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實地考察總結報告

(二)以城鎮建設為中心,拓展新農村建設。

緊抓世界銀行、亞洲銀行對重慶貸款政策的開放,各部門、企業、鄉鎮的基礎建設資金的爭取要多參與與縣發改委聯繫,多做項目,進一步加強城鄉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解決“瓶頸”制約問題,不斷增強城市綜合功能,為經濟持續發展造好環境、打好基礎。以抱龍鎮、大昌鎮、福田鎮等鄉鎮的基礎建設為核心,逐漸輻射到緊鄰的周邊鄉鎮,為開採鐵礦、煤炭、旅遊、烤菸等資源,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統籌規劃,保持適度超前,跨出區域局限性,從全局的角度、戰略的高度、發展的趨勢,統籌研究制定城市化規劃,按照“打開城門,拓展空間,建改並舉,提高品位”的思路,樹立經營城市、帶動農村的新理念,把農村建設搞好搞活,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一部分。

(三)以人才建設為重心,奠定經濟建設人才的堅實基礎。

我縣幹部工作隊伍年齡搭配在逐步的得到有效改善和最佳化,各種專業、類型、學歷在不斷的充實著以前學歷低、專業缺乏、類型單一的幹部工作隊伍。重慶在最近五年內實施“重慶市一村一大學生村官的計畫”,為我縣補充了來自不同城市,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不同學歷的大學生,分布在我縣的各個行政村,他們將對鄉鎮村的人才工作建設、經濟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建設將帶來無限的活力和動力,建議黨和政府要多關心、多細心的為大學生村官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鍛鍊平台,建立起鄉鎮領導“一帶一”的聯繫工作制度,讓他們多參與到謀劃、規劃鄉鎮建設以及農村經濟建設中來,和鄉鎮領導進行工作意見交流,尋找人才工作的突破口,穩定和促進大學生在基礎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對各個鄉鎮的工作人員實行異地交換輪流使用的方法,讓其工作人員在陌生的環境中鍛鍊出快適應、快進入角色、勤思考多投入的一批幹部工作隊伍。建立一個縣級人才工作庫,根據不同專業、特長、能力分批、分量對外進行推薦和交流,這個將是用活用好人才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周的考察學習,時間是短暫的,但是要求我們思考和去探索的路是漫長的,因此,要求從學到的中間去找我們發展的精華,從自身的發展條件和環境認真的尋找新的方法,從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入手,以經濟建設為核心,全面思考、積極行動,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