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小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三是努力爭做學生喜歡的好老師.邊院鎮柳林國小、新城辦事處尚里國小、白莊礦學校等單位把‘教學練”活動與“五揚五棄,活動相結合,深入開展了“比師德踐師能”等主題活動.石橫鎮電廠國小開通了“家校直通車”,邀請家長“校訪”制,贏得了家長的信賴。龍山國小設立了“家訪愛心基金”資助貧困生,進行“家長滿意度調查”和“學生最喜歡的老師”評選活動,得到了家長的高度讚揚。湖屯鎮中心國小、董莊鋪國小創新製作了“愛心家校聯誼卡”,形成了家校教育共同體。新城、石橫、漢陽、孫伯、安站等衡鎮充分發揮教研室職能,做到了備課、上課、聽評課、作業、與導、測試、學生管理等各項工作都以促進學生髮展為根本,“實”字當頭,“愛”字貫穿,樹立了良好的教育行風。

(三)以全面提升為目標,創新了教師內涵發展的模式

一是加強了針對性學習。理論學習,是教師發展的不竭動力。老城辦事處為促進教師內涵發展,編印了《有效教學理論彙編》,積極開展了“有效教學的探究與實踐”。實驗國小、汶陽鎮中心國小開展了每學期“同讀一本書”活動,學校通過舉辦讀書沙龍、教研論壇、網路共讀等活動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創設了濃厚的教師學習氛圍.

二是紮實開展了基本功訓練。“磨刀不誤砍柴工”。安莊鎮坡莊國小、邊院鎮張嶺國小等單位利用放學後一小時辦公時間,組織教師訓練教學基本功,做到了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確保了練功效果。河西國小、龍山國小等單位以“五項全能”教學大比武活動為契機,組織有特長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在校內掀起了幹部教師互幫互學大練基本功的熱潮。

三是深入推進了校本研修活動。“石本無火,相擊乃生靈光”。師範附小引領教師深刻反思有效的教研模式,對觀課分工、觀課量表設計、觀課報告等進行了反覆地研究與實踐,使學校的校本研修模式更具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王瓜店辦事處中心國小最佳化教學過程,精心組織開展了“課堂教學對對碰”活動,實行同年級同學科同一課題交換班級授課,激發了老師們的研究熱情,提升了校太研修的實效性。桃園鎮東伏國小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開展了“會診式教學研究”,使不同層次的教師得到了共同的發展。石橫鎮中心國小推行了“沙龍式”教研活動,集體參與式和集體備課為一體,在教師中掀起了一場場“頭腦風暴”。

(四)以網路資源建設為紐帶,拓展了教學教研的途徑

一是積極開發了校區域網路絡資源.湖屯鎮創建了“陶山教研部落格”,各學校又分別創建了學校部落格,並連結所有教師的部落格,形成了全鎮暢通的網路教研渠道。汶陽鎮中心國小建立了網校,每位教師註冊了個人空間,隨時.上傳資料,實現了資源共享。

二是紮實開展了網路技能培訓。礦區、王瓜店、邊院、新城、桃園、潮泉等街鎮堅持教育裝備建設與教師技能培訓同步進行,精心開發建設了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主體內容的校本培訓課程,實現了“年輕教師精通、年長教師會用”的目標。

三是切實抓好了學校網路資源利用。曹莊礦學校研究制定了《 教師網路教研管理辦法和評價方案》、《 曹莊礦學校電子備課制度 》等,規範了教師對網路的套用。丘明中學國小部成立了名師工作室,在網校上開闢“名師工作室”園地,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培養,實現自我成長。新城辦事處中心國小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在校內開展了“五個一”活動,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質。

(五)以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大力營造人文教育精神家園

全市各學校創造性地開展了校園人文育人工程,成效顯著。

一是校園美化,營造了優質教育環境。湖屯鎮曹莊國小遴選古今中外 20 多位科學家、文學家以及做出突出貢獻的成功人士的事跡,修建“名人文化長廊”,開展了成功主題教育活動,激勵學生胸懷大志,奮發圖強。

二是資源開放,提高了服務教學的效益.汶陽鎮中心國小、安莊鎮張安國小等學校加強功能室的管理,責任到人,提高了資源服務教學的效益。孫伯鎮中心國小、老城辦事處中心國小、邊院鎮中心國小、儀陽鎮京城希望國小等單位充分開放功能室,讓孩子享受到優質資源教育。潮泉鎮中心國小、汶陽鎮磚舍國小、安站鎮劉村國小、王莊鎮尚莊國小等單位的器材、圖書使用借閱登記記錄規範齊全,使資源服務教學的效益更加突出。

三是活動引領,營造了濃厚的教育氛圍.孫伯鎮中心國小將讀書活動與省課題“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研究結合起來,設立閱讀指導課教給孩子讀書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河西國小通過搭建 “小記者站、國旗下宣誓”等多種活動平台,把“養正氣,尚雅趣”的辦學理念根植於每一個孩子的心中,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師範附小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漢字規範化研究,學生走上街頭,調查了解漢字使用情況,有效地宣傳了漢字規範化教育。安莊鎮中心國小開展了文化午餐活動,讓學生中午到校後用 15-20 分鐘的時間來讀書,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