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委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思路

第二,貫徹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推動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從被動保全全向主動抓安全轉變。積極貫徹房屋建築使用安全法規,制定完善房屋安全評估與鑑定管理、房屋建築使用規範、工程質量保險、房屋建築修繕管理等配套政策,初步建立城鎮房屋建築安全健康檔案。全力做好全市城鎮房屋建築抗震加固工作,加強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質量安全檢查,加大打擊拆改結構違法行為的力度,確保房屋安全管理貫穿房屋使用全過程。完成有關法規修訂工作,進一步規範普通地下室管理。完善部門間聯動執法機制,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保證普通地下室安全、有效、文明使用。

第三,進一步完善拆遷政策,實施陽光和諧拆遷。做好國務院《房屋徵收與拆遷補償條例》政策銜接和實施準備工作,調整和完善拆遷管理體制機制,梳理現階段拆遷政策,研究制定《**市房屋徵收與拆遷補償辦法》。進一步完善拆遷補償安置辦法,規範相關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制定非住宅房屋拆遷市場評估技術規範,建立全市拆遷市場評估的基準價格信息資料庫,規範拆遷評估異議鑑定工作程式,提高評估鑑定水平和服務效率。進一步研究完善房屋安置辦法。根據拆遷項目的性質、區域、安置房源形式等具體情況,做好房屋置換方式的分類指導工作。加強對區縣拆遷工作的指導,規範拆遷獎勵、補助費標準,嚴格審核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及補償資金、安置房落實情況。各區縣要進一步高度重視,加強拆遷工作的統一組織和領導,加強管理工作。

第四,完善房屋登記政策框架體系,推進房屋登記工作的規範化管理。總結房屋登記管理的實踐,發揮房屋登記的基礎性作用,維護房屋交易安全,進一步調整房屋登記管理體制,明確市區工作定位,加強對區縣登記工作的指導,進一步統一操作流程、工作標準和時限,實施規範化考核。加強與公安、銀行、法院、公證等部門溝通與配合,建立登記風險防範機制,預防和化解登記風險。完善房屋登記制度,加快推進房屋電子登記簿,推進房屋登記檔案規範化管理,建立登記過錯責任追究、培訓考核和信息統計分析制度,提高房屋登記管理工作水平。

(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綠色建築,促進建築業向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一是抓標準創新。**的住宅節能工作不能輸在標準上,要參考國外先進城市標準,結合新修訂的國家標準,全面更新改造建築節能從設計到施工的標準體系,達到75%節能設計標準;完善建築節能標準監管機制,會同規劃等部門從規劃、設計、施工、竣工等各個環節強化監管,確保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執行率達到100%。二是綠色建築示範實現由點向面轉變。以麗澤商務區、cbd東擴、未來科技城等重要功能區為載體,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推動建設綠色建築示範區。完善綠色建築標識體系,組建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開展綠色建築星級評價工作,研究綠色建築適用技術和激勵政策。繼續大力推行住宅產業化,在商品房和各類政策性住房中全面開展試點。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築的規範化套用,加強對平谷、延慶兩區縣示範項目的指導服務和監督管理。啟動建設**綠色建築公園,開展研發、展示、示範一體化工作。三是結合抗震節能改造、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提高既有建築節能水平。2024年全市要完成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640萬平方米,改造標準要和新建建築一樣,在外牆、屋面、外門窗的傳熱係數上執行居住建築設計標準,滿足分戶熱計量要求。組織新建抗震節能型新農宅和節能保溫改造15000戶,啟動500戶既有農村住宅抗震加固改造試點。四是淘汰落後產能。推進混凝土攪拌站的治理整合和綠色達標。各區縣要在一季度前完成具體整合實施方案,年內完成全市保留攪拌站綠色生產達標考核。研究探索建立預拌混凝土質量新型監控方式,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攪拌站預拌混凝土配合比實時上傳。繼續組織論證公示,加大淘汰落後建設設備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