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工作情況匯報

這次省政協陳主席一行蒞臨我市調研指導,這既是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關懷和支持,也是對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特別是扶貧開發工作的有力鞭策和鼓舞。現將我市扶貧開發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扶貧開發取得的成效和經驗

從1983年開始,黨和國家將xx確定為全國最早實施區域規模扶貧的重點地區,在政策、資金、物資等諸多方面給予了傾斜扶持,開展了以“三西”農業建設為重點的扶貧開發。全市廣大幹部民眾通過以“治山水、強基礎、興科技、調結構”等措施相互配套的綜合治理,使貧窮落後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於上世紀末提前一年整市基本解決溫飽,完成了由飢貧向基本溫飽過渡的階段性跨越。進入新世紀,全市扶貧開發緊緊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建設的良好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關於“一體兩翼”的扶貧開發戰略部署,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思路,積極探索扶貧開發模式,著力尋求扶貧開發與小康建設有效結合新途徑,進一步推動了全市重點鄉村經濟和社會的較快發展。XX以來,國家和省上共給xx安排扶貧專項資金7.22億元,有35.43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解決溫飽目標,農村貧困人口由XX年底的90.2萬人下降到54.77萬人,占農業人口的21.38%,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XX年,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調研組對全國有關地區專題調研後認為,xx通過發揮比較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把小土豆做成了大產業,形成了種草養畜—發展沼氣—沼渣肥田—增糧增收—改善生態的循環經濟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條自然條件惡劣地區脫貧致富的成功路子,xx市因此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成功的典型地區之一。

(一)整村推進促進了扶貧工作重點鄉村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綜合發展。進入新世紀,我市將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作為解決區域貧困和個體貧困並存問題、增加貧困民眾經濟收入的最有效途徑,共投入整村推進項目資金27941萬元,在396個村實施了參與式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占重點村總數的40%,村均扶貧資金投資強度70萬元,已有344個村全面完成了建設任務。通過項目建設,初步解決了項目村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等突出問題;項目戶形成了1項以上能夠穩定增加收入的主導產業;家庭主要勞動力比較熟練地掌握了2項以上種養業適用致富技術,並強化了集科技培訓、計畫生育等為主的村級文化活動陣地,村級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項目村經濟社會得到全面可持續發展,呈現出了良好的扶貧效益。同時,為適應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有效解決單個村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的局限性,從XX年開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676萬元,先後實施連片開發、整流域推進試點項目19個。項目實施區域按照因地制宜、民眾參與、突出產業、完善機制、持續發展的原則,鄉、村、社各級聯動,準確定位,注重創新,不斷加強資金管理、質量管理和監測管理,在民眾參與、產業經營模式、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創新。初步形成了以機修梯田、等級道路、優質馬鈴薯基地、設施種養業為相輔配套的綜合開發模式,開發扶貧的聚集效應凸顯,貧困農戶增收環節更加完善,扶貧開發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新農村建設試點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XX年以來,我們以整村推進項目建設為平台,積極探索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全力支持和服務新農村試點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共為新農村試點投入扶貧專項資金4143萬元,其中試點前落實整村推進項目建設資金912萬元,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試點相結合項目資金2440萬元,天津對口幫扶資金250萬元,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等資金40萬元,通過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加快了試點村新農村建設步伐。XX年度安排實施的8個試點,於XX年底全面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XX年,按照省新農辦和省扶貧辦關於省級第二批新農村建設試點的總體安排和部署,確定隴西縣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縣,投入扶貧專項資金1000萬元,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撐。同時,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01萬元,加大了對市級6個新農村試點鄉鎮尚未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的貧困村的扶持力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夯實了基礎。

(三)產業扶貧拓寬了貧困農戶增收門路。近年來,全市各級黨政部門運用市場思維,按照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的思路,圍繞區域特色優勢凸顯的馬鈴薯、中藥材、畜草、花卉、食用菌等產業,共投入扶貧專項資金近1.5億元,貼息貸款4.8億元,扶持壯大良種繁育實體,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興辦龍頭企業,培育行銷主體,形成了科研機構、民營企業廣泛參與、產加銷協作緊密的產業開發機制,使產業扶貧不斷得到提升和發展。到XX年,全市馬鈴薯、中藥材、蔬菜及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等特色優勢作物種植面積達到570多萬畝,占農作物總播面積的73.4%,農民人均從特色優勢產業中獲得純收入1672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2380元的70.25%。其中,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316.8萬畝,總產量430萬噸以上,馬鈴薯脫毒種薯良種套用率提高到50%,馬鈴薯良種套用率提高到94%,人均從馬鈴薯產業獲得收入596元。xx已成為全國三大馬鈴薯主產區之一,成為全國重要的馬鈴薯加工基地、鮮薯銷售基地及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