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委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思路

(四)深入開展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完善建築市場監管和服務體系,構建和諧誠信的行業發展環境

一是完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強建築施工安全管理。開展質量安全年活動,堅決遏制質量安全事故發生,促進質量安全管理形勢的持續好轉。重點是要圍繞落實責任、強化基礎、重點監控、加強檢查、創新制度 “五方面”開展工作。要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兩個責任”,完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增加安全管理投入,完善質量安全責任保證體系,嚴格遵守各項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各項標準規範和操作規程,創建更多的精品工程。市區建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責,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施專項考核,根據企業業績、信譽、工程質量保證能力等情況探索實施差別化監管。要進一步夯實管理基礎,全面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和綠色施工管理工作達標考核。要切實把軌道交通、保障性住房質量安全監督作為重中之重,實施專項監督,特別是針對軌道交通線路市區內大規模建設的實際,建立專家風險評估機制,大力開展技術攻關,防範技術風險,堅決杜絕群死群傷事故發生。要加大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起重機械、深基坑、模板支架和大型腳手架等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專項治理,全面啟動建築工程防火牆工程,推廣使用不可燃幕牆材料,及時消除質量安全事故隱患。要積極創新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實施工程質量保險制度,建立事故責任倒查機制,對情節嚴重的企業和從業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堅決清出**建築市場。二是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健全建築市場監管長效機制。要按照中央關於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要求,深入查找和分析問題原因,堅持源頭治理,以落實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雙公開”為重要突破口,加強建築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構建市區聯動、信息共享的建築市場信息系統,實現信用管理、監管信息和公共信息查詢、信息數據統計分析功能聚合,完善市場主體信用評價體系,健全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逐步實現市場準入、市場交易、施工現場契約履約等環節的全過程信息公開。完善契約履約糾紛預防和解決機制,發揮造價管理對市場的引導作用,完善契約擔保資信評價標準,落實擔保機構監管責任,逐步提高準入門檻,促進工程擔保市場合理流動。行業協會要切實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推進契約糾紛調解工作的日常化、專業化,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五)狠抓新制度落地工作,積極營造和諧宜居的生活居住環境

第一,抓好《物業管理辦法》宣貫落實,構建和諧社區。要抓好政策落地,要深入社區和項目,建立市、區、街物業管理政策實施指導和服務體系。要完善配套政策,抓好政策解讀和培訓,落實物業項目交接查驗、物業服務第三方評估、物業服務費收支情況公示等制度,全面開展物業執法工作,組織五級服務標準達標檢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保障企業和業主的合法權益。以項目經理為重點的行業培訓力度,全面提升物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建立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以物業項目管理為抓手,建立項目經理和物業企業信用考評機制,實施動態監管,完善失信懲戒機制,實現優勝劣汰。要加強業主大會成立的指導和監督,全面啟動業主大會公共決策平台,探索建立業主大會登記制度。同時進一步整合行政管理資源,扶持協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