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術工作總結

人類在向更高的目標挺進的過程中,妨礙挺進速度的是下列兩大障礙:第一,技術障礙;第二,德行障礙(非技術的思想行為障礙)。所以,一個國家應該有以科學規律、政策、法規為核心的技術管理和以社會價值體系為核心的思想管理(如中國以馬列主義和傳統價值觀為核心)。企業是社會的縮影,所以企業管理也應該有“約束性生產管理(物管)”、“思想管理”(或素質管理)和“情感管理”三套相互協調的管理體系。直到現在仍然存在的不好現象是,研究技術的人認為克服道德障礙的事與自己無關,研究道德理論的人也認為技術問題與自己無關。在質量管理方面,則是普遍認為提高質量的技術方法很重要而“解釋為什麼要提高質量的理論,如何轉變不怎么重視整體行為質量的人的觀念”的思想管理不怎么重要。現有的經濟學、管理學、質量學幾乎是純粹的技術理論,倫理學又幾乎是純粹的道德理論。只有哲學等很少的學科是將技術問題和德行問題結合起來研究的。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質量管理理論被認為是統計方法(數理方法,純工程技術方法),直到現在質量管理仍然是聯合執行的技術方法。對於組織的文化、理念等行為指導思想的建設和管理,仍然是既缺乏具有現代氣息的綱領性的準則,又缺少具體的方法。質量交換規律的發現和以質遂願規範的倡導,有利於將經濟學、管理學、質量學建設成為“將技術管理方法、道德管理方法、精神管理方法(或情感管理方法)有機結合起來”的理論。因為“辯證”和“以質遂願”就是道德方法指導綱領,它能引導人們在改變價值觀(或提高行為質量價值、提高道德水平、增進情感交流)的同時提高活動的經濟效益。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思想源於思維。辯證思維方式是最佳思維方式,一切正確和科學的行為都來源於辯證思維。我們得到的重要結論是:如何達到目標?回答是“以質遂願”;如何以質遂願?回答是“真情人文關懷”和“辯證思維”。

對於分配非勞動產物和非親為的勞動產物及非工作時間內的行為影響到的資源,按勞分配的理論和原則是沒有辦法處理的。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的“人氣資源”的分享(包含分配)不是按勞動量進行的。提出質量天下理論及按質分享理論和原則,可以彌補知識經濟理論和按勞分配原則的不足。行為質量決定資源創造、占有和配置的主要原因在於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社會價值體系的作用。提高質量可以在資源占有和配置上取得更多的優勢。行為質量高,必然會導致“人心所向”,“人心所向”必然會導致“資源所向”和“價值所向”。“按質分享”就是必然的。

價值的增長一般是非線性增長,非線性增長的價值與對應的線性增長的價值之差不屬於勞動量的範疇。可見,即使是對於商品,價值並不是全部由勞動量決定的。價值的非線性增長的理論一出世,馬克的勞動價值論乃至資本論的學術價值會立即下滑。

各個機構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有投機取巧的傾向。需要自身的道德和習慣以及公平、公正和正義的環境來約束。需要締造一種和諧的質量文化氛圍。既然行為質量決定所有的人造價值,那么,在崇尚道德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就是以“提高行為質量”的方式實現自己的意願,即“以質遂願”(或“以質遂意”)。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是行為質量的產物。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認可,包括(或可以發展成為)對其提供者的行為質量的認可。以質遂願是質量文化和質量道德的核心。

知識經濟理論的弱點是對描述行為效果和非經濟資源的分享顯得“力不從心”。羅孚、通用、福特等企業的沉浮案例正如郭重慶教授所認為的那樣:單靠技術(或知識)獲得高額利潤的空間越來越小,文化、理念、管理等產生的效果(即整體行為質量的軟體)對於企業乃至國家的經濟會更重要。這只能表明曾經風靡一時的知識經濟理論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了。許多人認為比爾•蓋茨的價值大多不是實體價值。價值不會從天而降、不會無中生有也不會透支,那么比爾•蓋茨的價值最大的可能是質量的價值而不是未來價值的貼現。這表明了知識經濟理論有發展成為質量天下理論的理論需要和現實需要。

質量交換規律的發現,以質遂願規範的倡導,按質分享理論的問世是質量管理基礎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的重大成果,對質量管理的套用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們是現代東方管理理念的集中體現。作者的本職工作很忙且與質量管理基礎理論研究沒有利害關係。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社會力量支持,這個課題的研究就有擱淺(中斷)的危險。所以,質量交換規律的發現者、“以質遂願規範”倡導者和“按質分享”經濟理論提出者向廣大質量管理工作者尋求廣泛的支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