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出版業考察報告範文

3月11日至12日,我們一行三人考察組,重點走訪了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和廣州出版社。通過考察,我們對目前傳媒出版社的現狀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總的來說開闊了眼界,樹立了信心,解決了一些理念層面的問題,也了解了一些具體的操作辦法。二天的行程,收穫不小,三家出版社的申辦經驗、申辦特點和經營狀況,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現分別簡要報告如下:

一、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一)申辦特點

報業集團成立後單獨提出申辦。

(二)申辦背景

深圳報業集團由原來的深圳特區報報業集團和深圳商報報業集團合併組建,出於最佳化產業結構的需要,xx年6月,集團領導提出申辦一家出版社,當時面臨的嚴峻情況是,深圳作為一個副省級城市,已破例擁有一家綜合性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加之新聞出版總署對傳媒出版社控制非常之嚴,再增批出版社的可能性不大;與深報集團同時提出申請的報業集團還有新華日報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報業集團等知名出版集團,競爭異常激烈。最後審批下來的僅深報集團一家。

(三)申辦優勢

1、政策優勢。深報集團當年是全國首批文化體制試點單位。

2、地域優勢。深圳屬副省級城市、全國第一個經濟特區。

3、經濟優勢。集團雄厚的經濟實力,年營業收入達20億元。

4、領導優勢。申辦出版社一開始就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除此以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就是時任中宣部部長的丁關根、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等均多次考察過深報集團,對集團雄厚的經濟實力與社會影響力比較了解。

(四)申辦時間

xx年6月開始提出申辦出版社,xx年申辦成功。

(五)申辦過程

集團自xx年6月正式啟動申辦項目,最初劃撥申辦費13萬元,由集團一位主要負責人牽頭,劉美賢總編具體負責。7月遞交申辦報告,很快得到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新聞出版局的審批。8月起,先後11次上京請示和協調。期間,主要是找中宣部部長丁關根、中宣部主管副部長李叢軍和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總署分管副署長和總署圖書室室長等。xx年2月,總署正式下文同意建立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全企業性質(該社也成為全國出版業首家按企業標準批建的出版社),獨立法人。檔案規定出版社為綜合性出版社,主營業務為五個方面,即:新聞、文化、經濟、管理、時政。

(六)經營狀況

深報集團出版社建立後,屬集團下屬二級企業,核編20人,主要來自報業集團,集團規定出版社領導必須具有副高以上職稱。集團下撥開辦費為800萬元,辦公場地400平方米,要求第二年起開始盈利。但當我們兩次試探性地詢問出版社經營狀況時,曠社長和劉總編均諱莫如深,估計出版社創辦至今的經營狀況不佳,沒有盈利甚至可能處於虧損狀態。

二、南方日報出版社

(一)申辦特點

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同時申辦。

(二)申辦背景及過程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成立於1998年,籌備成立集團時,就同時向出版總署提出創建南方日報出版社的申請。5月份集團成立了5人小組負責申辦工作,11月正式遞交報告,兩個月後得到總署批覆。當年同時成立出版社的報業集團全國僅經濟日報報業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5家。

(三)申辦優勢

1、人才優勢。當時集團擁有高級編審15人,主任記者、主任編輯80多人;

2、信息優勢。集團主報《南方日報》連續2024年居全國省委機關報發行量第一;《南方周末》享譽全國,信息資源十分豐富。

3、印刷優勢。集團印刷基地除自己的系列報刊外,另接印外報外刊170餘家,承印能力強大。

4、發行優勢。集團擁有自己遍布全國各地的自辦發行網路,發行隊伍精良。

除以上具備的申辦優勢外,領導重視也是出版社一次申辦成功的關鍵所在。申辦之初,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曾多次陪同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丁關根等中央領導視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並當面代表省委提出創辦南方日報出版社的想法,得到丁關根部長的首肯。

(四)出版定位

南方日報出版社一創立就是全民企事性質,獨立法人,財務由集團託管。出版範圍是經濟、文化、報紙文章結集等。

(五)經營經驗

1、經營範圍不能太雜,要儘可能專一。南方日報出版社開始分新聞、經管、文化、生活4條產品線。在經營過程中,逐漸發現新聞類圖書最好做,生活類圖書最難做,後來就主動放棄生活類圖書的選題。

2、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爭取盈利。集團在成立出版社時曾表示不以盈利為目的,但事實上作為企業不盈利是不現實的。近2024年來,儘管編輯的一部分圖書只能持平甚至虧損,但總的經營狀況還是不錯的,近兩年年利潤可達300萬元。除上交集團部分外,出版社現有盈餘資產已高達近900餘萬元。

3、傳媒出版社利用集團的新聞資源很重要。南方日報出版社近年來就一直緊緊抓住《南方日報》的辦報立場(簡稱“南方立場”)和《南方周末》的時事評論(簡稱“南都評論”)策劃選題。該社出版的“傳媒系列”叢書已成為一條生產主線,在全國傳媒界影響較大。

4、緊抓熱點,打造本社製造品牌。除新聞類圖書外,該社在經管類圖書選題中也編輯過一些非常熱門的暢銷書。如《中國巴非特》,定價78元,重印近10次,盈利達200多萬元。

編輯策劃實行項目責任制[/page]

5、編輯策劃實行項目責任制。出版社的編輯不一定是某個方面的專家,更重要的是雜家、策劃家、公關家。出版社有點像電視台,採取項目負責制,從選題、組稿、審稿、校對、出片、印刷、發行、回款等,都要採取一條龍負責制。

6、為集團編輯記者出書不虧本。本集團編輯、記者的文章結集出版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南方日報》和《南方周末》的名牌欄目和熱點文章,這種圖書比較暢銷,經濟效益較好;一種是編輯記者的論文選集,這種圖書印數很少,不能走市場,出版社訂了個基本原則:就是可以安排書號,但書要由作者本人包銷,出版社不虧本。

(六)機構設定

南方日報出版社的機構設定較為精幹:1個總編室,主管行政、人事、出版、印刷、後勤等,共4人。3個編輯室暨第一編輯室、第二編輯室、第三編輯室,共12人。按新聞、經管、文化分工負責。1 個經營發行部,近10 人,主抓出版社的發行,與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書商等聯繫業務。

(七)經營困惑

1、圖書的贏利方式只能靠發行,不如報紙既有發行又有廣告和活動等其他贏利方式,集團老總顧大不顧小,對出版社不會太重視。

2、全國出版行業競爭尤為激烈,圖書選題風險太大,而且發行銷售回款慢,市場份額越來越小。

3、圖書市場日趨複雜,民間書商變數較大,新批出版社要想在短時間內找準定位,衝破重圍,難度較大。

三、廣州出版社

(一)申辦特點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時被同時合併。

(二)申辦背景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於1998年,籌備之初,廣州日報社就向廣東省委宣傳部和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同時創建一個出版社。因當時廣州已有一家城市出版社——廣州出版社(1992年成立,副廳級),不能另批第二家,總署遂同意將廣州出版社劃歸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

(三)併入集團的優勢

1、經費優勢。廣州出版社被併入集團後,集團劃撥了至少460萬元運行費,另為廣州出版社職工解決10餘套低價住房,還專門為其辟出一間1000平方米的庫房存書。

2、欄目資源優勢。廣州日報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綜合性報媒之一,其中一些名牌欄目如“飲食健康”、“飲食男女”等,號稱有數十萬冬粉,出版社都可整合利用,現在各書店、書市的飲食、健康展示架上,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就占有相當數量的比例。

3、宣傳優勢。出版的圖書可以最低(20%)的廣告費予以宣傳,效果很好。

4、對外合作優勢。主要可讓合作者感覺出版社有強大的經濟靠山。比如出版社在競爭金庸先生的一本專著出著作權時,先生看中的就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整體實力,最後花落廣州。

5、發行優勢。廣州日報和大洋網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都擁有強大的發行網路,這也為出版社的圖書發行帶來了不小的便利,同時也節省了不小的發行成本。

(四)經營狀況

總署在出版社成立之初的限制比較嚴格,近年來逐漸好轉,目前主要以城市建設系列、生活實用系列和教輔系列為主。

xx年以前是起步階段,主要是面向市場。市場需要什麼就編什麼印什麼,編輯也以選題、碼洋論英雄;那幾年出版社發瘋似地出書,書出來後即刻發往全國各新華書店,最高碼洋達數千萬元。但市場是殘酷的,發出去的書要么銷不動,要么很好銷但又屢遭盜版,書店不是退貨就是懶款;民營書商更有不少無懶,有的甚至書銷完後即銷聲匿跡,追討無門。出版社一時出現碼洋越來越大,庫存越來越多的情況。xx年後,經營思路有了較大的改變,主要採取三三三一模式。第一是30%走市場系列。由編輯策劃選題,書出來後根據全國各地新華書店要數發書,一般要半年甚至一年多才能回款;第二是30%走政府機關係列。因為定位為城市出版社,便與廣州市各政府機關合作選題,定量印數,這方面的書印出後只賺不虧,並且回款時間較快,沒有風險;第三是30%走教輔系列。廣東是教育大省,廣州是教育大市,光廣州市就有100多萬中學生,這是一個大得出奇的蛋糕,誰都想爭著吃一塊。這方面的合作操作起來非常艱難,因為以前教輔類圖書一般都是指定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屬壟斷行業。經多次與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等部門的不斷協調,現在已能從中分得一杯羹。教輔系列的涉足對充實出版社的經營業務,擴大經營收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第四是10%與民營書商合作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