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考察報告

(四)鄭州市網上行政審批中心

1、基本情況:

鄭州市網上行政審批中心的管理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監察局及相關單位聯合組織實施,政府辦公廳文電處具體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心網路於XX年6月正式籌建,XX年初,網上審批正試運行。

2、主要做法:

鄭州市網上審批是以原有的各部門辦事大廳為依託,以政務外網(以下簡稱政務外網)和鄭州市政務區域網路(以下簡稱政務區域網路)為技術手段,以各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單位為成員,通過網路和計算機技術代替傳統的行政審批。網上審批按照“前台軟、後端硬”的行政理念,採取“統一受理、兩級平台、流程最佳化、資源共享”的辦法,以方便快捷的方式,為公眾和企業提供優質的前台服務;以全程自動化的處理為公眾和企業提供電子化的後端服務。

在受理方式上,公眾和企業可以利用自備的計算機通過網際網路,或者通過任一個辦事大廳,將上報材料電子化通過政務外網或政務區域網路直接傳送到審批的行政機關,相關部門利用本單位區域網路,在網上審批系統平台上進行審批。若需要提供原始材料的,審批機關在預審後通知辦事公眾和企業提供原始材料。整個審批過程,市監察局通過網路進行效能監督,並按照有關規定對損害公眾和企業的問題進行查處。

二、這次考察的體會

通過對福州、珠海、蘇州、鄭州的服務中心的考察,了解當地服務中心的先進的管理模式和運作機制,學習了大量的行政服務中心運作的方式、方法,開閣了視野,提高了水平。我們通過此次考察,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領導重視,投入到位是行政服務中心成功動作的關鍵。從福州、珠海、蘇州、鄭州四地來看,各地都能充分認識到中心建設是順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是提升政務水平,提高行政效能,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從上至下對此都十分重視。各地市專為此興建了行政服務中心,成立專門機構,配備管理人員。中心工作由市長親自抓,常務副市長、秘書長、監察局長組織推進。事關中心發展的重要問題,都由常委會和常務會議定,監察局負責中心的事務管理。在中心工作人員都是部門素質高、業務熟、能力強、作風正的骨幹,工作人員由中心管理考核,原則上在中心必須工作一年以上,並實行批次50%的輪換制度,保證了中心人員的穩定和工作的連續性,並且把中心作為培訓幹部的基地,以此作為今後職位晉升的重要依據。各地都加大對中心的投入,在中心建設上,福州鼓樓區軟硬體投入500多萬;蘇州租用展館,年租金600多萬元;珠海僅軟體開發一項就500多萬;鄭州籌建行政網上審批網路系統時先後上新加坡、日本等國家進行實地考察,中心軟體招標價為380萬元。

(二)部門支持、放(授)權充分是行政服務中心成功運作的基礎。行政服務中心的各視窗能否真正代行部門審批權、切實成為能管事、能辦事的機構,是衡量中心運作成敗的尺度。通過考察發現,由於各地市政府的統一要求,進入中心的職能部門思想觀念有很大的轉變,增強了全局觀念和服務意識。一是所有職能部門均對外承諾並公告,所有的審批事項全部進入審批中心(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中心的視窗是本部門唯一的審批事項受理點,基本上杜絕了視窗和單位“兩頭受理”情況的發生;二是授權充分。常駐中心各單位均授予視窗人員充分的事項審批權力,絕大多數審批事項可由視窗工作的負責人獨立審批並承擔責任。正是由於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對視窗工作人員的充分授權,並聯審批或“一站式”審批機制才真正建立和運行,行政審批中心各項工作才有開展的基礎。這也是此次考察服務中心最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