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考察報告範文3篇

xx英才學校位於xx市xx縣城西,始建於XX年,XX年成為魏書生教育思想實驗校。以中華傳統教育為德育依託,教育碩果纍纍,自建校至今連年獲得xx縣中考第一名,被河北省評為“明星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評為“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在此之前,一直有一些問題困惑著我們教育工作者:究竟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最能觸摸學生的心靈的教育?把升學率作為學校立校之本是唯一的途徑嗎?而現在,又是什麼高招妙計能讓一所僅建校十年的學校有這樣驕人的教育成果?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XX年4月24日由進修學校副校長王瑞富帶隊,屈亞非、王玉林一行三人來到xx英才學校,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學習。在考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帶著期待、帶著渴望、帶著肩負的責任,認真聽取了英才學校領導的介紹,並深入課堂與師生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現把我們所見、所聞、所感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走進xx英才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的橫幅,折射著xx英才學校的辦學理念。一進學知樓,弟子規巨幅橫匾、走廊牆壁上的圖片、格言、標語等無不給人啟示,讓人駐足思考,處處彰顯著濃郁的育人氛圍。

二、主要收穫

是什麼讓英才發展如此之快?

用xx英才學校校長張中山的話說:“xx英才學校發展的四個關鍵字:魏書生、弟子規、解放軍、細節。看似沒什麼關聯,但就是這四個關鍵字成為英才學校前行的理念,成為英才學校成功的法寶。英才學校開辦了十年,我是第四任校長,其發展是連續性的,就是因為英才用這四個關鍵字打造了英才特有的文化。”的確,根據我們與校方領導座談及一周來的現場考察學習,我們感悟很深,收穫很大。

1、管理、服務精細。

xx英才學校編印的英才學校工作手冊,從工作計畫到辦事流程均制定了科學而又嚴格的規章制度,做到各個部門處室、每個人職責分明。

xx英才學校學生德行教育的“七個一”:① 每天早晨一次誦讀(弟子規);②每天中午唱一次軍歌(午後第一節課前五分鐘);③每晚一篇“道德長跑日記”(晚自習下課前);④每天一小時特長活動(全面育人發展特長);⑤每周升一次班旗(爭做升旗班);⑥每“回家周”做一次孝親作業(感恩體驗);⑦每月一張消費清單(廉潔從教之一)。“七個一”里的每個“一”,都是細節;從“一”做起,就是抓住了細節,抓到了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處。如果只從大道理上講,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就缺少抓手,就把德育變成了“遠、大、空”;從“一”做起,就使德育成為“近、小、實”,讓學生可觀可感,可學可做,天長日久,好習慣自然養成。

英才人深刻領會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精髓,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具體的說是民主、科學。英才人用科學管理的態度,服務的精神,創設出和諧的教育,打造了英才的品牌。魏書生說:“教育就是幫助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英才學校,幫助就是服務,領導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學校為家長服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才學校特別重視服務者自身的品行修煉。xx英才學校校長列舉了教師的七大好習慣:①預案習慣。凡是活動必有預案,做預案之前必看上次活動反思,彌補漏洞,做足細節,創新預案,嚴格落實,達到“日畢”“日新”。②反思習慣。上課過後,教學反思;活動之後,管理反思;出現問題,原因反思;成功之後,經驗反思;人人寫工作日誌,人人寫工作反思,不貳過。③師表習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計得失,不計報酬;廉潔從教,不收財物,拒絕吃請;衣著得體,儀態端莊,穿校服,戴胸牌;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兩人為伍,三人成列;在走廊輕聲慢步,靠右通行。④禮儀習慣。員工見面打招呼,接待家長如貴賓,遇到客人問好禮讓、主動問詢做引領;接打電話講禮儀;就餐時不說話,保持桌面乾淨,吃完掛凳;工作場合以職務相稱;進入他人辦公室先敲門,輕推輕拉,不碰門玻璃。⑤守紀習慣。嚴守制度,執行流程;不在辦公場合吃零食;不在工作時間談論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在教學樓內喧譁;不帶手機進教室,開會關閉手機;搬動桌椅,輕挪輕放,用過之後,放回原處。⑥常規習慣。桌面整潔,桌下乾淨;案頭統一擺放桌牌、水杯、“五本書”;晚上拖地、消毒、上鎖,白天清掃保潔。⑦節約習慣。節約用電,隨手關燈,及時關閉用電器電源;節約用水,及時關閉水龍頭;節約糧食,不剩飯菜;節約辦公用紙,雙面列印;用品不積壓,申購以舊換新。英才教師的好習慣不僅如此,考察學習期間我們還發現教師們很多其他好習慣。如廉潔從教、按月及時給家長返學生消費清單、課前候課等,自覺自如。

在考察期間,我們接觸的學校領導和老師都是彬彬有禮,真誠待人,令我們感動。到處看到的都是教師們用真心真愛,真誠的為學生服務的場景,哪裡有學生,哪裡就有百般呵護學生的教師身影。該校注重細節的管理,服務的精細,“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在這裡得到真正的體現,這是英才學校的寶貴精神財富。家長把孩子放在這個學校上學,是何等的放心、踏實。難怪,目前全國有18個省市自治區的家長把孩子送到這裡上學。

2、打造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xx英才學校有學生踐行一日常規三歌:

號聲響 即身起 做內務 忙漱洗 被疊方 物有序 自己事 應自理;

……

晚自習 應抓緊 好時光 要珍惜 或複習 或預習 摒雜念 守紀律;

學生道德長跑日記參考十二問:我跑步了嗎?我禮讓了嗎?我彎腰了嗎?我感恩了嗎?我了解國家大事了嗎?我與高尚的人、高尚的書對話了嗎?我發現了哪些真善美呢?我做了一件什麼樣的好事呢?我的複習筆記整理了嗎?我預習新知了嗎?我的錯題集上還有錯誤嗎?捫心自問,今天的我比昨天優秀了嗎?

通過幾天的耳聞、目睹、親身感受,英才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都很到位。從升旗儀式、大課間、日常禮儀、內務整理、物品擺放、就餐程式、上課坐姿、聽課狀態、師生配合、認真作業、全心做事等方面,都能彰顯他們良好的素質。而我們感觸最深的是在餐廳。師生近兩千人就餐,他們井然有序的排隊、打飯、整個就餐過程鴉雀無聲,而且沒有浪費一粒糧食。所有這些都是亮麗的風景,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體現了“校園無小事,事事有育人”。

3、常規教學注重雙基紮實有效。

每節課靈活機動地貫穿魏書生的“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注重雙基教學,穩步提升教學質量,紮實有效。

在師資不很穩定等問題的困擾下,連年奪得xx縣中考冠軍,沒有老師們勇於奉獻、以校為家的英才精神和有效的教學手段是難以達到的,我們旁聽了《編寫提綱》的語文課,《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組》和《方案設計專題複習》的數學課,物理複習的習題課,雖然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是在注重雙基,抓知識點嚴密訓練方面,引導學生突出重點,找題眼,抓突破口,突破難點等共同特點得到了很好的展現,課堂上學生受到教育、獲得知識、得到發展;我們聽課受啟發、有收穫——更是享受。

4、家長學校拓寬了家校合作渠道。

為了開發親職教育這一寶貴的教育資源,xx英才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首先是實實在在地辦好家長學校,把家長委員會建到班級上,以提高家校的聯繫和溝通,提高親職教育能力,便於家長配合學校育子成人成才;其次是想方設法拓寬家校合作渠道,如家訪、學校開放日、家長會、家校聯繫卡、家校通訊、“家校手拉手共育英才”活動、請專家為家長做親職教育講座,為全校1600多名家長贈送《德育報:親職教育周刊》等等。這些活動對密切家校聯繫,有效地指導親職教育方法,提高親職教育水平,為學校的德育工作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考察學習期間,我們聆聽了《德育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張國宏為900多名家長做的親職教育講座,對家長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啟發。

5、特色課啟迪著每個學生的心靈

每周一節的國學課是xx英才學校固定不變的教學安排。以弟子規為藍本,涉及到感恩、勤學、修身等方方面面。一節《大樹》課讓在場的學生、老師們感觸很深,每個人都淚花盈盈。讓學生知道感恩、學會責任、懂得珍惜。老師動情的講解、身臨其境的演說,使聽者在靈魂深處引起共鳴。學生哭了,哭得那樣動情,學生們流下的是悔過的淚水,是洗刷過去污泥的淚水,學生們用晶瑩的淚水之花在心靈深處涅槃重生,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進取的動力。這一點讓我們感到教育的力量和塑造靈魂的責任。

我們聽完兩節國學課,在流下激動淚水的同時,回顧我們本地的教育,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教育已經迷失了方向,並且迷失了很久、很久……

在教育的新理念層出不窮,教育改革眼花繚亂,教育口號喧囂熱鬧、捨本逐末、逐漸失去本真的今天,教育家魏書生一再強調:守住!守住!!再守住!!!英才學校沒有追新風、趕時髦,真正堅守住了教育的根,並且深深的扎在校園的土壤里,扎在教師、學生、家長的心田裡。魏書生說:“每個人內心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裡面有豐富的教育資源。”英才人不但充分開發和利用了學生內心世界的教育資源,還敏銳的發現珍藏在其中的寶貴“筋脈”(上連幾千年中華民族的血脈,今連你、我、他),並智慧的把這根“筋脈”製成了“琴弦”,用它彈奏出美妙的交響曲,領導、教師、學生,無不受到感化,為之感動,報與感恩。形成了其獨特的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以學習踐行弟子規為突破口,開設了生動的特色課:國學課,電視課。師生學習踐行弟子規:早洗禮(誦讀、演講),晚反思(填寫道德長跑日記),假日行動(留孝心作業),成為美妙的“三步曲”,做到知行情合一,收到了神奇的效果。使老師的教育、教學,學生的學習、做事,都有了強大的內驅力。也難怪,這個學校自建校起從第一屆國中畢業生開始,連年中考全縣第一;在xx市舉行的初一初二期末統考中,全市174所中學,七門學科全市第一,其它學科都排在全市前五名;XX年教師節,建校才八年就獲國家表彰,受到政治局常委們接見,並躋身於全國500強,成為全國的名校。

影片《和諧拯救危機》裡面說:只有中國的《弟子規》能夠拯救世界,挽救地球不被毀滅。不說《弟子規》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力量,但是,我們堅信,《弟子規》一定能夠拯救一個人的心靈世界,使人變得更加“真、善、美”,世界由此變為和諧。

三、幾點啟示

1、德育為先,育人為本,促進高效,提高質量。

教育的一切出發點是育人,落腳點是育人,歸宿點是育人,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特色並繼承和發揚。結合實際,把德育工作做到適時、適度、作足、作細、作精,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適應高效課堂的內趨力,以人為本,創和諧教育。

2、用心工作,用智慧辦教育。創造性的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克服困難,辦讓領導放心、民眾滿意的教育。

3、辦學從調動積極性入手,尤其是調動教師發揚積極奉獻的精神,爭取社會大力支持、家長努力配合。去營造良好的教育外部環境、內部氛圍。

4、管理以有效為準。不論是教學的高效課堂模式,還是德育的細緻深入有效;不管是教師的培養培訓,還是學生的安全、全面健康、發展。工作不搞形式、不擺花架子,以有效、有實效、又高效為檢驗標準。

5、結合自身實際,要求從嚴、品味從高、工作從實、從細。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地特點的規範化創辦特色學校之路。

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事業的追求在於求真。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僅是在教書,更重要的是在教書的過程中育人、培養人。為師之人,當以“道德之德”完善自己,以“恩惠之德”施以學生。讓我們共同為中華民族教育事業大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

上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考察報告
學校考察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上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考察報告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開發研究所 李梅

一、發展過程

早在80年代初,一些國家駐滬領事館及駐滬機構就提出了外籍人員子女的在滬入學問題。為此,上海市教育局一方面給一些中國小(如市二中學、長樂路國小)下發了《關於各國駐滬領事館及駐滬機構人員子女就學問題通知》,讓這些中國小向外籍人員子女開放,使其插班就讀;另一方面,創造條件幫助外國領館及企業開辦國小,如幫助美國領事館在其館內開辦國小,通過以上措施,暫時緩解了外籍人員子女入學難問題。

隨著上海經濟的發展,投資環境的改善,來滬外資企業不斷增加。到1992年底,在上海的外資企業已有3500家,常駐人員7500多人。上述的插班就讀和小型的外籍人員子女國小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為此,市教衛辦與有關方面商定,於1988年提出了外國人士來滬投資開辦國際學校的構想,並通報各國駐滬領事館、三資企業及外國駐滬機構。美國駐滬領事館接到這一通報後不到一年,即於1989年3月21日照會市府外辦,提出開辦領館人員子女學校,即上海美國學校的要求。經市府外辦同意,上海美國學校於1989年3月31日在上海市教育局正式註冊,成為上海市第一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隨著上海城市“一個龍頭,三個中心”位置的確定,上海的人文教育環境、經濟投資環境、科技信息和政策法規等,都具備了足夠的條件。上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因此獲得了蓬勃發展。1993年,新增了三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日本人學校,上海耀中國際學校,上海中學國際部。

上海日本人學校由上海日本領事館開辦。該校租用徐匯區康健地區一所新建配套國小為教學點,開設年級從國小至國中,學生以日本學童為主。課程、教材、校歷與日本國內學校基本相同,教師全由日本文部省派遣。為解決日益增長的入學問題,日本文部省提供部分撥款,同時通過公司贊助和私人集資,建立獨立的校舍,擴大辦學規模。

上海耀中國際學校由香港耀中教育機構開辦。租借長寧區仙霞小區的一所幼稚園和古北新區學校為教學場所。開設年級從幼稚園至國中,學生以港、澳、台及外籍華裔居多。開展雙語教學是該校的特色之一,教學採用香港的英文學校模式,外籍和本地招聘的教師約各占50%,該校是目前上海入學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上海中學國際部由中美合資大千美食林有限公司出資,上海中學出場地、出師資,共同開辦。教學點設在上海中學內一幢獨立的教學大樓內,開設年級為初、高中,教學上集各國之長,結合中國實情精選國外優秀版本的教材,教師除聘用少部分外籍教師外,其他均由上海中學教師專任或兼任,學校管理也主要由上中來承擔。

1994年,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經上海教育局同意,開辦了上海宋慶齡幼稚園國際部。校舍利用宋慶齡幼稚園的部分教室。教學中吸收國外先進的幼教方法,每班一位外籍教師,另配備一位有學歷、經驗、懂外語的原幼稚園教師輔助。幼稚園內實行教師定期輪換在國際部任教的制度。促進了園內教師的語言學習,也給教師學習國外的教學方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直接機會。

到1994年,已經開辦的四所國際學校辦學規模都有了較大的發展。據1991年9月統計,上海美國學校學生人數發展到334名,教職員數53名,上海日本人學校學生人數176名,教職員數34名,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學生人數254名,教職員數79名,上海中學國際部學生人數67名,教職員數14名。這四所學校,辦學規模、辦學條件、辦學形式和管理,都初具成效。

1995年由德國學校董事會創辦了上海德國學校。以暫借龍柏飯店2號樓一個層面為教學點。該校開設年級從幼稚園至國小,教學上基本按德國的國內要求,教師全部是外籍。首次招收學生50名,同時以前開辦的五所國際學校的招生規模又較1994年明顯提高。其中上海美國學校學生人數473人,上海日本人學校學生人數229人,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學生人數585人,上海中學國際部中學生人數108人,中國福利會宋慶齡幼稚園國際部兒童人數60人。與此同時,法國學校已向上海市教委提出辦學申請。

由上可見,上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發展過程是:80年代處於醞釀和初步發展階段,89年建立上海美國學校。90年代初沒有較大發展,到90年代中期的93、94、95年,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93年一年內新增國際學校3所,94年再增一所,五所學校學生總人數發展到1500多人。隨著上海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國際學校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

二、管理辦法

1993年,上海市教育局、市外辦根據《上海市社會力量辦學管理辦法》和國家教委《關於國外機構或個人在華辦學問題的通知》,結合上海實際情況,提出了“關於在上海建辦國際學校的若干意見”。意見中,就國際學校的建辦原則與規範、審報程式、管理辦法等主要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隨後討論並通過了《境外團體或個人在滬舉辦國際學校的管理辦法》。該辦法共十三條,對意見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進一步規範和補充。

上海的實踐與立法,推動了全國的國際學校辦學實踐與法規建設。1995年4月5日,國家教委正式通過並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暫行管理辦法》,該辦法共二十條三十二款,對開辦國際學校的審請條件、審批過程、辦學方向、招生對象、聘任師資、場地、資金等問題作了較詳細的規定,是管理國際學校的重要政策依據和規範化的檔案。

三、辦學特色

六所國際學校的辦學各有特點。美國學校、日本人學校和德國學校本國特色較強。耀中、上中國際部和宋慶齡幼稚園國際部富有中西結合的特色。現主要以後一類學校為例介紹國際學校的發展特色。

1.管理體制

國際學校引進企業和私立學校的管理制度,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市教委主要負責每年學生名單和教職員工的註冊工作,一般不過問學校具體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同時市教委根據《關於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暫行管理辦法》對新開設學校進行審核。學校與政府其它部門交涉遇到麻煩時,市教委負責協調。

2.辦學方針與培養目標

國際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是學校作為不牟利的社會事業,追求教育的社會效益而非經濟效益。為此,國際學校確立了國際化、面向未來的發展方向。上中國際部以“博採人類先進教育之精華,吸取世界各國文化之精髓,傳授當代科學技術之成就,培養二十一世紀之英才”為總目標。

耀中教育機構的辦學方針是:“拓展教育新路向,接受時代挑戰,追求服務高素質;發展自我,回報社會,創造未來”。並在此基礎上,確定了分階段目標:

①嬰幼兒:在滿足其體能、靈性、智慧型、語言、情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並發展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興趣,包括對人對事的關心和信任,對知識的追求和對技能的掌握。

②中、國小:加強學科及知識性的學習,但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學會自重自愛、樹立責任感等為主要目標。

3.教學與課程

為求得與各國學制銜接,國際學校實行雙語、雙教材教學,以實現中西課程互補,多元文化融合。

上中國際部打破原有的年級劃分和班級授課制,採用小組和個體授課相結合的方法。國際部的學生每個人都有一張自己的課程表,學校根據每個學生和各科的不同情況,配備專門教師,進行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上,國際部借鑑美式教育的精華,融合中國教育之長,主課如數學、英語等,同時使用中、美兩套教材,力爭學生學得更精更好。

耀中國際學校的課程主要有:英文、數學、中文、自然、地理、歷史、美術、體育、戲劇、音樂舞蹈、運動、社區服務。

美國學校的課程:英語、語言藝術、社會學、科學、數學、美術、音樂、中文和中國文化、體育等。

日本人學校課程:國語(日本語)、社會、數學、理科、音樂、美術、技術、家政、保健體育、英語、中國語。

4.師資結構

日本人學校、德國學校以本國師資為主。上中國際部、耀中、美國學校,宋慶齡幼稚園國際部吸收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專業知識的中外籍教師任教。

上中國際部規定,在海內外挑選教學經驗豐富且具有專業技術和資歷的中外籍教師來校任教。教師上崗一律實行聘任制,聘期以一學年為單位,每年保持一定的解聘率。

5.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良好的服務管理

上中國際部有實驗樓、電腦房、電化館、影像廳、圖書館等教學設施,齊全先進。此外還有標準的田徑運動場、網球場、體育館、游泳池和溜冰場。同時還為一部分學生提供寬敞舒適的住宿,並配有專職的輔導員管理,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6.學校與家庭合作、研究與實踐結合

耀中確認家庭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學校很重視與家庭的共同配合。為建立多種溝通的渠道,鼓勵教師與家長的合作,達到學校與家庭同步教育的目的。耀中設有教研部,由具博士、碩士學位的專業人員負責,推行教育研究、課程發展、師資培訓、出版等工作。

四、問題與建議

1.由於歷史原因上海美國學校與上海日本人學校目前還是以駐滬領事館作為開辦者,如要求這二校確定自己的辦學“定位”,尤其是要定位為以外籍人員子女為招生對象,還將出現許多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學校的辦學與招生傾向於開放,中國人也樂於把子女送到國際學校就讀。那么有沒有可能依照一定法律,允許國際學校向中國人子女開放?這是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探索的問題。

2.對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里的中國教職員工,其人

歐美高等學校道德教育史考察報告
學校考察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歐美高等學校道德教育史考察報告

一 在12世紀前,整個西方還沒有現代意義的高等學校,但是,從事高等教育的學者與機構早在古希臘就有了,如蘇格拉底、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及其創辦於公元前392年的教授雄辯術的學校,柏拉圖及其阿卡的米學園(Academy)等培養哲學家、統治者的哲學學校;同時,也有為教士與醫生開辦的專業學院或學校,如為希波克拉底及他的醫術開辦的伊斯奇勒斯醫學寺院等。在這些高等教育機構,特別在那些哲學學校或學園中,道德教育從一開始就被作為其重要目標甚至核心目標。在蘇格拉底看來,教育的目的就是學會“應當怎樣做人”,“敦促你(人)們專心向善”以“努力成為有德行的人”;在柏拉圖那裡,“如果你問什麼是教育的用處,答案是簡單的——造就好的人,而好的人就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謂“德行”指的就是中庸、勇敢、自製、公正、守法、友誼、溫和等等。 這些雅典的哲學學校,特別是柏拉圖的阿卡的米學園、亞里士多德的學園以及稍後的“類似學校”對於中世紀大學的產生、形成與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樣,古希臘高等教育機構中對於道德教育的重視傳統也在中世紀大學中得到了繼承和發展。當然,同古希臘哲學學校與學園中學者在道德問題上的非政治性與非宗教性傳統有所區別的是,中世紀大學中的道德教育在其發展過程中從原先的世俗化慢慢地向宗教化過渡;在其中,羅馬帝國晚期的基督教思想家與教育家奧古斯丁的“原罪說”、“禁慾論”與“靈魂不死說”對於道德教育的進一步被加強及其宗教化過程起了極重要的作用。在以後的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與工業革命各個時期直至19世紀後期,道德教育在歐洲高等學校中的重要的或核心的地位基本上沒有動搖過,所不同的只是各個歷史時期中高等學校在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務與內容中有性質的改變。 在美國,哈佛大學及其他最早建立的大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具有堅強信念與正直品性的部長與城市領導人”;所謂“道德”或“品性”就是美國化的、世俗化的清教徒道德規範,當然也有一些啟蒙思想混和其中,具體地說有節制、緘默、秩序、真誠、公正、中庸、寧靜、謙遜、貞潔、堅強、節儉、勤奮、惜時、清潔等等道德規範。在18世紀,大學是通過《聖經》的學習與道德哲學課及其他措施來培養具有如傑弗遜所說的“具有才智與美德的優秀人物”的;這些人將成為政治家、律師與法官以及其他專門人才,由於他們具有的才能、特別是高尚的德行從而成為“公共利益與個人幸福得以保障的支柱。”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在那裡,布朗大學的校長弗蘭西斯·威蘭德曾說:“在年輕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目的是道德品性的培養”,這句話代表了他那個時代的所有大學校長的共同看法。在具體的教法上,除了學習《聖經》與道德哲學課外,還有一種哲學研究課,由於大學與學院基本上成了教會的侍女或附庸,這種哲學研究的目的首先被規定為把所有知識連線成一個整體以合乎理性要求、調和科學與宗教的矛盾,或至少阻止科學對於宗教信條的削弱。此外,這種哲學研究課也要求教授那些對學生個人生活與專業活動有用的道德誡律,並使之運用於學生行為中。在教材方面,哲學家與教育家們還寫作了許多“道德科學”的讀本或手冊,在其中,從私人道德到公共哲學與公民美德各個方面的誡律與規範都以明了、簡潔的教條式組織成一個系統的整體;要求學生掌握。在當時,大學當局還通過宗教活動、教會服務活動、校長與教授的演講以及其他各種活動去促使學生過虔誠敬神、正直高尚的生活;大學當局也制訂一系列規則支持上述道德教育目標,這些規則又由罰款、記過、甚至在必要時開除學生的方式來強制執行;在其中,教師對於規則的執行起著重要的監督與管理作用,有些大學的校長們甚至在助手的幫助下給學生的道德品性打分數、評等級,並將其與學生的學術成績聯繫起來作為評定學生的主要標準。此外,大學當局十分強調教師的言行在大學生道德教育與道德發展中的“榜樣”作用。許多大學認為,教育者個人的品性是學生道德成長中最大的影響因素。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詹姆斯·麥考什則同每一個申請做大學教師的候選人親自談話以了解他們的宗教信仰;稍後的另一位校長則說,他寧願選擇一個紳士而不是一個學者(如果這個學者的道德品性不符合他的要求的話)來做大學教師。在哈佛大學,有名的艾略奧特,校長雖然非常強調學問與研究的自由,但仍然很重視教師個人的道德品性。對於這種情況,教育哲學家威廉·弗蘭肯納在《道德教育的哲學考察》一文中曾作了歸納:“根據傳統的觀點,各種道德規則或價值和由此而來的品性應通過教育的而非法律的途徑灌輸給個人。那些教育途徑不僅訴諸說理,也求助於培養習慣、運用獎懲或褒貶手段、採用規勸、榜樣和問答教學等不同形式的灌輸性方法。”總之,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最初幾年,高等學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這一傳統一直沒有發生過根本性的改變。 二 但是,從19世紀後期,20世紀初葉起,這種情況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從表面現象看,首先是19世紀末高等學校中道德教育的開展變得越來越難,然後是20世紀初期逐漸的忽視,最後是在20世紀中期,道德教育在高等學校中的實際消亡。發生這種變化的根源概括地說是:科學、特別是進化論、新物理學與新哲學的發現與發展對於宗教及其道德價值觀的懷疑、批評與否定;工業與經濟的發展對於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的衝擊;現代城市的興起、擴大及人口的增加與流動對道德價值觀念及高等教育的衝擊;社會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變遷與高等教育的發展變化對於道德與道德教育所產生的影響等等。具體地說,在上述社會變化與發展中,原有的宗教教條與道德價值、規範與新的社會狀況的矛盾不斷產生並擴大,新的道德問題不斷產生,而解決上述矛盾與問題的新的道德價值觀念尚未產生,或尚未發展到舊的道德價值觀念體系在那個時代所具有的權威性與指導作用那樣的程度。在這種新形勢下,舊式的大學校長與教授的布道式的說教越來越顯得過於簡單化、教條化並落後於時代,與學術精神相背離;舊的哲學研究課、道德哲學課、倫理研究課等慢慢演變為純理論性的、抽象的道德學課,只講解或澄清倫理概念的含義,分析道德推理的邏輯與結構,比較各種倫理體系而不涉及真實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不涉及學生的具體生活與日常言行,原先的規範倫理學及道德教育課變成了元倫理學課;同時,因為新時期的理智主義的學科訓練傾向與功利主義的職業定向的課程的興起,公民教育的目標與課程不再被大學師生及社會所重視,大學校長與教授對於學生的言行不再象過去那樣過問;學校對於紀律、規則不再那么強調;學生的品行不再象過去那樣被評定,甚至在教師的選聘上也不再強調個人的品德與宗教信仰;教授們只對評價學生的學術成績負責,道德與行為問題則被留給系主任與有關的專門管理人員,而後者實際上不再真正關心學生的品行問題,而將注意力放在一些非道德領域的日常事務上,從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看,理智訓練與品德培養第一次在高等學校中被分割開來而出現了“兩張皮”的狀況。對此,托夫勒也正確地指出:“由於工業革命的浪濤衝擊了古老的價值結構,新的情況要求新的價值,教育者便對此退避三舍。作為對傳統神學教育的反動,‘教授事實並讓學生們自己做出決定’被看成了進步的東西,文化相對主義和科學中立化取代了傳統價值的主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高等學校完全停止了道德教育)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 當然,一些明智的大學校長、教育家與思想家們即使在這個時期也未放棄過復興道德教育的努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45年的《哈佛報告》——《自由社會的普通教育》。論文認為,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不僅是社會發展與人類接受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大學的重要責任。《哈佛報告》指出:“大學必須停止它對於寓於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與理論科學中的價值問題的忽視,大學應相信蘇格拉底的教導——善的知識將會導向善的德性。”隨著大學重視普遍教育的運動在整個歐美的展開與發展,高等學校對於道德教育又重新給予重視,各種有關人類道德價值的學科被開設、恢復、發展與加強。但是,即使在當時也還存在著一些重要的難題:應該在課程中規定多少比例的道德教育或公民教育的內容?如何將公民教育或道德教育的內容壓縮編制到“核心”課程中去?這些具體而又重要的問題都沒有一個較好的解決辦法,人們只是限於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的呼籲與匆促地設立許多有關道德教育的課程,卻沒有深入系統地考慮道德教育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問題。到了60年代,由於蘇聯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及美國頒布《國防教育法》的影響,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理智主義、科學主義傾向在歐美國家的大學中瀰漫開來。人們認為,民主社會的保障是產品的多少與核武器的數量而不是個人的道德,因此,高等學校中的道德教育又很快從改革的幕前退到了幕後,普通教育運動只給道德教育帶來短暫的光輝,道德教育再一次被人們看作是高等學校中的“軟”領域而備受歧視與冷落。 三 但是,從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高等學校中對於道德教育與公民教育的忽視或取消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從60年代起,歐美已開發國家普遍發生了激烈的社會動盪與社會變化。民權運動、婦女權利運動、越戰問題、大學學潮、環境保護運動不斷發生,水門事件、賄賂、貧困、墮胎、吸毒、同性戀、安樂死、試管嬰兒、用病人進行醫學試驗及殘疾人權利等直接涉及道德與價值問題的事件與難題,以空前強大的壓力出現在每一個公民與公共機構面前,並要求人們就此作出判斷、選擇與行動。然而,一方面由於傳統價值觀念的崩潰與傳統道德教育在各級教育機構、公共機構中的衰落,另一方面由於在社會上還沒有或者說不可能出現一種可讓人們拿來解決如此眾多複雜的道德與價值問題的靈丹妙藥,即一整套明確、固定與普通的道德價值觀念或道德規範體系。這樣,一方面是社會機構與公眾在這種社會變化與道德困境前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是他們的道德素質或水平的迅速下降。正是在這種狀況下,教育界、公眾與公共機構開始意識到道德問題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並呼籲要加強黨校、特別是高等學校中的道德教育。蓋洛普民意測驗機構曾在1975—1976年度作過一個調查,其結果表明,在美國,有2/3的人認為,學校應在學生的道德發展方面承擔起重任。在歐美已開發國家,幾乎有一半人口受過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本來,這些人在大學受教育的時期也是其發展道德品性與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但是,大學生們的道德與價值觀狀況怎么樣呢?一方面,由於傳統的教會與宗教教義對於高等學校與大學生已失去控制與影響,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念不再為大學生們所接受,在道德與價值領域,“上帝死了!”,那么,在複雜多變的新的社會生活與道德價值問題面前,“青年學生們到何處去尋找諸如關於宇宙、社會關係等難題的答案呢?”另一方面,青年大學生們在道德品性與價值觀問題上的實際狀況是令人擔憂的。有調查材料表明,大學生們承認,在過去的30年中,大學生們在課堂有過作弊與欺騙行為的人數比例在明顯增長,大學生們越來越缺乏利他性,越來越專注於利己目標;在過去的15年至20年中,大學生們越來越希望自己“有很好的經濟狀況並使個人獲得別人的承認”、“擁有支配他人工作的職權”;相反,對於政治事務、參與社團活動計畫與改善環境的活動的興趣越來越低;在最有能力的大學生中,只有5%的人預備將來選擇在政府部門服務,在各項選舉活動中,18—24歲年齡組的學生參加選舉的人數比例持續下降,而且其下降速度比任何其他年齡組要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要求在大學建立一種“健全的道德教育”,以幫助大學生選擇更高的道德標準、對團體與社會具有更大的公民責任心。有人指出,在道德與價值領域,“當我們失去了熟悉的路標,即使是有疑問的路標,我們還是會感到不安。世襲秩序的解體和已有權威的消失只是由不穩定的自願機構的紀律代替了。”這些不安和疑問如何消除呢?“我們必須轉向大學,它們是一種世俗化的教會。” 於是,從70年代初起,大學又開始了對道德問題與道德教育問題的重視。首先是一些道德哲學家、神學家、法律教授和社會學家發表文章討論各種實踐中的倫理問題;後來,有關個人生活與專業行為的倫理問題的課程出現在大學與專業學院的課程體系中,如醫學院中設定醫學倫理學以討論墮胎、安樂死、病人醫學試驗與試管嬰兒等問題,在行政管理學院討論政治界的醜聞及其涉及的道德問題,在商學院討論商業中的欺詐等問題,在工程學院中討論工程帶來的災難問題,在新聞學院中討論新聞中的虛假報導問題,在法學院討論水門事件等問題;美國律師協會曾要求法學院系的主任們將專業責任心的教育作為律師資格教育的要求之一。在大學與學院中,實踐倫理學與道德推理課程已逐漸滲入本科生的課程體系。以美國為例,在70年代後期,全美大學中這類套用倫理學課程已超過1000種。在德國大學的醫學院、法學院等專業學院中也普遍設立了各種專業倫理學或套用倫理學課程。從性質上看,這種課程同20世紀初葉前的道德哲學課、哲學研究課的目的與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與此同時,大學還採用或創造了一系列道德與公民教育的措施與活動,如指導學生制訂行為規則並公正地執行規則、指導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服務)計畫,採取一系列措施改善與創造大學的道德環境及其道德標準與道德氣氛等等。這些措施與活動取得了一定的結果,但也引起了如倫理相對論與灌輸等重要問題;而且,從學生道德發展的角度看,其結果也不十分理想,1986年的美國教育部長貝內特在哈佛大學的演說中甚至說:“在形成學生的道德辨別力的責任方面,我們的大學與學院做得怎么樣呢?除了極少數學院——大多數宗教與軍事學院外,高等學校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什麼作為的”。1989年,卡內基高等教育委員會的報告則指出:“在美國高等教育的幾個目標中,‘培養公民的普通教育’顯然是最不成功的目標”。

教師赴外地學校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2024年學校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xx中學之行,本人感觸良多,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要打造高效課堂,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應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堂是我們教師掌控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原有的陳舊教學模式、落後教學方法,嚴重阻礙學生思維的開發,嚴重阻礙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有鑒於此,本人xx中學之行,感覺課堂急需改革,感覺教師需要轉變思想。

轉變三種思想。一是信任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行很棒,改變以往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思想,不給學生任何機會。二是主體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是主體的作用,教師圍繞學生轉,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一節課下來學生的一切權力被剝奪了。三是開放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交流,發表不同意見,改變以往教師一味求標準答案,唯一答案,從而限制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從xx的課堂中,不難看出他們的學生千奇百怪,層出不窮,思維活躍,表達流暢。

改革三種模式。一是座位編排模式。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都喜歡按橫縱的一定順序排座,xx中學學生的座位是分組坐,沒有固定格式,大大方便了學生的交流機會,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討論空間。二是講課模式。今天大多數老師都採用老師講,學生聽的,一節課只聽見老師的聲音,學生都啞口無聲。從xx中學課堂中,不難可看出老師不易找到,即使看見老師在講,也只不過講基本概念、定義,時間不超過十分鐘。三是評價模式。真正使教師及學生從“應試教育’中擺脫出來,全身心的投入到素質教育上來,一改以往的”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樹立三種理念。一是樹立把時間讓給學生的理念。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擺正自己的位置。45分鐘的課堂只有不到十分鐘屬於你,不要全堂包辦,目中無生。二是樹立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樹立學生是上帝的觀念,讓各個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只在課堂中適時點撥,指點迷津。從xx教學中,不難看出整節課基本上學生自己在講台上講,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及看法。三是樹立把自由還給學生的理念。不要要求學生一個步調、一個版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中輕鬆的翱翔。

培養一種習慣。提前預習,抓緊時間,完成教師的導學案,敢疑好問的習慣。教師上課一天前,要拋出導學案,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解決問題。做到“兩個本子”,“兩種筆”,成果展示有韻味,評價體系挺嚴厲,扣分一桿就到底。

解決一個難題,達到一個目標。全體教師振奮精神,要有一個高昂的精神風貌,立足講壇。這是一個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上下齊心,同舟共濟,必須吃得苦中苦,必須有得力的獎懲措施…否則…達到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總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學習xx,轉變思想為首位;培養習慣須毅力,打破常規要時間;提高質量是目標,上下一致過難關;循序漸進課改路,冰凍三尺幾日寒。

相關文章:
赴唐山英才學校教育考察報告
學校領導赴國外考察學習報告範文
赴省著名國中學校學習考察活動的考察報告
學校領導班子參加實踐考察活動情況報告
教師赴外地學校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學校領導班子走訪名校考察報告
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管理運行情況的調查報告
“3A”學校評估的自評報告
赴浙江信息工程學校考察感悟
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抓好黨建工作——赴雲、貴兩省教育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