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和辛亥革命

民族資產階級得到初步發展並登上政治舞台後,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氣象。19XX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發起成立同盟會,提出了實質上是以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目標的政治綱領,並努力用革命手段來實現這個綱領。

19XX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19XX年元旦,中華民國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就此結束,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開創了比較更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社會進步的閘門,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並為此後革命鬥爭的發展,特別是為後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開闢了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紀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所經歷的第一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孫中山因領導這場革命而成為二十世紀初期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

但是,辛亥革命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勝利地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究其根本原因,是領導這場革命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具有很大的軟弱性。它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同占中國人口最大多數的下層勞動民眾嚴重脫離,並害怕發動他們。這樣,就使得資產階級革命派沒有力量更沒有勇氣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進行到底。

辛亥革命以同舊的反動勢力的妥協而告終,革命的果實落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裡。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沒有受到削弱,封建勢力依然在中國每一個角落盤根錯節。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一個也沒有解決,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貧窮、落後、分裂、動盪、混亂的苦難深淵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又失敗了。它的失敗,給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深刻的啟發,使他們逐漸覺悟到必須另外探尋新的救國救民的道路。

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