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就是競爭力》讀書筆記

第一章、學習為善學者提供領先對手的機會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說:企業如果不能擺脫昨天的束縛,就無法獲得明天可以利用的資源。市場競爭瞬息萬變,矽谷的一句名言佳句是:你不要有片刻的休息,否則你將永遠休息。學習讓人不斷改變,而變化為善學者提供領先對手的機會。

為什麼猶太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國家?

猶太人經過科學的測試,平均智商在115以上,遠遠高於其他民族,猶太人人口雖僅有1600萬人左右,占全球人口的0.25%,但卻獲得了全球27%的諾貝爾獎,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呢?

猶太人及其推崇學習,他們把學習當成每個家庭理所當然擺在第一位的事情,對猶太人來說,學習是一種神聖的使命,他們一向認為肯學的人比知識豐富的人更偉大。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猶太人憑著自己擁有的知識,躋身於知識要求高,流動型強的各種行業。僅從傳媒行業來講,猶太人執掌著《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華爾街日報》和美國三大電視網abc、cbs、nbcd 帥印,時代華納公司、米高梅公司、福克斯公司和派克公司都是有猶太人開創的。

以知識武裝起來的猶太人,被稱為世界第一商人。

學習使得猶太人這個民族在經歷過三次大苦難,大遷徙的傷痛以後也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正是基於對學習的重視和推崇,使得猶太人不迷信權威,不斷超越自己,處於各行業的頂端。

為什麼狼在惡劣環境下能夠生存下去?

在動物界,狼並不是上帝的寵兒,沒有雄鷹的矯健,沒有獵豹的敏捷和專橫,在肉食動物中是那么的普通,但狼能夠在弱肉強食的惡劣環境下能夠得以生存,那就是狼的堅持,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狼只要一盯上一目標獵物,就算要跟蹤幾天幾夜也一定要置其於死地,這就是狼的生存法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懂得變通學習的,狼在撲殺一直比自己體型大的多的犀牛的時候,可以跟蹤上幾天幾夜,群狼們一開始就專注的觀察犀牛的動向,進攻不下的時候,群狼們會一起研究學習新的思路,研究犀牛是弱點,通過不斷學習新的技巧和思路,讓這兇猛的犀牛成為自己的美餐,解決了連續幾天的飢餓。

狼在弱肉強食的生物鏈中,跟老虎獅子競爭,跟更強大的生物周鏇,它唯一要制勝的就是要研究對手的優缺點,然後不斷的學習研究,找出對手的破綻,所以善於學習思考讓狼在肉食生物鏈中得以生存了下來。

有些人為什麼不能成功,因為學習力不夠,或者是根本就沒有學習的能力,學習力的公式是:l<c=d,l代表學習速度,c代表變化速,d代表的是死亡。

意思是學習的速度跟不上環境的變化的速度就等於死亡。

法國的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中寫到: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一個人從出生下來就開始學說話,學習走路,學習做事,學習一切的生存本領,當人學會了走路和說話,學會了做事,這只是學會了基本的自理,低級的動物也會這種基本的自理,才能生存。作為高級靈性動物的人,要學會更高的生存本領,學到穿越他人的本領,學習達成卓越人生的本領,這種本領從何而來,就是有超越他人的學習力。

為什麼中國企業的平均年齡只有3年?

目前中國註冊的中小型企業約有4500萬家,但平均壽命只有3年。相比歐美企業12.5年的平均生存年齡和日本企業平均30年的統計數據相比,中國的企業那就是一種悲催。

談到對企業的培訓學習,有些中小企業的老闆很不屑的說:化那錢乾什麼,還不如增加員工的福利,殊不知就是這樣對待學習的態度,成為了很多中小企業短壽的根源,越是低調的老闆,越是業績好的公司,每年拿出專項資金,持續不斷的對自己和企業員工的培訓,更新了思維,跟上了時代,才讓企業得以平穩健康的發展。

跟國內企業的短壽相比較,國外企業的長壽秘訣就是重視培訓和學習,在世界上排名前500強企業中,有近70%的公司擁有了自己的企業大學,通用有自己的克勞頓學院,麥當勞有自己的漢堡包大學,我們國內的企業諸如海爾、春蘭、聯想、奧康、吉利、國美、阿里巴巴也紛紛設立了自己的大學,例如中式快餐業真功夫成立了米飯大學,計畫投入3000萬-4000萬元,培養3000名管理者。

所以,沒有年度培訓計畫的企業,不可能成為市場的佼佼者。相信只有建設學習型的組織,才可以使企業與時俱進,跟上潮流和步伐,企業才可以良性健康的發展,企業的壽命無限的延長,進而縮小與國外企業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