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監督所上半年工作總結

XX年上半年,全縣衛生監督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衛生局、市衛生監督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縣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忠實履行衛生監督職責,進一步規範衛生監督執法行為,努力提高衛生監督服務能力,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紮實開展“兩項活動”

3月上旬以來,在縣委和局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在衛生局黨委聯繫領導的大力指導下,衛生監督所緊密結合衛生監督工作實際,認真開展了“作風建設年”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成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深入進行了思想動員和輿論宣傳,制定了《實施方案》和《推進計畫》,明確了總體要求、實施步驟和目標任務,開闢了活動陣地,建立健全了檔案管理資料,周密安排了學習內容,統一編印了學習資料,採取集中學習、分頭自學、座談討論、撰寫文章、專題輔導等多種有效形式,紮實開展了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截至目前,共集中學習16次,每人記寫學習筆記2萬字以上,撰寫心得體會文章2篇,從而使全體衛生監督員的思想認識更加到位,政策理論水平明顯提高,“兩項活動”順利推進。

二、主動適應改革需要,抓好隊伍素質教育

為進一步適應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形勢,衛生監督所結合“兩項活動”的深入開展和執法人員的職位要求、個體差異和不同時期工作重點,通過外出脫產集中培訓、堅持學習例會制度、開展經驗座談交流、組織技術理論考試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衛生監督隊伍法紀教育、警示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廉潔自律教育和服務理念教育。以全縣衛生監督工作會議為契機,舉辦了全縣衛生監督員培訓班,對相關法律法規、執法程式、文書寫作、專業知識、現場監督等方面的業務技能進行了強化培訓,參加縣鄉兩級衛生監督員74人。嚴格落實每周一和周五上午的學習例會制度,累計培訓820人次。選派17人次參加了省、市衛生監督員執法技能培訓班。通過以上措施,全體職工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維護了衛生監督隊伍廉潔、優質、高效的社會形象。

三、積極開展宣傳培訓,營造良好執法環境

一是於3月中旬舉辦了全縣小型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積分管理辦法培訓班,參加小型醫療機構負責人60人,重點傳達並講解了《甘肅省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積分管理暫行辦法》。二是開展了“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和《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向廣大人民民眾宣傳了衛生安全知識和職業病防治知識,懸掛橫幅12條,張貼標語500餘張,發放宣傳資料xx0餘份,接受相關諮詢約1000人次。三是結合專項衛生監督工作,積極向監管對象宣傳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膠袋和“地溝油”等衛生知識,印發宣傳彩頁xx0餘張,在相關簡報、電視台、縣政府網站等媒體上播發信息6條。四是在“兩證”辦理過程中對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均進行相應衛生知識培訓考試,1—5月份發放《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培訓手冊》1500餘冊,發放《健康體檢/衛生培訓合格證》712個。通過宣傳培訓,衛生法律漸趨普及,工作成果得以展示,衛生監督進一步贏得了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

四、全力應對自然災害,展現監管服務水平

為了有序、有力、有效地應對和處置“4·24”特大風暴災害,衛生監督所及時成立了領導小組,由所領導親自牽頭,積極進行周密部署和任務落實,充分體現了衛生監督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對全縣13處著火點和相關受災農戶的食品衛生、生活飲用水水源及供水設施等情況現場進行了衛生監督檢查和指導服務,配合疾控中心專業防疫人員對燒死畜禽進行了消毒、深埋處理。對相關醫療機構進行了檢查指導。通過全程督導,杜絕了疫情等次生災害的發生。積極開展了對口幫扶,派駐人員蹲點幫扶昌寧鄉大海子村,捐助昌寧鄉政府及大海子村幫扶資金7000元。組織衛生監督員參加了“抗災救災、整治環境、保護家園”專項行動,保質保量完成了環境衛生整治任務。

五、嚴格許可審批程式,證件發放有序規範

上半年,衛生監督所根據《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和單位職責要求,進一步嚴格了許可證件的發放程式和許可標準。1—5月份共受理各類衛生行政許可事項720件(次),經現場審查合格,覆核《食品衛生許可證》75個;新發《餐飲服務許可證》40個;新發和延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36個,覆核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15個;參與審查驗收醫療機構1家,各種衛生行政許可證件底數清楚,發放嚴格,審批規範,管理有序。

六、圍繞中心克難攻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

(一)餐飲消費環節衛生監督管理有力有效。在經常性衛生監督管理的基礎上,衛生監督所積極開展了食品安全整頓行動。一是開展了建築工地食堂集中檢查,於4月底出動衛生監督員36人次,檢查單位11個,及時發現了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並跟蹤進行了徹底整改。二是採取“錯時督查制、延時檢查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繼續開展餐飲具衛生監督採樣監測工作,1-5月採樣827份,經縣疾控中心檢驗,合格607份,合格率73.4%,對餐具檢驗為不合格的單位進行了跟蹤處理,有效消除了安全隱患。三是在城區餐飲單位開展了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膠袋及“地溝油”管理的集中整治,嚴肅查處了違法行為。共檢查餐飲單位325家,覆蓋率達100%,查出重複洗用集中式消毒餐具和使用不合格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膠袋的餐飲服務單位34家,沒收不合格一次性塑膠袋xx多隻,沒收不合格餐具320個,督促相關單位和泔水收集人員簽訂協定書32份,使我縣餐飲服務市場服務秩序明顯好轉。

(二)醫療服務市場監管全面細緻。按照衛生行政部門委託,衛生監督所以城鄉結合部、個體醫療機構為重點區域、重點對象,以醫德醫風、院務公開、規範服務、合理用藥、臨床檢驗、院內感染消毒、不良業績記錄製度、傳染病防控措施落實等環節為重點環節,對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了綜合監督檢查。截至 5月31日,檢查二級以上醫療機構2家,婦幼保健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家,鄉鎮衛生院15家,衛生所及小型個體診所機構215家,出動衛生監督員640人次,責令改正5家,一般程式行政處罰1家,衛生監督採樣365份,進一步消除了醫療安全隱患。同時,按照省、市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和綜合改革配套檔案,衛生監督所積極適應形勢需要,及時調整衛生監督職能,於3月下旬設立了“中醫監督科”,制定了《中醫監督科工作職責》,並對公立醫院和公共衛生機構中中醫藥工作開展情況開始進行監督檢查。

(三)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進展有序。衛生監督所以保障“兩節”期間和夏秋季公共場所衛生安全為重點目標,堅持整治與規範並重原則,採取“錯時監督”和“回頭巡查”等有效措施,重點對居民社區內、學校及其周邊的歌舞娛樂業、旅店業、美容美髮業、沐浴場所單位進行了全面監督檢查,同時對初步篩選確定的第二批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單位進行了大力培育,逐一排除了衛生安全隱患,進一步鞏固了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成效,有效保障了全縣公共場所衛生安全。

(四)學校(包括托幼園所)衛生集中檢查取得實效。按照分級包乾和責任到人的要求,採取“錯時監督”、“延時檢查”和“回頭巡查”等有效措施,安排縣、鄉兩級衛生監督員,利用近二十天時間,從食品、傳染病、生活飲用水三個方面對各學校(包括各類托幼園所)開展了學校衛生集中檢查,重點檢查學生食堂證件是否齊全有效;餐飲具消毒是否符合衛生標準;索證、索票、台帳記錄是否真實齊全;是否違法非食用物質或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學校疫情報告制度、晨檢制度、缺課追蹤制度、入托和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等制度是否全面落實;自備水源的衛生安全管理是否嚴格到位。檢查城鄉各類學校210家次,出動縣鄉衛生監督員350多人次,當場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75份,對檢查中發現的衛生安全隱患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意見,全部跟蹤進行了徹底整改,防止了學校食物中毒及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有效保障了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職業(放射)衛生監管有效推進。進一步規範了我縣醫療機構職業病科設定管理工作。近日對xx縣人民醫療設定職業病科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目前暫掛靠在公共衛生科,已指定4名內科中職以上醫師人員承擔職業病健康檢查的相關工作職能,職業健康體檢資質正在申請辦理之中,預留5張病床,建立健全了職業病報告制度及健康檢查工作檔案,有效推進了我縣職業病診斷工作。

七、存在的問題

(一)衛生監督執法體制管理不夠順暢。《食品安全法》實施後,體制改革尚未到位,當前各項衛生監督工作特別是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響。

(二)衛生監督抽檢經費短缺,無自主檢測設備,造成採樣監測工作難度大,頻次不夠科學,相關的採樣監測和評價缺乏說服力,現有技術支持能力和水平不能適應執法工作的需要。

(三)衛生監督隊伍在執法水平、專業結構、人才梯隊等方面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依法行政、職能轉變和綜合執法的要求。個別衛生監督員對當前衛生監督形勢認識有誤區,學習不認真,致使執法措施不夠到位,監管質量不夠滿意。

(四)部分社會民眾對衛生監督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衛生意識不強,食品安全知識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不足。部分監管對象法制觀念比較淡薄,違法經營、誠信缺失等情況時有發生。

八、下一步打算

1、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員隊伍建設,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學習,著力提高衛生監督員隊伍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衛生監督服務水平。

2、繼續開展餐飲消費環節食品中安全示範單位創建活動,繼續推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鞏固成果,擴大成效,提高全縣公共衛生監管整體水平。

3、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法》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食品安全工作,進一步提高監督效率,著力提升監管質量,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4、全面開展委託性醫療機構綜合監督檢查工作,落實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執業行為記錄備案制度,加大衛生行政處罰力度,繼續保持醫療監督管理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