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藝術考察報告

考察總結

走在婺源村落里,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棟棟粉牆黛瓦的百年老屋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婺源寧靜優美的大地上。它沒有皇家建築那樣的金碧輝煌,而呈現在人們面前卻是另一番的儒雅古樸氣息。身在其中可以感受到那些老屋的興衰榮辱,商海沉浮。

徽派建築是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成熟的建築流派,地域文化特徵極為鮮明,尤其是作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觀載體的古民居建築,是古代徽州社會歷史文化的見證。徽派古民居的選址布局深受徽州風水理論影響,尤其注重水口營造。徽派古民居的內部結構格局生動體現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觀念形態。徽商“商而兼士,賈而好儒”的獨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內部裝飾與陳設的獨特藝術魅力。

通過對婺源謀址的環境、空間的格局、裝飾的特點等方面的考察,使我對徽派建築又有了新的認識。啟發了我們在設計上的靈感,也擴大我們的眼界,培養我們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後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其中,我對徽派建築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馬頭牆”。它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馬頭牆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嶽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非常喜愛這塊土地。

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讓人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