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考察報告3篇

年10月21日至24日藍捷主任率副主任黃斌、黨政辦副主任賴華江赴廣州、天津開發區學習考察天津開發區經國家商務部組織對國家級主要開發區進行綜合評價連續七年位居榜首而成為中國開發區代表廣州開發區則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組日程安排非常緊張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區與國家級頂尖開發區也無法參照對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借鑑可增強危機感少走彎路並樹立開發區發展信心

一、由小而大奇蹟

1、經濟高速發展

天津開發區1984年創建時劃了一塊鹽鹼灘產值僅為塘沽鹽廠500萬元至1994年產值已達149億元增長了2760倍年平均增長率為85%真正成為天津市經濟新增長點XX年產值達1000億占天津市總產值40%每平方公里創造80億元產值差不多再造一個天津XX年天津開發區在累計開發土地37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28平方公里、生活區9平方公里)面積上實現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249.47億元gdp445.23億元財政收入93.0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6.57億元全區人均gdp2.3萬美元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在經濟總量達到相當規模後仍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廣州開發區1998-XX年gdp年均增長27.69%高出母城廣州市13個百分點廣州開發區計畫到XX年工業產值達1700億元gdp600億元人均gdp4萬美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表1:主要經濟指標(億元)

指標

開發區 國內生產總值 工業總產值 財政收入

90  99年 XX年 90年  99年  XX年 93年  99年  XX年

天津 2.5 208.45 380.09 7.81 608.55 1031.24 4.36 32.66 80.32

廣州140.94 242266.66 548 4.34 32.89 67

開發區與一般城市工業發展道路完全不同它不依靠自身積累逐步發展而形成注入式高速發展態勢迅速成為母城經濟成長極開發區特有注入式高速發展主要特點:一、土地開發及工業運行支持系統(如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等需要集中注入二、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外力形成工業投資注入三、從長遠看可形成良性循環投入--產出投資注入形成超常規工業發展後勁

2、規劃面積擴大

隨著開發區項目增多經濟高速發展初創時劃定一小塊面積已無法滿足開發區需要天津、廣州開發區規劃面積都不同形式進行擴充了

表2:天津開發區區域演變面積:平方公里

武清縣逸仙工業園:10

初始面積:33+西青區微電子工業區:10+西區:48 現有規劃面積:136

漢沽區化學工業區:30

84年 XX年XX年

表3:廣州開發區區域演變面積:平方公里

廣州高新區

初始面積+二期+三期(永和鎮)+廣州保稅區現有規劃面積:213

6.6   7  37.57  廣州出口加工區

84年  93年  93年 XX年

三期即將永和鎮劃入三區劃入四區合併時為將四區聯為一體將相連處鎮、村成建制劃入鎮劃入後即改為街道辦事處

另據了解青島開發區與所在地黃島區合併面積由原批准80平方公里變為220平方公里北京開發區由初始23.5平方公里擴大為50平方公里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由初始18平方公里擴大為現在88.6平方公里全國各地經國家、省正式批准開發區都在進行擴大“區土”運動目擴大吸引資源和支配資源空間擴大區域經濟活躍和產業結構調整能力開發區有一個適度規模規劃面積有利於形成吸引資源和支配資源空間增強區域經濟活躍和產業結構調整機會全國開發區“擴土”運動另一重要因素從可持續發展戰略角度經濟系統脫離社會系統和人文系統支持和相輔相成非均衡發展難以持久珠江三角洲城鄉一體化已經沒有工業園、農村、城市 界限開發區無一例外地走城市新區道路不但有助於總體發展環境完善整合資源支配空間而且能立稈見影地分擔企業外溢成本但過早地走城市化道路最直接顧慮承擔巨大社會成本

黃金開發區在兩個省級開發區合併並將相連行政村、鎮劃入而成國內開發區走過一般成功之路只我區經濟總量未達到相應發展水平將城市郊區劃片整合設立新規模意義上經濟開發區有利於贛州整體規劃前瞻性一步到位在開發區這一微縮社會和經濟試驗實體迅速形成工業產業聚集並以工業化為贛州城市化發動機促進大贛州工業化、城市化協調發展

開發區作為一個城市開放及現代化標誌全國各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幾乎都直接冠用所在地城市名黃金開發區作為贛州經濟功能區建議改名為“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即展示開發區建設新贛州重要組成部分也避免“黃金開發區”與金屬“黃金”有關而產生歧義

二、有明確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 

經濟開發區中國對外開放組成部分在開放城市劃定一塊較小區域集中力量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創建符合國際標準投資環境通過吸收利用外資形成以高新技術為主現代化工業結構成為所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重要區域作為第一批批准14個沿海城市經濟開發區當時我國繼5個經濟特區之後對外開放第二層次發展到今天我國已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全面對外開放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已有104個(經濟開發區51個高新區53個)省級開發區有1000多個省以下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2586個XX年7月以來國家開展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撤併整合了2046個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任何一個開發區如沒有自己功能定位形不成自己特色不能成為當地經濟新增長點就不能成為經濟開發區就會被清理掉天津開發區目標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港口大都市標誌區廣州開發區目標成為華南大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製造業產業帶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主要基地最適宜投資創業和生活居住綠色生態新城我區功能定位、開發重點、主導產業規劃、負債評價等重大問題也應策應“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戰略而儘快制定科學發展依據

三、管理體制

1、高管制授權安排天津市、廣州市人大都頒布了《經濟技術開發管理條例》在法律上確定了開發區管理機構地位和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當時天津市人大在頒布開發區條例同時對開發區啟步之後將面臨重大問題--土地有償出讓和轉讓、外商投資企業註冊登記勞動用工三個關鍵方面同時立法這四個地方性法規被稱為開發區立區“四個支柱”並以此為根據逐漸制定出40多個區域制度、規定形成了一個完備開發區法規體系天津、廣州開發區在產業投資量審批城市規劃、土地管制、環境管制、工商管制等方面都具有省一級權力在中國開發區協會我們了解到省一級開發區都相應享有地市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2、高度精簡機構高級別幹部配製都設黨工作委員會、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開發區投資開發總公司為正廳級設定實行高級別幹部配製廣州開發區黨委、政府、企業三位一體制內設12個部門每個部門都多個機構一套人馬並增掛牌子為黨政合一設定主要職能部門為辦公室、組織部、教育局(衛生局)、監察(審計局)、政研室、經濟發展局、規劃建設管理局、計畫與科技局、財政局、綜治辦等行政編制(四區合一後)為219名中層幹部(內設機構正職為廣州市副局級)由開發區任免、報市備案

機關實行公務員和政府雇員兩種身份雇員實行聘用制待遇實行包乾制在機關實行未位調整制將年終綜合測評各部門排在最後一位調整到公司或其事業單位工作

廣州開發區在全國開發區管委會中率先執行iso9001國際管理標準執行行政過錯追究制防止“低效”和“不良”行政行為發生建立合理程式流和信息流提高機關運作效率建立檔案化、規範化管理框架實現合理、簡便、科學、高效運作管理以財政收入比XX年廣州開發區財政收入67億元即用4倍於我區人員創造了167倍於我區財政收入

廣州開發區堅持“招商引資重中之重”、“項目就生命線”對企業採取“貼身”服務即對重點入區企業指定一名中層幹部脫崗專門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實行限期辦結一站式服務紀律懲戒工作作風投訴等制度制定了較完善法規規章體系保證了開發區為投資者創建一流服務環境

天津開發區黨工委、管委、總公司系統分設、職責明確並實行聯席會議制黨工委系統設有辦公室、組織部、紀工委監察室等8個部門管委系統設管委辦公室、發展計畫局、建設發展局、經濟發展局、財政局、勞動人事局、科技發展局、環境保護局等部門行政編制328名

天津開發區提出“仿真”服務理念即以國際上最佳投資環境為參照物模仿創造“一切為了企業、一切為了投資者用最好服務、最好環境、讓投資者獲得最大回報”企業發展平台

南開大學在天津開發區創辦了“泰達學院”培養高層研發人員區內還創辦了一所套用技術學院為外企培訓輸送低層管理人員和操作工

3、超級財政稅收安排一中央財政將一定年限開發區新增稅收全部返還所在城市用於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二對外商生產型企業所得稅實行優惠天津開發區利用第一條優惠前15年得以籌措40億元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4、體制運作創新和高自由度開發區可在高授權之內調配人員、財力、土地、制定相關法規和區域政策內部機構設定、領導分工等方面也與一般行政區域不同而保持高度創新和靈活性

四、開發模式

開發區初期啟動大都靠銀行貸款進行載體開發取得土地出讓收入再將收入投入開發並結合稅收進一步投入開發形成滾動發展天津開發區以總公司為主體在1985年到1988年借國家貸款3.7億元初步完成3平方公里起步工業區和1.2平方公里生活區建設實現了開發區起步形成“借貸開發”模式1989年到1992年總公司將土地費和財政收入兩部分資金共6.3億元捆綁使用用於區內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土地4.4平方公里進入第二步“捆綁模式”從而“滾動”起來了從1984年到1999年15年間總公司累計完成投入40億元開發土地24平方公里天津開發區1990年提出了“1•2•3”模式開發投入--產出比例關係即投入1元人民幣基礎設施投資引進2美元投資產出3美元產值每平方公里綜合成本約為2億元人民幣那么就決定了吸引外資標準每平方公里不低於4億美元(每平方米投資毛密度400美元以上)企業達產後每平方公里年產值不低於6億美元(50億人民幣)這成為天津開發區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土地最低要求也引進項目質量參照標準

五、市場機制招商引資

天津、廣州開發區行政管理機構中均沒有專門招商機構廣州開發區主要依託各直屬總公司為招商服務機構充當了政府招商主力軍開發區按招商成果(以註冊資本為標準)以適當比例給予項目扶持資金即解決了占用有限開發區行政人員招商影響管理、服務職能履行問題同時又解決了國企各公司出路完全按市場規律招商極大地釋放了招商積極性提高了招商效果XX年廣州開發區提出項目引進和企業籌建“1•2•3”工作目標即年均1個工作日引進一家企業2個工作日有一家企業開工建設3個工作日有一家企業投試產廣州開發區對招商項目技術檔次和資金密度有一個門檻即原則上新建項目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貢獻率不低於35%項目投資密度在西區:>350美元/m2,東區:>250美元/m2永和經濟區:>150美元/m2

天津開發區按照項目工作一體化思路建立集多項職能於一身工商行政機構形成了集政府審批、執法認可、管理服務多種職能為一身一站式服務開發區工商局為了構築開發區招商引資競爭優勢在傳統“三通一平”硬環境基礎上提出了涵蓋科學化、系統化、人性化服務、管理軟環境建設要求“新九通一平”概念即信息通、註冊通、配套通、物流通、融資通、人才通、市場通、人脈通、服務通“一平”建立綜合社區平台

表4:累計利用外資、引進項目情況(截止XX年6月)

項目

開發區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引進工業企業(個) 引進全球500強企業投資項目數量(個)

天津開發區 204 3651 81

廣州開發區 97.65 503 78

六、形成主導產業

天津開發區XX年全區電子通訊、機械製造、醫藥化工、食品飲料等四大行業共完成工業產值942.85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91.4%主要又以摩托羅拉、三星、本田、頂新等一批大型企業為支柱

廣州開發區則以化學原科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食品製造業、金屬製品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六大產業為主導XX年完成工業產值426.61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78.85%

開發區以主導企業為龍頭形成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迅速形成產業集聚工業高速發展成功之路

七 、工資制度及分配方式 

開發區都注重探索建立與開發區經濟快速發展相適應工資激勵機制積極倡導開發區“開拓、求實、廉潔、效率、文明”敬業精神並以利益槓桿推動創業精神工資體制大體為:工資部分+獎金部分+福利部分

1、工資部分

基本工資都執行1993年以來國家規定公務員職級工資制工資部分中其餘部分為各類開發區補貼如天津開發區設立了住勤補助、開發區津貼、教育津貼等教育津貼每人每月150元不再報銷學歷進修費用對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再給予一次性補償即解決了將教育經費集中到幾個人身上引起不公平及無效教育問題又減少了有關部門核算報銷教育費用工作量

2、獎金部分採取目標責任考核形式既對個人崗位責任進行考核又對開發區各項經濟指標進行考核即與開發區快速發展相適應又體現了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促進各項任務完成使職工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3、福利部分在一些重大節日發放一次性補貼作為職工福利還為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勞保等

對各種福利、費用實行貨幣化成為發展必然趨勢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加快國家對各種福利政策實行了改革天津開發區已對住房、著裝費、通訊費、取暖費、勞保費實行了貨幣化並正探索交通費、辦公費貨幣化方式

4、區財政為全體員工上繳社會保險天津開發區每年還拿出基本工資總額10%用於建立補充養老保險

5、廣州開發區對直屬國企經營者採用了年薪制

從意識形態創新,建立物業管理核心價值體系-赴深圳、廣州考察報告
廣州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從意識形態創新,建立物業管理核心價值體系-赴深圳、廣州考察報告 

從意識形態創新,建立物業管理核心價值體系

----赴深圳、廣州考察報告

年 5 月 28日至31日,由徐匯區房屋土地管理局副局長羅鵬翀領隊,“雙十佳”物業小區經理和房地辦負責人等一行 18 人赴深圳和廣州進行了為期4天的學習考察。

深圳作為我國物業管理的發源地,考察期間通過看現場、聽介紹、提問題、談體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參觀、學習、交流,並於5月30日上午在深圳中海華庭小區進行了一次探討會,就如何加強對物業公司管理、完善物業公司的運營機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深圳、廣州兩地的物業管理的成功經驗,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啟示和借鑑作用,現對考察成果進行提煉和總結匯報如下。

一、深圳和廣州物業管理基本情況

(一)、建立合理業主委員會組成監管管理機制

一是由各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成立及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 

二是由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站或社區居委會負責業主大會的成立及首屆業主委員會的選舉工作,指導監督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並處理物業管理與社會管理的相互關係。

三是由物業主管部門、政法委、維護辦、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站或居委會、派出所、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企業組織聯席會,聯席會由街道辦事處召集和主持,主要協調解決物業管理中的疑難問題。

(二)、注重綜合管理推動物業產業發展

1、加強物業管理從業人員培訓。深圳市專門設有房地產和物業管理進修學院,為上崗培訓和繼續教育創造了先決條件,學院每年不斷循環組織物業管理人員培訓,新的物業管理政策法規和物業管理理念不斷從這裡輸出,提高員工的個人,進而管理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益得以提高,最終樹立了良好的物業管理形象。

2、企業文化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企業的價值觀和成長的方向。如中海集團這樣的大公司,物業公司領導決策群並不閉塞,通過按期走訪小區和員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聽取員工意見和收集小區信息;然後再以“頭腦風暴”式的方式進行匯總,從而進一步完善了物業企業的管理機制,形成一種團結奮進的工作環境、寬鬆和諧的人際環境、創新向上的學習環境,從而增強了物業企業的凝聚力。

由於物業管理涉及的面很廣,每個員工都成為了企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從觀念上成為了企業“鏈條”中的一環,上行下效,使得企業在一種良性的機制中提供給員工實現自身價值的舞台,得到迅速的發展和壯大,更使得員工在工作上更加有了一份責任感。

(三)、全方位、多角度解決物業收費問題

深圳市物業平均收費率達98%,這也是令我們每位考察成員非常羨慕的一個指標,主要通過以下五方面實現。

一是通過各種媒體加強對物業管理的宣傳力度,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業主對物業管理的消費意識,以推動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

二是要求房產開發企業與業主簽定的《物業服務契約》和《業主公約》內容必須明確到位,避免糾紛的發生。

三是公開服務項目,定期公布物業企業收支情況,敢於打破服務標準的約定,適時得提供給業主超值、特約服務。

四是業委會起到群體自治作用,協助管理公司搞好管理,業委會成員應帶頭交納,不能拖欠,也不能領導業主集體拒繳或組織上訪。

五是與業主進行必要的交流、溝通,對惡性欠費的業主要通過法律訴訟程式,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先進的服務理念和意識形態

(一)、業主委員會“三級管理”模式

依據“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原則,深圳規定業主委員會的選舉與日常工作劃歸到社區工作站或街道居民委員會,首次業主大會的籌備組由街道辦事處牽頭成立,籌備組由社區工作站或社區居民委員會、物業的建設單位代表各一名,業主代表三名組成,組長由社區工作站或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擔任。這種市、區主管部門、街道辦的“三級管理”模式有利於業主(也是居民)與社區的聯繫與小區管理的協調,實行物業管理與社區建設的有機結合。

(二)、物業企業參與開發項目建設全程模式

物業企業提早介入項目建設過程,可以從業主、物業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減少目前象上海許多商品房開發前期遺留的諸多問題。如中海物業在項目總平面規劃設計已駐場,商務部在新開發樓盤為中心,半徑1公里內進行調研,採集業主意見,分析定位後輸入資料庫,為項目的開發提供基礎資料,提出的關於小區規劃、設計和建設等意見或建議,把開發建設中的先天不足反映出來,貼近業主和使用人的實際要求,以防患於未然,尋找出物業管理和開發建設中結合點。深圳物業管理前期介入,既促進了開發建設項目質量的提高,也為項目建成後的物業管理服務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協調的物業管理機制和人性化管理模式

物業企業強調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主要是細節,而領導更著重於執行力,形成了一套格線化管理機制,有效地促進了小區的整體管理水平。通過定期召開座談會,徵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然後對意見進行整合,制定出工作規劃,依據規劃各小區管理處分解出目標責任書,使得企業管理機制更加趨向合理化,使得各小區的意見和問題能夠及時上傳下達,使得與業主有關的問題及時、有效的解決,做到品質維持標準,意識形態上有創新。

(四)合理選擇樹種完善防台防汛模式

無論是在廣州還是深圳,第一感覺的是綠化維護的非常好,同樣經常要受到颱風的影響的城市,特別是去年遭受颱風連續影響,使得徐匯區樹木大量倒、毀,這使得我們重點詢問小區防台防汛的問題,從廣州和深圳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如栽種一些抓地力、抗風性比較強得品種,並在一些高大樹木旁邊栽種一些根須較長抓地力較強得灌木或者低矮樹種,使得大樹得根基更加紮實。特別在小區內種植高大樹木時根基部分預留土方較大,使得大樹根須更有伸展空間。

(五)創建一流物業品牌模式

物業品牌是物業管理企業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水平、服務理念和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此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海物業BLUE--“深藍”品牌,這種給服務貼標籤的模式無疑在物業管理行業是一種開拓創新。物業管理品牌形象所形成的口碑效應不僅能給物業管理公司帶來超額利潤,而且有利於其經營規模的擴大。品牌表示物業企業給予業主以承諾,物業企業以履行承諾來維護其“品牌“,作為對業主的奉獻和熱情,推進國內物業管理行業加速向國際化、規範化、市場化的發展。

三、思考與啟迪

物業管理涉及面廣、情況錯綜複雜,要走向成熟,還需要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儘管我市與深圳、廣州存在差異,但在物業管理理念、模式上留給我們許多思考和啟迪。

(一)加強物業管理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

業主由於缺乏對物業真正價值的理解,從建築功能確定、售後使用到物業資產運作沒有跟著市場走、觀念滯後,導致大量的物業問題積壓。可以說,當前眾多業主個人缺乏對物業管理的認識,更渴望得到關於物業管理方面的信息。這就需要通過各種宣傳形式使物業管理法規深入人心,不斷轉變人們對物業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要通過宣傳樹立我市市民物業消費商品觀念,增強業主自治自律意識。

(二)注重物業管理行業的意見收集及反饋

物業管理部門應積極主動的向政府及有關部門作好工作匯報和意見反饋,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多提建設性意見,爭取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視和支持。

(三)不斷完善物業管理政策法規

目前我市出台的《上海市商品住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和《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等一批法規,為促進我市物業管理髮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還存在著某些針對性政策缺陷,那么就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為構建和諧有序的物業管理髮展環境,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建立物業管理相適應的組織機構

一是應建立物業管理高層得議事和決策權威機構,指導政策法規的執行和研究超越信訪部門、物業主管部門許可權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一些有針對性得問題尤其是一些長期議而不決困擾政府部門工作秩序的問題;

二是根據目前徐匯區物業管理市場發展需要應儘快組建上海市徐匯區物業管理協會,提升物業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和發展空間,為繁榮物業市場,共創文明城市共負職責。

三是注重培養物業企業的人才隊伍。過去物業管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現在物業管理是知識型、信息化產業,現代物業管理已經進入到個性化、網路化時期,沒有富有經驗的人才,現代化物業管理模式就是空談。因此培養和鍛鍊一批素質高、業務強、政策精得業務骨幹是當務之急。

(五)強化物業管理監管力度,全面提高物業管理質量

一是要建立監督管理制度,不定期對物業企業進行綜合檢查和抽查,尤其對經過等級評定的小區,更要從服務標準上嚴要求嚴管理,達到服務與收費相一致。

二是加快物業企業信用檔案建設,從評定先進單位、文明小區活動中鼓勵企業講信譽、守信用。加強企業信用建設的宣傳力度,使得企業信用制度在廣大業主心中樹立起來,創建上海物業的百年品牌。

三是加強企業資質管理,對業主投訴多服務質量差限期整改、堅持不改的企業降低資質等級或註銷其資質證書。

四是要求物業企業服務行為公開化,接受業主監督,凡與業主簽定的契約內容要公開,服務項目、收費標準要公開。如條件允許每年公布一次本年度物業工程項目和明年的年度計畫。

五是加大物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把持證上崗與上崗培訓結合起來,使物業管理人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以適應物業管理產業發展需要。

考察是短暫的,但從中學到的經驗是長久的。通過考察找出了差距,認識到了不足,感覺到了肩上的分量和壓力,如何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崗位工作如何拓展自己的崗位職能,這是我們每個考察成員都在深思的一個問題。從我做起,從部門做起,擁有從事物業管理工作的成就感,樹立良好物業管理行業形象,把物業管理行業從一般運行、維護、管理的層面提升到對物業整體的策劃、服務和經營的層面,使物業保值、增值,推進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赴廣州、天津開發區考察報告
廣州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10月21日至24日,藍捷主任率副主任黃斌、黨政辦副主任賴華江赴廣州、天津開發區學習考察。天津開發區是經國家商務部組織對國家級主要開發區進行綜合評價連續七年位居榜首,而成為中國開發區的代表,廣州開發區則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組日程安排非常緊張,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區與國家級頂尖開發區也無法參照對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借鑑,可增強危機感,少走彎路,並樹立開發區發展信心。

一、由小而大的奇蹟

1、經濟高速發展

天津開發區1984年創建時,劃了一塊鹽鹼灘,產值僅為塘沽鹽廠500萬元。至1994年產值已達149億元,增長了2760倍,年平均增長率為85%,真正成為天津市經濟新增長點。產值達1000億,占天津市總產值40%,每平方公里創造80億元產值,差不多是再造一個天津。,天津開發區在累計開發土地37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28平方公里、生活區9平方公里)面積上,實現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249.47億元,GDP445.23億元,財政收入93.0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6.57億元,全區人均GDP2.3萬美元,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在經濟總量達到相當規模後,仍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廣州開發區1998-GDP年均增長27.69%,高出母城廣州市13個百分點。廣州開發區計畫到,工業產值達1700億元,GDP600億元,人均GDP4萬美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表1:主要經濟指標(億元)

指標

開發區 國內生產總值 工業總產值 財政收入

90  99年 02年 90年  99年  02年 93年  99年  02年

天津 2.5 208.45 380.09 7.81 608.55 1031.24 4.36 32.66 80.32

廣州140.94 242266.66 548 4.34 32.89 67

開發區與一般的城市工業發展道路完全不同,它不是依靠自身積累逐步發展,而是形成注入式高速發展態勢,迅速成為母城經濟成長極,開發區特有的注入式高速發展,主要特點是:一、土地開發及工業運行的支持系統(如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等需要集中注入,二、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外力形成工業投資注入,三、從長遠看,可形成良性循環的投入--產出投資注入,形成超常規工業發展後勁。

2、規劃面積擴大

隨著開發區項目的增多,經濟的高速發展,初創時劃定的一小塊面積已無法滿足開發區的需要。天津、廣州開發區規劃面積都不同形式進行擴充了。

表2:天津開發區區域演變面積:平方公里

武清縣逸仙工業園:10

初始面積:33+西青區微電子工業區:10+西區:48 現有規劃面積:136

漢沽區化學工業區:30

84年 

表3:廣州開發區區域演變面積:平方公里

廣州高新區

初始面積+二期+三期(永和鎮)+廣州保稅區現有規劃面積:213

6.6   7  37.57  廣州出口加工區

84年  93年  93年

三期即將永和鎮劃入,三區劃入四區合併時,為將四區聯為一體,將相連處的鎮、村成建制劃入,鎮劃入後即改為街道辦事處。

另據了解,青島開發區與所在地黃島區合併,面積由原批准的80平方公里變為220平方公里,北京開發區由初始的23.5平方公里擴大為50平方公里,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由初始的18平方公里擴大為現在的88.6平方公里,全國各地經國家、省正式批准的開發區,都在進行擴大“區土”運動,目的是擴大吸引資源和支配資源的空間,擴大區域經濟活躍和產業結構調整能力。開發區有一個適度規模的規劃面積,有利於形成吸引資源和支配資源的空間,增強區域經濟活躍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全國開發區“擴土”運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從可持續發展戰略角度,經濟系統脫離社會系統和人文系統的支持和相輔相成,是非均衡發展,是難以持久的。珠江三角洲城鄉一體化已經沒有工業園、農村、城市的界限,開發區無一例外地走城市新區道路,不但有助於總體發展環境的完善,整合資源支配空間,而且能立稈見影地分擔企業的外溢成本,但過早地走城市化道路最直接的顧慮是承擔巨大的社會成本。

黃金開發區是在兩個省級開發區合併,並將相連的行政村、鎮劃入而成的,是國內開發區走過的一般成功之路,只是我區經濟總量未達到相應的發展水平。將城市郊區劃片整合設立新的規模意義上經濟開發區,有利於贛州整體規劃前瞻性一步到位,在開發區這一微縮的社會和經濟試驗實體,迅速形成工業產業聚集,並以工業化為贛州城市化的發動機,促進大贛州工業化、城市化協調發展。

開發區作為一個城市開放及現代化的標誌,全國各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幾乎都是直接冠用所在地城市名。黃金開發區作為贛州的經濟功能區,建議改名為“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即展示開發區是建設新贛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避免“黃金開發區”與金屬“黃金”有關而產生歧義。

二、有明確的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 

經濟開發區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組成部分,在開放城市劃定一塊較小的區域,集中力量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創建符合國際標準的投資環境,通過吸收利用外資,形成以高新技術為主的現代化工業結構,成為所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重要區域。作為第一批批准的14個沿海城市的經濟開發區,是當時我國繼5個經濟特區之後對外開放的第二層次。發展到今天,我國已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全面對外開放,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已有104個(經濟開發區51個,高新區53個),省級開發區有1000多個,省以下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2586個。7月以來,國家開展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撤併整合了2046個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任何一個開發區如沒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形不成自己的特色,不能成為當地經濟新增長點,就不能成為經濟開發區,就會被清理掉。天津開發區的目標是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港口大都市的標誌區。廣州開發區的目標是成為華南大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製造業產業帶,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基地,最適宜投資創業和生活居住的綠色生態新城。我區的功能定位、開發重點、主導產業規劃、負債評價等重大問題,也應策應“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戰略,而儘快制定科學的發展依據。

三、管理體制

1、高管制授權安排。天津市、廣州市人大都頒布了《經濟技術開發管理條例》,在法律上確定了開發區管理機構的地位和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當時,天津市人大在頒布開發區條例的同時,對開發區啟步之後將面臨的重大問題--土地有償出讓和轉讓、外商投資企業註冊登記,勞動用工三個關鍵方面同時立法,這四個地方性法規,被稱為開發區立區的“四個支柱”,並以此為根據,逐漸制定出40多個區域制度、規定,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開發區法規體系。天津、廣州開發區在產業投資量審批,城市規劃、土地管制、環境管制、工商管制等方面,都具有省一級的權力。在中國開發區協會我們了解到,省一級開發區都相應享有地市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2、高度精簡機構,高級別幹部配製。都設黨的工作委員會、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開發區投資開發總公司,為正廳級設定。實行高級別幹部配製。廣州開發區是黨委、政府、企業三位一體制,內設12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是多個機構一套人馬,並增掛牌子,為黨政合一設定,主要職能部門為辦公室、組織部、教育局(衛生局)、監察(審計局)、政研室、經濟發展局、規劃建設管理局、計畫與科技局、財政局、綜治辦等,行政編制(四區合一後)為219名。中層幹部(內設機構正職為廣州市副局級)由開發區任免、報市備案。

機關實行公務員和政府雇員兩種身份,雇員實行聘用制,待遇實行包乾制。在機關實行未位調整制,將年終綜合測評各部門排在最後一位的,調整到公司或其他事業單位工作。

廣州開發區在全國開發區管委會中率先執行ISO9001國際管理標準,執行行政過錯追究制,防止“低效”和“不良”的行政行為發生。建立合理的程式流和信息流,提高機關的運作效率,建立檔案化、規範化的管理框架,實現合理、簡便、科學、高效的運作管理,以財政收入比,廣州開發區財政收入67億元,即用4倍於我區的人員,創造了167倍於我區的財政收入。

廣州開發區堅持“招商引資是重中之重”、“項目就是生命線”,對企業採取“貼身”服務,即對重點入區企業指定一名中層幹部脫崗專門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實行限期辦結,一站式服務,紀律懲戒,工作作風投訴等制度。制定了較完善的法規規章體系,保證了開發區為投資者創建一流服務環境。

天津開發區黨工委、管委、總公司系統分設、職責明確,並實行聯席會議制。黨工委系統設有辦公室、組織部、紀工委監察室等8個部門,管委系統設管委辦公室、發展計畫局、建設發展局、經濟發展局、財政局、勞動人事局、科技發展局、環境保護局等部門,行政編制328名。

天津開發區提出“仿真”服務理念,即以國際上最佳投資環境為參照物,模仿創造“一切為了企業、一切為了投資者,用最好的服務、最好的環境、讓投資者獲得最大的回報”的企業發展平台。

南開大學在天津開發區創辦了“泰達學院”,培養高層研發人員,區內還創辦了一所套用技術學院,為外企培訓輸送低層管理人員和操作工。

3、超級財政稅收安排。一是中央財政將一定年限開發區新增稅收全部返還所在城市,用於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二是對外商生產型企業所得稅實行優惠。天津開發區利用第一條優惠前15年得以籌措40億元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4、體制運作創新和高自由度。開發區可在高授權之內調配人員、財力、土地、制定相關法規和區域政策,內部機構設定、領導分工等方面也與一般行政區域不同,而保持高度創新和靈活性。

四、開發模式

開發區初期啟動大都是靠銀行貸款進行載體開發,取得土地出讓收入,再將收入投入開發,並結合稅收進一步投入開發,形成滾動發展。天津開發區以總公司為主體在1985年到1988年,借國家貸款3.7億元,初步完成3平方公里起步工業區和1.2平方公里生活區建設,實現了開發區起步,形成“借貸開發”模式。1989年到1992年,總公司將土地費和財政收入兩部分資金共6.3億元捆綁使用,用於區內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土地4.4平方公里,進入第二步“捆綁模式”,從而“滾動”起來了。從1984年到1999年15年間,總公司累計完成投入40億元,開發土地24平方公里。天津開發區1990年提出了“1•2•3”模式的開發投入--產出比例關係,即投入1元人民幣的基礎設施投資,引進2美元的投資,產出3美元的產值,每平方公里綜合成本約為2億元人民幣,那么就決定了吸引外資的標準是每平方公里不低於4億美元(每平方米投資毛密度400美元以上),企業達產後,每平方公里年產值不低於6億美元(50億人民幣)。這成為天津開發區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土地的最低要求,也是引進項目質量的參照標準。

五、市場機制招商引資

天津、廣州開發區行政管理機構中均沒有專門招商機構,廣州開發區主要是依託各直屬總公司為招商服務機構,充當了政府招商主力軍,開發區按招商成果(以註冊資本為標準)以適當比例給予項目扶持資金。即解決了占用有限的開發區行政人員招商,影響管理、服務職能履行的問題,同時又解決了國企各公司出路。完全按市場規律招商,極大地釋放了招商積極性,提高了招商效果。,廣州開發區提出項目引進和企業籌建“1•2•3”工作目標,即年均1個工作日引進一家企業,2個工作日有一家企業開工建設,3個工作日有一家企業投試產。廣州開發區對招商項目技術檔次和資金密度有一個門檻。即原則上新建項目的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不低於35%,項目投資密度在西區:>350美元/m2,東區:>250美元/m2,永和經濟區:>150美元/m2。

天津開發區按照項目工作一體化的思路,建立集多項職能於一身的工商行政機構。形成了集政府審批、執法認可、管理服務多種職能為一身的一站式服務的開發區工商局。為了構築開發區招商引資競爭優勢,在傳統的“三通一平”硬環境基礎上,提出了涵蓋科學化、系統化、人性化服務、管理軟環境建設要求的“新九通一平”概念,即信息通、註冊通、配套通、物流通、融資通、人才通、市場通、人脈通、服務通。“一平”是建立綜合社區平台。

表4:累計利用外資、引進項目情況(截止6月)

項目

開發區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引進工業企業(個) 引進全球500強企業投資項目數量(個)

天津開發區 204 3651 81

廣州開發區 97.65 503 78

六、形成主導產業

天津開發區全區電子通訊、機械製造、醫藥化工、食品飲料等四大行業共完成工業產值942.85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91.4%,主要又是以摩托羅拉、三星、本田、頂新等一批大型企業為支柱。

廣州開發區則是以化學原科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食品製造業、金屬製品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六大產業為主導,完成工業產值426.61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8.85%。

開發區以主導企業為龍頭,形成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是迅速形成產業集聚,工業高速發展的成功之路。

七 、工資制度及分配方式 

開發區都注重探索建立與開發區經濟快速發展相適應的工資激勵機制。積極倡導開發區“開拓、求實、廉潔、效率、文明”敬業精神,並以利益槓桿推動創業精神,工資體制大體為:工資部分+獎金部分+福利部分。

1、工資部分。

基本工資都執行1993年以來國家規定的公務員職級工資制。工資部分中其餘部分為各類開發區補貼。如天津開發區設立了住勤補助、開發區津貼、教育津貼等。教育津貼每人每月150元,不再報銷學歷進修費用,對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再給予一次性補償,即解決了將教育經費集中到幾個人身上引起不公平及無效教育問題,又減少了有關部門核算報銷教育費用的工作量。

2、獎金部分。採取目標責任考核形式,既對個人的崗位責任進行考核,又對開發區的各項經濟指標進行考核,即與開發區的快速發展相適應,又體現了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各項任務的完成,使職工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3、福利部分。在一些重大節日發放一次性補貼作為職工福利,還為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勞保等。

對各種福利、費用實行貨幣化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國家對各種福利政策實行了改革,天津開發區已對住房、著裝費、通訊費、取暖費、勞保費實行了貨幣化,並正探索交通費、辦公費貨幣化方式。

4、區財政為全體員工上繳社會保險,天津開發區每年還拿出基本工資總額的10%用於建立補充養老保險。

5、廣州開發區對直屬國企的經營者採用了年薪制。

相關文章:
廣州市越秀區商貿旅遊業的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