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考試焦慮心理諮詢案例報告

求詢者這種遇到考試,就感到緊張恐懼,進而影響考試水平正常發揮,導致考試失敗的現象,就是心理學上的“考試焦慮症”。

求詢者的考試焦慮是由一定的應考情境引起的,表現在心理層面、行為層面和生理層面。它以擔心為基本特徵,由消極的自我評價形成意識體驗的認知反應;產生同自主神經系統活動增強相聯繫的特定的情緒反應,如心率加快、多汗尿頻等考試焦慮的生理反應;同時產生以防禦和逃避為方式的行為反應,如神情木然、呆坐、多餘動作增加(一會兒看錶,一會兒擦汗)。上述幾種反應的交織形成了求詢者考試焦慮的情緒反應。

導致考試焦慮綜合症的主要原因是:

(一)個體原因:

它是影響考試焦慮水平的個體因素,也是引起考試焦慮的主導原因。

(1)個體成熟水平。在個體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考試焦慮水平是高低有別的。一般來說,象求詢者這樣的初三學生神經興奮性較強,容易受環境作用而激動,青春發育開始時焦慮水平會有所上升。

(2)認知水平能力。求詢者對考試性質的認識程度、對考試厲害關係的預測程度以及對自身應付能力的估價程度,直接影響到其考試的焦慮水平。如果求詢者把考試與自己的終生前途相連、動機水平過強,其焦慮水平必然升高。另外對個人能力的估價低於對考試難度的估價時,也會加重焦慮情緒。

(3)身體狀況。體質虛弱、疲勞過度、經常失眠的學生,對即將來臨的考試,容易激起較強的情緒波動,產生過度的焦慮。

(二)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

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教育政策體制和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大搞題海戰術,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都會影響到教師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影響到學生對考試的態度和認知評價。從而影響到考試焦慮程度的高低。

(三)家庭因素

求助者的父母及周圍的人對她的期望水平很高,尤其是她的母親由於顧及到自身的形象、面子對她寄託了很高的厚望,這些均加重了她的心理負擔。她也接受這種期望,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一旦自己有少許鬆懈怠慢,就會緊張自責焦慮, 導致學習效率差,再加上這種情況又沒有得到及時引導調控,於是情緒更加緊張 焦慮.....於是就陷入到惡性循環中了。

五.諮詢目標的制訂

根據以上的評估與診斷,同該求助者協商,確定如下諮詢目標。

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適度調整個人和家長對考試的動機水平,注意學習過程,降低考試結果的關注度,緩解求助者焦慮情緒,逐步提高學習效率,正常參加考試,以坦然的心態面對中考。

長遠目標與最終目標:正確接受生活中重要事件的得失成敗,特別是對不確定事件的認知方式,多關注其積極面。促進求助者心理發展,充分實現人的潛能,促進人格完善。

六.諮詢方案的制訂

(一)諮詢方法與適用原理:合理情緒療法, 系統脫敏法。

合理情緒療法為認知療法中的一種,是根據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的著名“abc理論”而設計。為了使這一治療理論能被更好的理解,艾利斯極其同事常使用一個具體公式——a

b

c來代表合理情緒療法理論。a是指誘發性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的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論則指出,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

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連續兩次考試,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她認為中考也會考不好了,考不上重點高中了,也就考不上理想大學了,這種想法解釋進而導致緊張、焦慮、睡眠障礙、食慾降低等症狀,繼而害怕參加階段測試不想參加中考等.引起該求助者症狀(即c)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前兩次考試的失利(即a),而是這樣的想法:前兩次考試的失利了,中考也不會好了,對中考的過度擔心、害怕失利(即b)而引起的,所以選擇合理情緒療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諮詢和訓練後,緊張的焦慮情緒會得到緩解,為確保中考考場上發揮正常,選擇系統脫敏法,讓求助者用放鬆取代焦慮,對引起中考焦慮的情景逐級脫敏。