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工作情況報告

(三)打造特色品牌,推進內涵發展。在抓硬體裝備建設的同時,加快教育內涵發展,力促學校辦出特色。一是狠抓學生德育工作。不斷加大德育工作力度,以“周恩來”班創建為主線,全面提升德育水準,創市級以上“周恩來”班20個,國家省市優秀家長學校22所,建成縣青少年宮1個、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10個。二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特色辦學理念,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目標,以理念、制度、教學等為要素,貫穿特色文化建設於學校管理之中,形成了“成長文化”、“尚美文化”、“底色文化”、“國學文化”等校園主題文化。三是突出課外素質活動。不斷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形成運動會、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一會三節”活動機制。

三、堅持優質發展,大力提升教育現代化建設品位

按照優質均衡的發展思路,不斷提升教育內涵品位,著力構建優質教育體系。

(一)夯實基礎,促進學前教育優質化。不斷完善學前教育發展、管理和服務體系,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工作的意見》、《關於組建學前教育集團的決定》、《關於組織全縣幼兒教師教學基本功考核工作的意見》等檔案,健全學前教育優質發展體系。堅持高標準、高起點辦園。近年來,新建、擴建、改建12所幼稚園,配足幼兒教育教學設備,18所幼稚園中已創成省優質幼稚園9所,上半年,已接受省評估院評估4所,省優質園占比達72.2%。

(二)整合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化。一是實施國中布局調整。XX年,撤併6所農村國中至新區中學,XX年,除老子山九年制學校外,計畫撤併餘下3所農村中學至縣城。省教育廳廳長沈健視察xx時褒獎:“xx把農村國中學生集中到縣城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這是我省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典型。”《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華日報》、江蘇電視台等媒體先後報導。二是推行教育集團化辦學。以縣實驗中學、實驗國小等校為“龍頭”組建教育集團,集團內實行“統一組織管理,共享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資源、共享教育成果、共享教育品牌”的一統一、四共享原則,有效放大優質教育資源,大力促進教育公平。三是開展農村“明星學校”創建。為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出台了《xx縣農村中國小創建明星學校活動意見》,此舉極大豐富了教育發展內涵,提升了農村學校發展檔次,被省市教育部門評價為創新之舉。

(三)突出特色,促進高中教育普及化。xx中學走精品特色發展之路,努力提高科學化、現代化管理水平;xx縣第二中學為學生設計多渠道、多層次、多方向的成才之路;xx外國語中學在發展好體藝特長生的基礎上,與職業高中聯合辦學,普職貫通、普職互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年來,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實現跨越發展,聯考本科達線突破千人大關,增幅連續四年位居全市之首,高中階段入學率達98.09%。

(四)立足服務,促進職業教育終身化。整合職教資源,將縣電大、衛校、勞動服務中心合併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建成省級示範專業、省緊缺人才實訓基地、省課改試驗點共8個,XX年創成省三星級中等職業學校。學校立足xx實際,瞄準市場專業需求,給力服務地方經濟,在抓好電子、化工2個省級專業的基礎上,開設鹽化工等專業,實現所設專業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匹配。實行校企合作,提升實際服務能力,與36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推行“半工半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四、堅持和諧發展,有效提高教育現代化保障水平

切實加大濟困助學、規範辦學行為、保障校園安全的工作力度,有力促進全縣教育和諧發展。

(一)拓寬資助渠道,保障困難群體教育權利。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動員社會各界捐資助學,通過黨員幹部與特困生結對幫扶、春蕾計畫、愛心“1+1”等形式,大規模開展特困生救助工作。三年來,義務教育階段捐資助學資金累計達511.82萬,受益學生6171人。解決農村進城上學國中生家庭負擔,除正常的“兩免一補”外,縣財政每年安排車費和生活補貼120多萬元,免費接送寄宿生和補助家庭困難學生,特困生生活費全免、一般困難學生免70%,補助面100%。大力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以一流的住宿條件和周到的生活服務,為寄宿“留守兒童”營造溫暖的家,XX年,新華社、美聯社、路透社等800多家媒體對我縣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面向全球予以直播。

(二)規範辦學行為,推進教育科學規範發展。嚴格規範辦學行為,下發了《關於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實施意見》等檔案,按照“五嚴”規定,科學制定課程計畫,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堅決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做到各項收支透明化,制度化;公有民辦的實驗中學已清理規範到位。大力開展學校管理規範、提升、示範年活動,全面落實《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要求,區域內義務教育劃區招生學校比例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