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固然,教學要有熱情、有激情,但又不能把自家的個人情緒帶進課堂,因為控制的不好情緒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一些傻事,傻事一旦做出,那就後悔莫及了。

5、做人方面有很多,再提一個“謙虛”。

任何人都會有其一技之長,不應同行相輕。對於教學個見,我認為,你可以不苟同,但應學會尊重。學科裡面,誰的解讀最切合實際、最接近真理,那你就可以誠懇地去信服它、接受它。特別是當你有了建樹之後還能如此,那就是一種真正的謙虛了。謙虛很重要。大家懂的多,我就不贅述了。

二、在做事方面下功夫。

站在一個語文教師的角度上來說,所做之事,就是教書、育人。一個熱愛教育、熱愛語文課堂的人,就應該持之以恆地做好下面這樣一些日常瑣碎之事:研讀教材,寫好教案,這就是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這就是育人。還有蒐集信息,研究題目,參加教研,寫好總結等等。這些常規,我不準備去一一講了。著重提出下面幾點供參考。

1、必須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堅守“沒有教案就不進課堂,進了課堂就必需要有教案”這一基本原則,凡願從教者,就必須自覺堅守一輩子。因為語文備課絕不同於數理化的備課。知識掌故浩如煙海,要靠自己串成串;思路方案千萬種,要靠自己理出頭緒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恰當處理,課堂上,情感和知識雙線並舉、交融結合,是要在一定的過程中用一定的方法來保證的。如果事先不備課、不預設好方案,臨陣磨槍,那就上不好課,屬於混課混日子。備完一個輪迴的新課後,把教案撿著,下一個輪迴再又備,常備常新,就熟能生巧了。我是工作兩年後才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到現在,我的教案有28年之久之多。

2、從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學會收集整理自己的教學資料。我的備課本、試捲紙,都是裝訂得如同書本一樣。紙質文本一定要裝訂成冊。如果是電子文檔,所有資料都要有備份。光有電腦還不夠,一定得有大的移動硬碟備份,可以預防意外的數據損失。整理資料還要分門別類,條理清楚。當資料積累很多的時候,還應該在電腦和備份盤裡各自建立目錄索引,這樣,你就只要有一個清單,便可綱舉目張。

3、學會建立起自己的題庫。一個好的老師,必需要有自己的試題庫。沒有題庫的老師,是不完備的老師;而不會出題的老師,更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好老師。建了題庫,就積年累月,積少成多,你就會成為一個功夫紮實、資望深厚的好老師,你的身價也會隨之倍增。

4、教學要有上進心,見賢思齊,力爭超越。所以,每周都要考慮上出三兩堂好課來。不想上出好課、優課的老師,就不是有上進心的老師。這樣的人,遲早會被淘汰的,最後只能打雜。只有追求上出好課的老師,才會使自己獲得質的進步。要說天天上出好課來有點難,但是每周上出一兩堂,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除此之外,每次上完課後還要學會反思,並將反思養成習慣。每周寫出一點教學後記,筆耕不已,進步不止。用不了多久,你就一定會成為備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三、在文章方面下功夫。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好要善於寫文章。

1、首先要寫點文學類的文章。現今這個時代,在我們一中這個狹小的圈子以外,有許多訊息我們還不知道。其實,有很多小作家,其真實身份就是中學語文教師。我印象最深的是馬德。他是河北保定市蠡縣一所中學的語文教師,《讀者》雜誌的簽約作家。他所發在新浪部落格空間裡的文章多被《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視野》《小小說選刊》等文摘類報刊轉載,並收錄到數百種選本中,有文入選國小語文教材、香港中學教材及全國各地市中考閱讀材料。

當然,我們不可能人人都能成為馬德那樣的老師,寫作也不一定是為當作家而去寫,因為那目標太高。但從他這個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到,平凡的工作也同樣可以過得不平凡。只要我們筆耕不輟,或者是在自己的部落格空間裡玩賞玩賞文字,寫寫微博語錄,也都會對自己有幫助。

我喜歡練筆。因為經常寫文章,指導學生作文時也就能夠站得比較高一點的角度,道人所不能道,寫人所未曾寫。我這種毫無功利地自由練筆,一練就是幾十年,無論是寫單位的報告材料、總結材料,還是寫一些省優國優的個人先進事跡材料,或者是寫個什麼晚會的主持詞、串台詞、演講詞、發言稿,以及給別人出書時寫個序言、立碑寫個碑文、弔唁寫個誄文、撰副對聯或寫首嵌名詩,等等什麼的,儘管來得慢,但也大致都能上。

印象深的是XX年元旦,我校組織了一次“讓青春在黨旗下閃光”的主題演講,我給十幾個選手中的五個人分別寫出五篇不同內容和不同風格特色的稿子,演講之後,有兩個得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一等獎中得分第一的是一個中南大學的支教研究生吳佳妮,一個女孩子,得獎後高興得不得了,又蹦又跳地對我說,她要拿著我給她寫的稿子《讓雲麓之花開放在天寧山上》回到讀研學校里去再用一次。她成功,我也高興,仿佛沉浸在分享她的喜悅、她的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