵循經濟規律,發揮自身優勢,開闢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加快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須遵循一定的經濟規律。蘇州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是能夠發現和發揮自身優勢,遵循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蘇州各縣市經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張家港市主要靠政府推動,經濟總量和規模占據蘇州第一位;常熟市經濟效益比較好,人文底蘊較厚,地稅收入占據蘇州第一位,社會事業發展較快;崑山市通過建設開發區吸引外資,三資企業多,經濟比較活、人氣較旺,財政收入每年以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長;太倉市把港口建設作為經濟發展重點,潛力較大;吳江市的產業集中度較高,絲綢、電纜等是其拳頭產品,每個鄉鎮都有至少一個自己的主導產業。

1、遵循資本積累和增值的規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經濟總量做大。蘇州人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必須走工業化的路子。但工業化是需要許多條件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不可逾越的階段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因此,誰最先找到一條資本原始積累的道路,誰就會率先發展起來。首先對自身認識要清楚。蘇州地少人多,農村剩餘勞動力豐富,資源相對貧乏,“人到哪裡去”和“錢從哪裡來”的問題,就成是蘇州經濟發展必須解決的急迫問題。但是,蘇州也有明顯的優勢:一是區位優勢,二是人文優勢,三是經濟優勢。特別是經濟優勢方面,蘇州自古以來就比較繁華,農民的溫飽問題早已解決,農業積累還有6個億(主要表現為村辦企業和社辦企業等固定資產),這為蘇州經濟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其次對社會認識要清楚。當時面臨的大環境,一是商口短缺,幾乎是企業生產什麼就能賣什麼,不愁銷路,二是國家經濟體制處於轉軌時期,體制機制上有許多空子可鑽。因此,蘇州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迅速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夯實經濟發展的基礎。對於當時信息和交通相對不便的周莊,沒能趕上鄉鎮企業發展的時機,但通過發揮其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也完成了資本積累,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目前,周莊一年的旅遊收入達30多億元。

資本原始積累不是目的,只有資本增值,經濟發展才有強大的動力。圍繞資本增值的兩個最起碼的條件:政企分開和產權清晰,蘇州採取兩項措施:一是加大產權制度改革力度,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規模型企業,二是加快個私經濟的發展。這兩大措施的落實,使蘇州產業結構得到迅速調整,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趨好,民眾的富裕程度更高。目前蘇州每天新增私家汽車130輛,房價比去年翻一番,達4000元/平方米。

2、遵循市場配置資源的規律,最佳化市場經濟環境,開拓兩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市場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這也是市場經濟的一條最基本的規律。市場經濟需要“短缺”,只有這樣才能更懂得交換,市場才能發揮配置資源的作用。因此,一個地區本身擁有多少資源並不重要,關鍵是看誰的市場體系健全完善,有沒有優良的發展軟環境。誰做到了這一點,誰就能更好地開拓國內國外兩市場,利用國內和國外兩種資源,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從資本來說,蘇州通過完善市場體系,走“借雞生蛋、負倆增值”的路子;從人才來說,創造了“星期天工程師”這種新的用人機制;從市場開拓來說,發揚了“四千萬”精神(走進千家萬戶、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目前,蘇州經濟能夠做到“兩頭在外”(原料從外面來,產品到外面去),就是因為具有健全的市場體系,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3、遵循社會協調發展規律,積極縮小城鄉差別,實施全面城市化。經濟是基礎,但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在中國來說,穩定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要保持穩定,必須縮小三大差別:地區差別、城鄉差別、貧富差別。在這三大差別中,城鄉差別是目前最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蘇州緊緊抓住這一關鍵點,圍繞發展經濟、富裕農民這箇中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按照“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大力實施城市化戰略。一是堅持抓好規劃。按照“增創優勢、做強實力,科學規劃、做大規模,完善功能、做優環境,突出特色、做美形象”的要求,以完善設施、提升功能、塑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形象為重點,認真實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大力推進中心城市建設。比如,蘇州城市規劃達2000平方公里,將把蘇州建設成為具有江南水鄉特色和豐厚歷史文化傳統的現代化城市,成為上海都市圈的副中心,成為國際性旅遊城市。二是創新投資體制。採取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方式解決城市建設資金,以經營資產和經營資源的辦法經營城市。三是加快人口城鎮化進程。改革戶口制度,只要在蘇州有固定居住地、有固定收入的都可落戶蘇州;所有新生兒都是蘇州城市戶口;消滅村的建制,轉為社區和居委會;農民宅基地可與城鎮等額置換。四是加大行政區劃調整力度。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蘇州先後進行了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凡是經濟發展滯後、經濟總量小的鄉鎮都要被經濟實力強、發展質量高的鄉鎮“兼併”。比如張家港市由原來的26個鄉鎮,通過幾次合併,現在只有8個鎮;太倉市由原來的20多個鄉鎮併到7個鎮。這樣就大大推進了蘇州的城市化進程。這些措施,使蘇州市城鎮的外延不斷擴大、內涵不斷提升、功能逐步增強,城鎮建設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農業人口進一步向城鎮聚集。

(五)推進行政改革,理順體制關係,努力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

著眼於建設入世先行區,加大行政改革力度,理順體制關係,著力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經濟發展營造寬鬆的體制環境,是蘇州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

蘇州體制改革主要抓了兩個方面:

1、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一是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對市級機關審批事項進行了第二輪清理,審批總事項又削減了32.8%,建立了市行政服務中心,40個部門的596個審批及服務事項在中心實行“一站式”辦理,促使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二是成立國庫支付中心,構建起公共財政框架,理順了財政收支關係。三是改革管理體制,著眼建立“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鄉鎮和部門的關係,加大鄉鎮的責任和權力,確立鄉鎮作為推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主體地位,弱化部門管理職能,強化部門服務職能,促使部門圍繞鄉鎮轉,為推動鄉鎮經濟發展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四是為適應加入WTO的新形勢,對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進行了全面清理,使各項政策、法規符合WTO基本規則,提高了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經濟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2、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一是注重培育和重組投融資主體。相繼成立了蘇州港口發展有限公司、風景園林投資發展集團、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投資融資主體,組建了市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市屬國有(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完成了經濟鑑證類中介機構和區屬房管局等事業單位改制任務,使各類投融資主體充分發揮作用,為蘇州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二是加強金融業監管,積極化解金融風險。切實改進金融服務,加大信貸投入力度,在總量擴張的同時保持了健康發展態勢,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32.0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490.9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28.9%和40.7%。全年銀行現金收入5828.84億元,現金支出5992.8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4%和17.8%。三是加大資本運作力度。藉助資本市場,積極培育上市企業,全市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22家,其中8家結束了輔導期,吳江絲綢、永鼎光纜實現了再融資10億元。

(六)突出發展要務,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素質

緊緊圍繞推進經濟發展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重視黨員和幹部隊伍建設,注重培養黨員、幹部的“致富帶富”能力,是蘇州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和保證。

1、提高幹部執政能力。蘇州按照中央“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加強幹部執政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幹部的決策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處理複雜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比如在提高幹部決策能力方面,要求幹部首先必須詳細掌握有關決策問題的信息材料,其次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材料,再次注重把握因果關係,最後要重視政治形勢分析;在提高幹部總攬全局的能力方面,主要從“五個一”入手:一是倡導一種精神。如果精神不振、士氣不盛,事業必然難成。要根據形勢任務和幹部狀況,需要什麼精神就倡導什麼精神。二是確立一個奮鬥目標。三是提出一套措施,措施要有針對性、要管用。四是配好一套班子,尤其選好“一把手”,使班子成員具備政治頭腦、經濟頭腦、科學頭腦,具備為黨為人民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五是制定一套獎懲措施。實行重獎重罰,提倡獎要獎到眼紅,罰要罰到心疼,最大限度調動幹部積極性。

2、努力穩定幹部隊伍。堅持“大穩定小調整,多換思想少換人,不換思想就換人,絕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則,在屆期內儘量不調整幹部,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促進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加強幹部教育培訓。一是教育幹部堅持自學,引導幹部從興趣和職業需要出發加強自學,提倡開放性學習,要在消化、深化和轉化上下功夫。二是加大幹部培訓力度,提出了明確的培訓目標,即“六懂兩會五種精神”:懂馬列、懂法律、懂經濟、懂業務、懂科技、懂外語,會開汽車、會電腦,具備認真負責精神、實事求是精神、敬業奉獻精神、開拓進取精神、團結拼搏精神。

4、突出考核重點。在考核指標的設定上,突出了經濟這箇中心,體現了發展這個要務,指標簡明,辦法簡便,以發展的績效來檢驗各項工作和各級幹部。主要考核四大指標:用電、用地、財稅和投入(招商引資),而且這些指標到相關部門單位一查便知,既達到考核目的,又節省了人力物力,使鄉鎮和部門從應對考核中解放出來。

5、充分發揮黨員幹部作用。鼓勵黨員幹部通過創辦民營企業帶頭致富、帶領民眾致富,發揮“以一帶十、以十帶百”的乘數效應,即一個幹部帶動10名黨員創業致富,一名黨員帶動100民眾創業致富,從而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璜涇鎮一村支部書記通過建立棉花收購加工公司,三年資產達7000萬,不僅富了自己,還帶富了周圍民眾。同時還鼓勵公務員“帶薪下海”,帶領民眾共同開創致富路。

三、對開縣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從進一步解放思想和轉變思維方式入手,在兼顧社會全面發展的同時,各項工作都要體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開縣要實現經濟的超常規發展,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思維方式的轉變要更快,膽子要更大,徹底摒棄經驗主義、本本主義,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沒有樹立起發展緩慢等於倒退的觀念,一切工作都必須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來思考、來謀劃。同時,要努力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善於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創新領導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機制和工作措施,善於實行“拿來主義”,敢於創造性地執行上級的政策,把經濟發展作為發展要務中的第一要務。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利用機遇,推動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目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工業方面,要以發展資源型工業為重點,如煤炭、天然氣化工、電力等。農業方面,現階段如果不搞創匯農業、生態農業,農村經濟就沒有出路,農民不可能靠農業致富。只有跳出農業抓農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以市場為導向,培育農產品龍頭企業,讓農業在市場中自己尋找出路,政府不要干預農民,騰也精力抓好工業。第三產業方面,繼續突出勞務經濟這個優勢,政府加強服務和引導,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升勞務經濟質量;旅遊資源是開縣的優勢,要充分挖掘旅遊業的潛力,加大旅遊投入,打造旅遊精品,如海南省投入60億元巨資打造南山旅遊文化區。城鎮化方面,搶抓中心城市建設機遇,深入貫徹市委二屆三次全委會議精神,把握人口城鎮化和城鎮現代化兩大關鍵,全面落實《中共開縣縣委關於加快實施城鎮化戰略的決定》,以基礎設施為先導,以骨幹產業為支撐,以先進文化為內涵,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快速提高城鎮化水平,形成一心三極、以極帶片、層次分明、互動並進的城鎮化發展新格局。民營經濟方面,認識雖然到位了,但停留在口頭上多,落到實際的少,要進一步細化硬化措施。

(二)從改革完善體制和機制入手,在加大責任的同時下放權力,強化鄉鎮領導地區經濟發展的主體地位

進一步加快體制和機制改革的步伐,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行政運行機制,理順鄉鎮和部門關係,強化部門服務經濟服務鄉鎮的作用,大膽為鄉鎮鬆綁,使鄉鎮真正能夠承擔起作為一級政府應盡的職責,使鄉鎮敢闖敢冒,大膽探索各地經濟發展路子,充分發揮領導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主體的作用。同時,要大力精簡各種會議,堅持開短會、講短話,使各級幹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發展,去抓大事。

(三)從改革完善目標管理辦法入手,在全面考核的同時突出考核重點,發揮考核促進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調整目標考評辦法,指標要緊緊圍繞發展要務來設定,做到簡潔、科學,突出考核重點,少而精、管用,以促進經濟發展為根本出發點,使考核真正成為推動發展的動力。

(四)從最佳化發展(招商)環境入手,在保持政府投入逐步增長的同時,千方百計吸引和利用社會資本和外資

進一步加大力度,把最佳化發展環境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建立政府與企業的聯繫機制,定期發布關於審批、辦稅等方面的政務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資政策,真正營造出公開公平公正的軟環境;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使關卡少下來,使門檻降下來,使程式簡下來,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吸引民間資本進入生產領域;明確“三辦”職責,創新招商方式,放寬進入領域,配套招商引資政策,同時政府繼續增加引導性投入,吸引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參與創業,推動開縣經濟發展。

(五)從最大限度地激發黨建工作活力入手,突出“抓人”這個工作重點,提供加快發展的組織保證

在中國,要抓好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採取切實措施,圍繞經濟發展激發黨建工作活力,突出“人”這個重點,加強黨員和幹部隊伍建設,倡導“黨員、幹部只有首先致富自己才能致富民眾”的觀念,積極探索黨員、幹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實現形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幹部的“雙帶”作用,形成一個組織一面旗,一個黨員一盞燈的格局,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