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兒發展為本”活動方案

內容摘要:

“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僅僅是一句口號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幼兒是一個社會的人,他生來就具有人的尊嚴和價值,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在活動中幼兒是發展著的、能動的個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總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過程中發展自己,只有給幼兒準備一個適宜的環境,才能給幼兒提供更多發展主體性活動的機會。因此,我們應明確,“幼兒是怎樣發展的,”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幼兒的發展,”如何以“幼兒的發展為本,”“如何讓幼兒自主地發展,如何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學習,值得我們深入地研究。”

幼兒教育已經走向開放的教育,時間、空間、教材、結構的開放,完整幼兒的培養,整合教育的出現,遊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等等,都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而且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孩子是愛玩的,孩子也是在玩中進行探究與發現的,但如果沒有明確的科學學習任務意識,沒有老師的組織與引導,那么她們的玩就容易漫無目的,不容易進入深層次的探究與思考。為了讓幼兒能更好的在玩中進行探究,給予孩子們一個良好的探究環境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新《綱要》的實施和受到一些新教育理念的衝擊,我們應讓幼稚園成為她們探究的樂園,幼兒教育的目標已從關注眼前表層轉向深層,即為幼兒的遠期和終身學習、發展服務。我們更多注重過程,讓幼兒在過程中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獲得使其終身受益的東西。作為國家未來的希望,幼兒的自主性教育也早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主鏇律。區域活動正是這樣一種開放的活動,因此,區域活動便在幼稚園廣泛地開展起來並深獲幼兒教師的喜愛。但在實際組織過程中,讓孩子“自己管自己”真正地自主學習,許多教師還是存在著一些誤區:

1、“自主學習,就是讓孩子自己去學習,他們要怎么樣就怎么樣,教師的作用好象並不大。”於是,出現了“放羊”式的毫無意義的自主學習。

2、“讓孩子自己學習,亂得看不過去,還是教教省力,效果又好。”於是,教師仍然有意地刻劃幼兒的活動,使之成為一種導演排練過的表演行為。

3、“他們的學習行為出乎我的預料,我就著急了。”於是,孩子在教師給予的環境中,仍然無法擺脫老師的牽制,無法主動處理學習材料,成為環境的奴隸。

4、“不知道他們在什麼情形下,能自主學習。”於是,孩子在老師一廂情願的環境中,揣摩著他人的心思,心事重重地自主學習。

至此,我們看到,“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僅僅是一句口號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幼兒是一個社會的人,他生來就具有人的尊嚴和價值,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在活動中幼兒是發展著的、能動的個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總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過程中發展自己,只有給幼兒準備一個適宜的環境,才能給幼兒提供更多發展主體性活動的機會。因此,我們應明確,“幼兒是怎樣發展的,”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幼兒的發展,”如何以“幼兒的發展為本,”“如何讓幼兒自主地發展,如何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學習,值得我們深入地研究。”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比之集體活動,區域活動在提高幼兒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根據自己的水平、興趣、特點和需要來選擇材料參與活動,不斷嘗試,體驗著成功和快樂,而且在區域活動中,幼兒進行著多種形式的學習,便於教師靈活指導,也便於幼兒自主地向同伴學習,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就不斷增強。所以我們構想為幼兒建構開放性區域活動,讓孩子們的區域活動具有開放的時間、開放的空間和開放的心靈,教師也努力探索多樣化的指導方式和策略,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讓每位幼兒都能在適宜的環境中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我們決定在班內建構開放性區域活動,具體做法如下:

一、創設開放性、互動的環境,提供層次性材料,滿足不同幼兒發展的需要。

遊戲環境的創設包括物質環境(操作材料)和心理環境(知識經驗)的創設。活動區最需要的是創設能讓幼兒自由選擇、大膽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幼兒的自主性。

(一)創設富有情趣性的環境。

新《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對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在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中,需要從多方面進行,不僅要考慮區域環境的美觀性、教育性、操作性、層進性、情境性等原則,還要考慮區域中的人文環境,即區域環境中的情感傾向。在此,我們側重從人文環境來設定區域,控制動態活動與靜態活動的分離,考慮各活動區之間的相互關聯,讓環境與幼兒產生互動。我們可以把教室創設成自己班裡的科學發現室,成為孩子們進行一切學習活動,科學探究的小天地。在這個小天地里,還有一些需要利用和思考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