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科學發展觀活動大總結

三是建立完善了8個管理制度。為加強機關建設,規範工作運行,我們建立完善了《中共**省農村經濟委員會黨組議事規則》、《關於進一步加強處級領導幹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省農委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新進工作人員管理辦法》、《省農委直屬事業單位臨時工管理辦法》、《**省農業建設項目管理意見》、《省農委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意見》、《省農委黨員幹部廉潔自律若干規定》和《省農委因公出國(境)管理辦法》等8個規章制度。組織了機關和事業單位4個正處級、4個副處級領導職位的聘任工作,填補了崗位空缺。

(五)在黨員幹部“走進千家萬戶”實踐活動中,黨員幹部的事業責任感有新提高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積極組織黨員幹部“走進千家萬戶”實踐活動,專門召開了動員大會進行部署。參加這項活動的有機關及直屬單位的黨員幹部397名、非黨同志24名。走訪的困難戶分布在瀋陽、撫順、本溪、阜新、遼陽、鐵嶺、朝陽等7個市、27個縣(市、區)、48個鄉(鎮、街道),走訪達1282人次,每名黨員幹部與困難民眾面對面的接觸達3次以上。

據統計,捐助資金合計223,750元,捐助大米9835公斤、麵粉6150公斤、食用油2305升,衣物、被褥及學生用品等計1514件,折合金額130,010元。解決城鄉困難民眾吃、穿等基本生活困難問題295件,協調落實農村貧困家庭危房險房維修改造問題18件、城市困難民眾冬季取暖問題11件、困難民眾看病問題143件、困難民眾子女上學問題12件,幫助農村貧困民眾找到脫貧致富路子2件,幫助困難民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6件。截止1月21日,走訪幫扶工作基本結束,困難民眾滿意率達100%。

在幫助困難民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的同時,廣大黨員幹部也接受了一次黨性教育,進一步認識到,全省經濟發展上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農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因特殊情況造成致貧的困難民眾大多生活在溫飽線上,深感做好“三農”工作事關民生、社會和諧穩定。

二、學習實踐活動的主要做法及體會

(一)委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學習實踐活動各階段工作

從實踐活動一開始,委黨組就提出,要緊緊圍繞一個中心,這箇中心就是實踐;要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在深入學習上下功夫,通過學習查找存在問題、開闊發展思路,二是在整改落實上下功夫,解決不符合科學發展的作法;要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學習實踐活動與當前工作的關係、二是學習實踐活動與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係、三是學習實踐活動與解決問題做好明年發展規劃的關係;要達到四有,即活動開展一要有聲勢、二要有深度、三要有特色、四要有成效;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做到五個帶頭,一是帶頭參加學習、二是帶頭調查研究、三是帶頭解放思想、四是帶頭分析檢查、五是帶頭整改落實。在實踐活動的每個階段開始和結束,委黨組都組織召開支部書記會議進行動員部署、講評總結,提出具體要求。在黨員幹部“走進千家萬戶”實踐活動中,委黨組專門開會研究解決困難家庭的突出問題。

(二)用學習實踐成果推進工作,實現“兩不誤、兩促進”

我們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機遇和強大動力,把學習實踐活動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同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活動,同推動黨員幹部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學習實踐活動促進各項工作,用各項工作的實際成果來衡量檢驗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先後對縣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調研,組織參加了國際農業展覽會,召開了設施農業現場會,開展了農村合作社試點工作,籌備召開了全省農業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和備耕春耕電視電話會議等工作,做到了“兩不誤、兩促進”。經全體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我委連續第七年獲得省直機關目標責任制先進單位。

(三)各級黨組織認真抓落實,較好地完成了規定動作,結合本部門實際設計了自選動作

一是理論學習做到了自學、集中學、專家講課和調研相結合。在學習調研階段,委領導班子帶頭讀書學習,完成了“五個一”的學習計畫,即中心組集中學習討論1次,聘請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李希榮司長做專題輔導報告1次,黨組書記給全委黨員幹部上輔導課1次,每位領導結合分管的工作下基層調研,完成調研報告1篇,參加所在支部解放思想討論會1次。委機關和在沈直屬單位的38個黨支部,在實踐活動中聘請省委黨校專家、瀋陽農業大學專家、農業部專家等做專題輔導報告5次。

二是結合實際精心設計工作環節,增強活動的可操作性。在黨員幹部走進千家萬戶活動中,我們除按照省委的要求認真做好之外,委黨組又提出要抓實6個環節,即明確聯繫戶、填寫對接表、走訪貧困戶、做實解困事、個人談體會、 民眾做評議,且每個環節都提出了具體的工作內容,有效地促進了這項活動的開展。

三是積極應對突發事件,提出了八項拉動內需、保增長的措施。為減小全球性金融危機對農業農村的影響,及時研究制定了應對措施。一是加快重點園區建設,形成產業集群;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現代農業持續發展;三是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實施“4115”工程;四是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五是完善經營聯接機制,促進農業產業化升級;六是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加快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七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新農村建設;八是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農村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