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體育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培訓心得

第二條  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可以進行檢查和評價。

課堂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發展與評價等功能。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目標的功能,制定的目標就必須明確、具體、可行,就必須是可以檢查、可以觀察和可以評價的。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制定的目標比較抽象和空泛。如“改進快速跑技術”;“發展力量素質”;“培養合作精神”等,這樣的目標就比較空泛,因為快速跑的技術包含很多要素,力量素質有不同的部位與不同性質的力量,合作精神也有許多不同的體現,目標如果制定的不明確、具體,教師就不明確自己要把學生教程什麼樣子,學生也不知道自己要完成什麼任務。因此,使教和學都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與隨意性,對目標的達成情況也無法進行檢查、評價。另一個是,五個領域的目標面面俱到,沒有重點。導致課堂教學精力分散,“蜻蜓點水”,教學走過場。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應當明確、具體,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的目標,最好有質和量的要求;情感類的目標,應是可以通過教育觀察作出評價的行為表現。

為了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制定目標時,還應注意:

1、制定的目標要符合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的進度;

2、制定的目標要符合學校的場地器材、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體育基礎等實際;

3、制定的目標要有具體的組織教法作保證;

4、制定的目標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第三條  教學內容的選擇,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發展需要。能準確地把握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教材處理得當,主要教材具有適宜的技術難度和較強的教與學因素。

教學內容的改革,歷來都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因為,教學內容反映了為什麼教和教什麼這個根本,他是教學指導思想的重要體現,是體現課程目標的基本保證。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選用的教材(含開發新教材)出現了低齡化、幼稚化和追求簡單生活化的傾向,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應當努力把握體育課程的性質,明確體育課程教學的根本任務,切實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科學地處理好教材。

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含開發新教材),我們提出了如下一些要求:

1、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即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超越或不及都不好。超越了,學生完不成,甚至還可能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但選擇的教學內容低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也不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如讓國中學生再去學國小的“立定跳遠”教材,讓高中生去學本應在國中學的“三步上籃”等。又如把毽球|“開發”成秧苗,讓中學生蹲在地上用擺放毽球,當作插秧、補苗,用空塑膠瓶假裝給秧苗澆水、施肥;用扔紙球來發展中學生的投擲能力等,學生練習起來都感到有些滑稽可笑。

選擇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主要是指選擇的教學內容,是學生體育發展所必須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術,能為學生未來的體育學習與終身體育打下一個良好的技能基礎。

2、準確把握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正確地處理好教材。要正確處理好教材,就必須正確地把握體育教材的性質(身體練習)、特點(運動文化)和價值(發展身心)。現在出現了為體育課命名的現象,例如“上甘嶺”、“一碗情深”、“抗洪救災”、“鬧元宵”、“射獵古韻”、“春播秋收”|“愛的合作”、“眾志成城”等,為使體育課能符合課的名稱,有些課選用或改造的教材,已經改變了體育課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有的把一些可以用來達成多種教學目標的身體練習內容,當做某種簡單的勞動模仿動作來處理;而有些開發的“教材”,幾乎不具有體育文化的性質,不具有運動技術的特徵,不具有終身體育的價值。如把掃把“開發”成戰馬,讓全班學生騎著掃把跑,還啟發學生把掃把“開發”成哈利波特德魔法掃把,讓所有學生都在操場上飛舞掃把,最後還引導學生:“掃把可以用來打仗嗎?”我們認為,這樣開發的教材,不是符合體育教材的性質、特點的,失去了體育教材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